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2月20日讯】2023年,中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拼经济”,可以看到,截至2月12日,中国多地所发布的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总投资额已经合计达到21.5万亿元人民币。而随着疫情的好转,很多国际机构也开始调高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那么中国,还能担当起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吗?
我们知道,中共常用的三个政策剧本,就是“拼出口、旺消费、促投资”,那么,这三驾马车,又能否再次带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呢?1月份,中共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超预期,货币政策也相当给力,但经济学家却说中国经济患有“外热内寒”症,而且虚弱的真相就藏在结构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来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拼经济”将是中共今年最重要的主题
大家看到,在2月7日,习近平发出指示,今年要拼经济,要“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中共官媒也高调宣传,称多地开展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而且投资金额巨大,说明地方政府把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为了配合这些重大投资,中共央行不甘示弱,印钞机也开始忙碌起来。可是,中国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却泼了盆冷水。2月13日的时候,他在《第一财经》发表评论文章说,每一次印钞机发动的时候,伴随着的一定是通胀和经济过热,随之而来的就是政策的调整和降温。
马光远判断,中共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有方向性的调整,印钞机的温度也不会降下来,原因是,如果只看量,货币政策似乎有点过猛,但如果看结构以及细节,经济依然虚弱的真相就很清楚,魔鬼就在结构里。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中共央行2月10日发布的今年1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
数据一,在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是273.8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6%,比去年12月末高出了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2.8个百分点,创下2016年5月以来的新高;
数据二,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创下2010年以来的单月历史新高;具体来看,其中有4.68万亿元是企业部门新增贷款,而居民信贷新增只有2,572亿元,是2013年以来的同期新低;
数据三,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6.2万亿元。
“消费”的马车跛足前行
我们先来看M2的情况。广义货币M2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它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M2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我们看到,中共央行今年1月M2的增速,虽然高达12.6%,但是,抠细节,就会发现,推高M2的主要因素,除了信贷的高增长,还有居民存款的大幅度增加,今年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6.8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这说明,市场对经济预期依旧偏弱,经济情况不好,所以,老百姓不想花钱,把钱都存起来了。
多年来,许多经济学家一直主张,中国应该重新平衡发展模式,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并减少对投资的依赖,投资现在产生的债务多于增长。但是,在经历了3年的疫情封控之后,中国经济的复苏,和以往已经是大不相同。
在疫情放开后,人们走出了家门,但却不再像以前那样花钱,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年轻人流行“躺平主义”,不买车、不买房、不结婚也不生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2月14日,《华尔街日报》的报导中提到,高露洁-棕榄(Colgate-Palmolive Co., CL)的首席执行官诺埃尔·华莱士(Noel Wallace)在上月底对分析师表示,尽管中国的重新开放令人欢欣鼓舞,但是高露洁公司的家居用品在中国的销售仍然疲软。他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大问号。
很多专家也表示,提振居民消费的重点,应该是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但是,大家也看到,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正在侵蚀中国家庭的财富。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楼市复苏,豪宅先行,楼市下跌,豪宅最后一刻再跌”。在过去3年,豪宅火爆的景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在去年上半年,中国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楼市全面熄火,豪宅却走出了一条独立行情。但是到了今天,豪宅神话也破灭了。
易居CEO丁祖昱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5000万以上的顶级新房豪宅,只成交了383套,同比下跌40%。现在的情况是,有钱人在忙着甩豪宅。
马光远拿刚才我们提到的金融数据分析说,新增贷款4.9万亿,尽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企业贷款4.68万亿,同比增加1.32万亿,数据似乎相当不错。可是,相比之下,居民贷款,仅仅新增了2572亿元,同比减少高达5858亿元,特别是居民中长期贷款,1月新增2231亿元,同比少增高达5193亿元,这意味着1月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很弱,作为经济支柱的房地产如果稳不住,经济整体和消费是无法稳住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中国大陆通货膨胀不断在上升,这应该和近年中共央行M2货币发行量的比例不断增加,推升物价有关。中共国家统计局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2.1%,比去年12月份1.8%的同比增速加快不少。
所以,问题来了,中共刺激经济,印钞速度加快,会推升国内的通胀。而物价上涨,生活压力大,老百姓就更想多存钱,不消费。
***2023年出口将成负增长
我们看到,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这架马车只能是跛足前行,难有起色。那么,除了消费,是否可以期待出口这架马车来带动经济呢?中共官媒新华社,曾经在2021年5月发文称,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对经济稳定、就业增长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也确实,在近两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很高。中国银行研究院在2022年2月14日发布的报告中说,2021年,出口持续超预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0.9%,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
可是,时间来到2023年,情况却大相径庭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最近发布的报告称,预计2023年中国的出口增速将转为负增长,原因是受到国际需求收缩及基数抬升影响。此外,随着一些国家的通胀可能较快下行,价格对中国出口额的增长贡献也将趋于下降。
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外企将产业链不断从中国撤离带来的连锁反应。外企撤离让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丢了订单,企业没了生意,又面临破产,大量工人无工可做,又会让社会失业率飙升。
这样看下来,消费和出口这两架马车,都跑不动了。那么,投资基建能挑起大梁吗?
投资基建挑大梁?
在2008年的时候,中共面对金融危机,曾出台了价值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刺激方案,摆脱了当时的危机,但是,那一次的投资并不是当年完成的,后期的追加和配套资金,最后合计高达30多万亿元。不过,留下的后遗症也不少。
这些年,大陆各地不断地大搞基建,铁路、公路和机场迅猛增长。结果是,很多高速公路上没多少车跑,机场的吞吐量也非常低,甚至一些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也没多少商家和人流。
大陆经济学家李迅雷,在2月6日发表的文章中分析说,过去,投资对稳增长能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现在,已经出现基建过剩的现象。基建投资,面临找好项目越来越难、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现金流产生越来越难的问题,所以,未来靠投资拉动增长的模式压力会越来越大,需要更多依靠消费拉动。
我们看,这三驾马车等于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中国经济似乎陷入了无解的死循环。
***中国经济患有“外热内寒”症
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去年底时,中国防疫封控、平台监管、地产融资等政策开始转弯,有很多国际机构,也开始调高了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多数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在5%~5.9%区间的中高端。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也有不少权威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提出了警告。我们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尽管也将中国今年的增长预测,从此前的4.4%上调到了5.2%,但是,它仍对中国的中长期前景感到担忧。据《南华早报》2月10日的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如果不对中国的增长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中国的潜在增长将持续下降。
2月14日,《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就直截了当地说,全世界都在寄希望于中国经济反弹能够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帮助抵挡衰退风险,但也许还是别抱这种希望了。
马光远,也给中国经济把了一下脉,说当下的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患有“外热内寒”症。他说,中医有“外热内寒”之说,其中有两个表现:一种是真寒假热,体内寒气较重,但患者体表有发热的感觉,可实际上又怕冷;还有一种是寒热错杂,容易出现手脚发热,但到真正的寒冷环境中又怕冷。也就是说,金融数据表面上看是马力十足,但实际上,经济本身的内在仍然温度偏低。
不过,要我看,这还是只说了表面的病症,而真正引发“外热内寒”的根本原因,却是“体质”(体制)问题,对,“体制”。实际上,中国的经济问题并非无解,而真正无解的是中共这个腐朽体制的存在。
那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见。
策划:宇文铭
撰文:宇文铭
编辑:蔚然
剪辑:曲歌
监制:陈思雨
关注“财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