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7日讯】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6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承认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处境艰难,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连提5个“稳”。不过,习李能否稳明年经济,专家并不乐观。
中央经济会议 习李不同台
习近平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总结中国2022年经济工作。即将卸任的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而被视为下届总理接班人选的李强作了总结讲话。
不过,在央视yabo88官网联播报导中,习近平和李克强没有同台出席会议。画面显示,提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习近平与6名新常委坐在台上,副总理韩正也在主席台上。李强坐在习的左手边,但不见李克强。
而李克强讲话时,画面显示台上有5人,包括韩正;而李强作总结讲话时,仅两人在台上。
根据央视报导画面,习近平、李克强和李强三人应是在不同的会议中、分别做出的指示。
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
会议公报承认,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上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使中国当前经济处境较艰难。
公报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以扩大内需、奖励投资和增加出口为切入。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五个稳字:“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同时要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当它在讲扩大内需时,显然它的内部今年很糟糕。他们提‘稳定’,但是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恶化。现在房地产只有国企敢承接,民企不敢接,更别提老百姓买房。”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助理教授赖荣伟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市场学教授谢田说:“需求收缩实际上是在承认中国老百姓购买力在下降,这是可以预期的。”
谢田表示,其它国家在瘟疫封闭期间给民众发了很多钱,一旦解封,民众购买力非常强劲。而中共政府从来没有给老百姓发钱,相反,封城导致很多人没有任何收入,他们只能动用储蓄,没有过高的购买力。
至于供给冲击,这是由于中国严苛的封控政策使工厂关闭,导致世界产业链重组,国际订单流出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针对明年经济预期展望,中国远远落在印度之后,也落在东盟国家之后。”谢田说。
习近平保护民企?专家:向右打灯、再向左拐
此次中央经济会议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保护民营企业。“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同时“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美国罗耀拉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丁弘彬认为,习此时提保障民企,只是为中国低靡的景气提升信心,并非有意协助民企发展。
谢田表示,习近平鼓励民企的说法是“向右打灯、再向左拐”,“我认为他在强化国企、加强中共对经济的控制,收编、压榨、明抢私营企业这个趋势不会变化”。
稍早前,尚未接任总理的李强12月11日已“代表”国务院在中国工商联大会上致词,重申“两个毫不动摇”。
当时,旅美政治经济评论人士秦鹏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共政府对民营经济就是一种利用,“用它来搞好就业、搞好经济、税收,让政府有钱花,民营经济永远不可能变成中共的自己人”。
“特别是在过去的两年,我们看到对高科技产业的打击等等,非常明显的(他)就是瞄准民营经济,让他们更加进化,让他们参与共同富裕,让他们帮中共实施监控民众、大数据。”秦鹏说。
旅美经济学者郑旭光则表示,过去十年,在中共打压下,民企企业家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哪天就要公私合营了。很多人没有心思再去考虑发展,考虑的是如何生存。
11月中国经济数据再下滑
中央经济会议12月15日召开,当天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经济数据,多项数据出现下滑。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降幅达5.4个百分点。
此外,1-11月份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较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
官方通报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16-24岁青年的失业率为17.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这是连续7个月回升;进出口方面,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335亿元,增长11.9%;进口165,033亿元,增幅为4.6%。
中共放弃“清零” 经济能提升吗?
进入12月,中共放弃“清零”防疫政策,经济能否迅速提升引发关注。但彭博社报导,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分析,尽管中国放宽封控,中国经济也会受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国际经济衰退影响,短期内不会出现显着的回温。
时事评论员秦鹏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放松管控对经济有利,但是中国经济不会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国际环境,中共和世界交恶,现在市场、技术、金融高科技等等方面都在“去中国化”。
第二个因素是,国内消费很难再提升。因为经过三年的清零,许多民众已经没有钱了,“钱包被清零”了。
第三个因素是,中共的政策实际上是不靠谱的。地方政府已经没钱了,可能会加速掠夺,巧立名目向民营企业要钱。秦鹏说:“未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会相当的不稳定,对企业的打击会非常厉害。”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