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14日訊】美國總統拜登再簽署一項行政令,啟動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倡議,以降低美國對國外的依賴,這項行政令被認為是對拜登上個月簽署的《芯片和科學法案》作出的一項補充。外界認為,美中科技戰火已經延燒到生物技術產業。
美國總統拜登再簽署行政命令,強化生物科技與製造產業,以降低對中國依賴。這個行政令被認為是對拜登上個月簽署的《芯片和科學法案》作出的一項補充。
行政命令將允許聯邦政府直接提供資金,鼓勵業界研發生物衍生科技,包括開發替代燃料,以及疫苗等。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所長蘇紫雲:「關於這個生物科技,第一個當然是未來的醫藥業,這是不僅會影響到國家人民的健康,也會影響到這個經濟的產值。第二個就是生物電子,叫做生物晶片或者稱為生物電子都可以,這是未來一個很大的趨勢。也就是藉由芯片的手段,可以去協助生物科學做很快的比如說篩檢新型的傳染病,或者是說可以把人類的生理特徵就是透過芯片的方法來做一個控制,這個是未來一個很大趨勢。」
專家指出,生物科技也可以運用在工業領域,例如生物裝甲。
蘇紫雲:「這種生物裝甲它在被擊中的時候,它會自我修復,就像生物一樣。這些都是未來電子生物這種跨領域的部分的應用。還有量子也是,這些都是不同不同的領域。但是最上面的政策指導,就是美國科學界的那個體質盤點之後,然後開出來的藥方,這樣看應該就很清楚了。」
之前拜登簽署的芯片法案,也影響到中國許多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其中包括自動駕駛汽車。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戰略科技項目主任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對美國之音說,「中國一直在尋找能夠彎道超車的技術,而自動駕駛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蘇紫雲:「因為中共是一個威權的國家,所以它可以把各種資料庫整合起來。所以它技術進步並不是真正的科技進步,它的技術進步是在於它的政治的體制,就是可以那個很任性的這樣子就是調動所有的資料庫。」
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美國)它會投入資金更大,但是我想有些地方是屬於道德的問題,道德倫理的問題,有些障礙是無法逾越的。在生物領域,很多比如說把活人做標本,包括那個人臉認識識別,它不能廣泛應用,因為這個是高度侵犯人的隱私權,這些方面中共是有可能彎道超車的。」
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表示,美國公眾對中共政權越來越反感,加上美國中區選舉就要開始了,拜登政府有政治上的考量,這些政策都會影響美國公眾的投票意願。
馮崇義:「拜登他的策略就是民主黨的勝利,他上來以後一直這個樣子,他就是縮小這個競爭範圍,但是要抬高門檻。在關鍵點域他可以把這個壁壘弄得更高。有戰略意義的、高科技的一些產業,弄成他重點防範中國的對象產業來操作。」
繼簽署280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後,拜登政府正在繼續採取行動,限制美國向中國出口用於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高級芯片。路透社報導,拜登政府計劃在10月份擴大出口管制,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用於人工智能和芯片製造的半導體。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