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0日讯】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结束。该会议承认中国经济压力大,并强调支持民企,习近平还称自己“一贯支持民企”。有专家认为,现在习近平面临执政危机,因此转变立场支持民企,实际上是被迫“救市”。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该会议承认“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并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12月18日,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披露习近平在会议上的讲话细节,他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称“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会议未提及“共同富裕”。
美国华盛顿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恒青对海外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习近平此举是被迫“救市”。
“因为他(习近平)面临着执政危机,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状态了,再加上现在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已经几乎耗尽了中国的财政收入,所以逼迫中央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李恒青说。
李恒青认为,习近平长期推行的“国进民退”大方针把民营经济逼到了绝境,政府公信力匮乏,民营企业家们对朝令夕改的政策已经丧失了信心。习近平已经进入“塔西佗陷阱”。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对大纪元表示:“习说自己一贯支持民企,大概全中国人民都笑了,全世界人民也都笑了。”他说,当局转变态度是因为中国经济处于崩溃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经济下滑,中国老百姓已开始跟中共摊牌了。
会议公报承认,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上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使中国当前经济处境较艰难。并指,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
12月15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经济数据,多项数据出现下滑。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降幅达5.4个百分点。
在美国的中国企业家王瑞琴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共当局历来对民营企业持围剿和打压态度。“每当它(当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业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自己的财政收入问题,就是它没钱了,就会站出来说我们要发展民营企业,然后出台一些政策。它这只是一个表态,相关配套的政策以后可能会出炉,但这种政策出的太多了,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已经不相信了。”
王瑞琴表示,民营企业家们在经营过程中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官员“吃卡拿要”是普遍现象,民营企业家都对此深恶痛绝。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后会更追求民主意识和独立经营,这也是中共政府对民营企业忌惮的原因之一。
华裔经济学者黄大卫对新唐人表示,现在民营企业的经济状况非常差,这两三年疫情的清零和封城,相当部分的民营企业已经倒闭,亏损或经营不善,总体民营企业都不行。
一直以来,中共打着“党领导”的旗号,刻意推动国企通过“做强、做优、做大”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让民企感到恐慌,也使得“国进民退”不断成为热门话题。
近年来,在中共的所谓“共同富裕”及“清零”封城政策下,引起中国富豪对自身财富安全的担忧,有越来越多人将财富转移到海外避险及打算移民。
彭博社今年7月报导,总部位于伦敦的投资移民咨询公司Henley & Partners估计,2022年将有约1万名高净值中国富豪(资产过百万美金)迁移出中国,人均带走大约480万美元,总计会从中国撤出480亿美元。
报导提到,中共设下的重重阻碍,使中国富人和当局出现了新一轮的紧张关系。在习近平的“共同富裕”运动中,双方的关系已十分紧绷。
报导认为,“清零”政策将给中国带来多大的长期经济损失,将由“中国人才和财富外流的最终规模所决定”。
11月底,新疆乌鲁木齐一场大火,延烧成中国各地的反封控抗议示威浪潮,民众走上街头发起“白纸革命”,甚至喊出“共产党下台、要自由、要民主”等政治诉求的口号。舆论普遍认为,白纸抗议是习近平执政以来最大危机。
(记者唐正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