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動態清零」 麻雀也不放過

作者: 韓麗明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04日訊】在禽鳥家族中,麻雀極為普通。它身材瘦小,其貌不揚。既沒有孔雀、錦雞那樣斑斕炫目的羽毛,也沒有畫眉、八哥那樣婉轉動聽的歌喉。跟丹頂鶴、雄鷹等高大上的鳥類相比,就更不值一提了。

自古以來,人們常以鄙夷的眼光看待麻雀,用嘲諷的語氣評論麻雀,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萬雀不及一鳳」等。據《戰國策》記載,楚大臣莊辛曾以黃雀不知隨時有危險為例,諷刺楚襄王不思進取。莊辛說:「(黃雀)俯噣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乎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晝遊乎茂樹,夕調乎酸醎。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呂氏春秋》也有一則寓言:「燕雀處一屋之下,子母相哺,呴呴然其相樂也,自以為安也。灶突決,火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將及也。」懵懂的小麻雀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身上貼滿了「胸無大志」「貪圖安逸」「目光短淺」等標籤。

據說毛澤東討厭麻雀,是因為麻雀與知識份子一樣,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又常常「文人相輕」,隨便發表不同意見。真是「麻雀吵架,唧唧喳喳」。再者麻雀從來也不關心政治,缺少遠大的理想與抱負。於是,一句頂一萬句的毛語錄,為中國「痛剿麻雀」的曠古奇觀埋下了伏筆。

1958年是一個熱火朝天而又一片混亂的年份。那時,每天鑼鼓喧天、紅旗招展,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在扯開圈子搞宣傳。人們的口號不止是「超英趕美」,「一天等於20年!」、「全民動員除四害,鼠、雀、蚊、蠅消滅完!」也震耳欲聾。

用「千山鳥飛絕」來形容半個世紀前的消滅麻雀,最能說明問題。朋友們提起當年打麻雀,都高招頻出:馬尾套、鐵絲夾、籠子捉、篩子扣、彈弓打、膠粘;夜裡用手電筒照,麻雀見強光,睜不開眼,如囊中探物,手到擒拿;若用大網扣,只要網張開,裡面拴上兩隻麻雀,招來大批麻雀以後,一拉網繩全部擄獲;還有的吃了毒米中毒喪命、在火槍聲裡中彈而亡。

我那時在中山西路小學讀二念年級。記得班主任老師曾教我們用篩子扣麻雀:將篩子用一根木棍支起來,撒一把小米在裡面。只要麻雀進去,隱藏好的孩子們拉動繩子,麻雀十拿九穩是跑不了的。更多的學生自製了彈弓,課餘時間四處遊蕩,哪怕一隻麻雀飛過,就會引來百十粒從彈弓上射出的石子。

一次,我和同學們大白天從房檐下的鳥巢內,掏到3隻為了護蛋寧死不肯離巢的麻雀,然後活活摔死,現在想起來有點殘忍。

還有一次,我們晚上去掏麻雀窩。我登著梯子上了房頭,一手抓住房頭上的一根椽子頭,一手去掏鳥窩。不料,那椽子頭已腐朽,我從梯子上重重地摔到地上。喘息甫定,我又爬起來,拍打拍打身上的土,上了梯子。

1958年4月裡的一天。呼和浩特市政府動員80%的人力,企圖全殲麻雀。那日晨,當圍剿麻雀的總指揮一聲令下,呼市數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立刻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槍聲鳴響、彩旗搖動。男女老少不分職位高低、年齡大小,敲鑼、敲鼓、敲盆、敲鍋、敲水桶,凡能出聲的齊上陣;放鞭炮、吹小號,高音喇叭震耳欲聾。還有人手持彩旗,到處跑來跑去地追麻雀、高聲吼叫驚嚇麻雀,讓麻雀不得絲毫喘息的機會。就連房上、樹上也站滿了人。手舉竹竿,竿尖上紮一塊破布,迎風搖動。

聽說,在郊區範圍內還擺下了數萬草人的疑兵陣,燒起了數萬堆沖天煙火。

經過幾十個回合的較量,大多數麻雀精疲力竭,只剩下一口氣。在驚恐之中沒有落腳之地,紛紛掉落於房上地下,摔得粉身碎骨,臨死時連哀鳴的力氣都沒有。

在那場運動中,呼和浩特的麻雀屍橫遍野,被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聽老師說,有些麻雀臨終前還流出「哀痛的眼淚」。其實在那個年代流出「哀痛眼淚」的不光是麻雀,還有一些在運動中「光榮犧牲」的人。那是因為站在屋頂上情緒過於激揚、墜落而亡,按照毛老人家的話說就是「死得其所,重於泰山」。

「要革命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聽父親講,就在全民圍剿麻雀的時候,呼市藥品檢驗所的一個倉管員由於內急,沒有來得及關閉倉庫大門就方便去了,當他解決完問題回到倉庫的時候,發現倉庫裡忽然鑽進來一群不速之客——麻雀。麻雀在人們晝夜不停的鑼鼓聲裡不得喘息,在人們圍追堵截中驚慌失措,於是一群又饑又餓又渴的麻雀就這樣慌不擇路地飛進倉庫裡來了。

那個倉管員欣喜異常,於是把倉庫門一關,開始用掃帚驅趕麻雀。麻雀們驚恐萬狀地在倉庫裡飛來飛去地逃竄,幾經碰撞後,一隻隻地摔落。於是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們全部捕獲,拿回家拔毛退洗,燉了一鍋,全家人大大地飽餐了一頓。

次日,那個倉管員又故技重施。倉門大敞,然後裝模作樣地離開,居遠處觀察。當躲避圍剿的麻雀再次大量飛進倉庫時,他就跑去關門。然而當他正要關門的時候,右耳癢得不行(因係麻雀吃多了,有些上火)。於是停下關門的手,隨手抓了根穿麻雀的鉛絲,站在庫門一側掏起耳朵來。誰知一陣旋風刮來,門突然自動關去。他剛好站在門的內側,急促關閉的門正好撞擊在他手中的鉛絲上,鉛絲就從他的左耳穿到了右耳。當人們發現時,倉管員已遠赴閆王爺那裡報到去了。

喜鵲、鴿子、烏鴉是人們不願意消滅的鳥類。但在1958年,它們也在驚恐之中,成為麻雀的陪葬品。

分散的「戰利品」彙集在一起變成了一個驚人的數字。除「四害」運動結束時,我親眼看見一頭黃牛拉著滿滿的一車麻雀,車棚的上方橫七豎八的竹竿上,拴滿了用麻線繫著的老鼠尾巴,一串串像鞭炮一樣整齊(這樣可以顯得數量更多),原來這是郊區的社員們去向上級報喜。

據統計,1958年全國共捕殺麻雀2.1億餘隻。經過全民奮鬥,可憐的麻雀已所剩無幾。幾個星期下來,呼和浩特的上空無比寂寥,再也沒有麻雀飛過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麻雀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人為浩劫。在這場被學者稱作「人民戰爭」的滅雀運動中,麻雀陷入滅頂之災。

隨著小麻雀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大多數人沒有料到的惡果出現了:1959年春,呼和浩特的樹木發生了嚴重的蟲災。有些地方人行道兩側的樹葉幾乎全被害蟲吃光;郊區的農作物也因大面積蟲害而絕收,導致次年發生極為嚴重的饑荒。

後來,科學家們解剖了麻雀的胃,居然發現裡面四分之三是害蟲,只有四分之一是糧食。可見它基本上還是益鳥,對人類還是貢獻多、索取少。麻雀能恪盡職守,不辭勞苦地捕捉害蟲,其功勞和過失之比是三比一,比毛澤東給他自己的評價三、七開還要高。

麻雀冤案持續近五年,在一批不顧個人安危的正直的科學家力挺下,經毛澤東親自批准,麻雀終於從「四害」名單中消除。一場堪稱驚心動魄的全民「剿雀大戰」才告終結。

「往事微痕」供稿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