“行长三代传承”舆情发酵 知情人曝农发行内幕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4月05日讯】一个小学生誓言要当银行行长的发言,意外曝光其家庭祖、父两代均有人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当官的内情,引发舆论关注。银行的声明避重就轻、越描越黑,舆情继续发酵。有知情人披露了农发行的由来及一些内幕消息,引起网民热议。

公众号“牲产队”4日针对近日发生的 “行长三代传承”舆论风波发文,起底曝光了农发行的系列内情。文章称,因为自己家中恰有亲戚是农发行已退休的行长,因此对这家银行的由来及内部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文章首先澄清,农发行并不是大家都熟悉的“中国农业银行”,而是一家“极为低调的央企银行”,“低调到你都看不见它”。这家银行成立于1994年,属于官方建立的政策性银行。

所谓“政策性银行”并不对社会公众营业,只针对一部分特定领域开门营业。而农发行存在的“核心意义”,据称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助农脱贫”。

接着文章表示,小学生意外引发舆情的发言,的确讲得不够准确,但严格来说,孩子并没有撒谎,只是小朋友分不清一些细节差异而出了一点纰漏。其真实的情况是:虽然孩子的爷爷不是农发行的行长,但外公是行长,已退休;孩子的妈妈虽然不是银行的副行长,但她是科级干部,而农发行的支行副行长正好是科级干部。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类似“三代行长”的情况,则与农发行所从事的业务及其内部运作方式有密切关系。

据此文披露,农发行的第一大客户是粮棉油类的超级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大央企,负责粮食、棉花和油菜的国家收购,“农发行就是专门为这些业务提供金融支持”。而相关单位收购粮棉油,支持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机械推广,还有农村工程建设等,都可以去找农发行贷款。

其他普通银行的职员都存在吸收存款以及发放贷款的压力,但农发行的职员完全没有这种压力,因为农发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所以在农发行上班是件很轻松的事。

此外,因为农发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是有编制的,而且农发行也没有强制打卡的规定,工作量也很少,就是一个很清闲的单位,所以在农发行内“旷工是稀松平常”的事。

文章表示,农发行成立后的10多年时间里都不对外开放,其招聘职员的方式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主要看中的是应聘者的“背景”,而不是能力。在本质上,农发行是一个“半官半商”的金融机构。虽然干的是银行信贷业务,但是在体系上“更像是一套公务员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重要职位自然也就出现了“父子传承”的现象。

文章还披露,农发行目前共有5万多名员工,总资产规模8万亿,2022年的净利润超过310亿,而其绝大部分员工都在各个县级支行办公。

文章写道,“对真正有理想的年轻人而言,农发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对那些想要一份安稳工作,不求大富大贵的人而言,农发行确实性价比极高”。

这篇文章披露的农发行内情,再度引发中国网友的围观与热议。

 

(网页截图)

 

在相关文章下,有广东网友留言评论道:“当官的基本都是子承父业。”

有陕西网友感叹:“这么清闲、没有竞争、不用天天打卡、收入又高的国企单位,难怪连孩子都梦想将来进入。”

还有山东网友质疑: “5万职工,这个银行为啥存在?这个业务别的银行一起干不可以吗?工作量完全不饱和。”

紧接着就有四川网友跟帖分析说: “蛋糕只有那么大,但是有很多儿代山代需要安置!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前面坐上桌的人,你把谁请下桌都不行,所以只能再做一块蛋糕了。”

(记者竺颖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