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4月06日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民俗节日。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扫墓祭祖的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进入黄历季春三月,此时处在阳气转盛、阴气转衰的转捩点上,天地清明,阳气盛发,万物皆已萌芽。自古流传下来许多清明习俗,和这个时期的节气息息相关,也多和相传关乎介之推的寒食(冬至节后一百零五天)、上巳节的习俗结合为一。因这三个节日非常接近,到了清代已经是“清明即寒食”,古今习俗辗转融合相传,成了现今的清明节俗,汇聚成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天人合一的内涵。
丰富的清明习俗,充分表现人间与天地的契合,展现澎湃的生命力和生命密切的系连。
一、扫墓祭祖
清明是节气之一,紧接在寒食节后头,后来两节合而为一。寒食节扫墓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介子推。在唐代时,寒食扫墓、祭祖原是帝王公卿的吉礼之一;在唐高宗时,增加清明祭拜礼。到了唐玄宗在位期间,寒食上墓拜扫才演变成为民间礼俗。
当时,有许多百姓展孝思,仿效王公上墓拜扫的礼法,也在寒食节扫墓。在开元年间,唐玄宗就下制允民间士庶于寒食上墓拜扫,以展子孙孝思,并列入五礼之一。礼制规定,准备祖先生前爱吃的食物上墓奠祭,行礼于坟墓南门外,祭拜后哀泣辞别,不可作乐,允许在看不到祖先坟墓的地方食用祭品。
古今相较,差别在于:比起现今式微的寒食,古代百姓比现代人更加重视寒食节,像从部分的诗句中,就发现时人在寒食期间赴城外扫墓的情景: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唐代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三》);“春山衔日半城隈,寒食家家扫墓回。”(明代陈民俊《日月湖竹枝词其五》)
到了宋代,寒食节有三日接着是清明,“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还是以寒食那天最盛。(《东京梦华录》记载)士庶塞满出城的各个城门,好像是今人车辆满塞高速公路一样。卖纸钱、纸马的店铺当街用纸相叠作成楼阁。
二、清明食俗冷食和春蔬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节,古代寒食节是禁火不举炊的,一是周朝就有四季出新火的礼制,寒食禁火清明出新春火(称“柳之火”);一说是因为纪念介子推而断火,冷食三曰,作干粥(陆翙《邺中记》);南朝时吃甜大麦粥、杏仁酪和春日生菜。(《荆楚岁时记》)。
今天有些地方在清明吃“润饼”也带有这种吃春日生菜的遗风。“润饼”也叫春卷,以薄面饼皮包春蔬和蛋皮丝、豆干丝、肉丝,洒上糖粉和花生粉调味。古人说,黄历“三月采食天坛之龙须菜,味极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帝京岁时纪胜》)宋人上坟祭拜官人用麦芽糖糕点、糖果,一般人用枣饼渍姜(《武林旧事》)。
三、祓禊禳灾踏青春游
明代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在春光明媚惹人醉的清明这天,男男女女、老老小小结伴成行踏青,乘春逐风光,游戏笑闹,穿柳探花,众人来一场让人赏心悦目的春之游。不过,当我们在清明踏青出游之际,可别忘了这可是起源于古代的“祓禊”。
由于古来俪人、公子王孙在上巳日到河边祓禊、禳灾招祥,是一种风尚。唐代诗人万齐融亦撰诗句刻划当时情景:“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三日(一作上巳)绿潭篇》亦载:“公子王孙恣游玩,沙场水曲情无厌”。
其实,这种到河边祓禊洁身的习俗是源于周朝的礼制,“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岁时祓除在三月上巳举行,为何在这时举行?因为这时天地“清明”是一年中最好的健身时机,此时用香薰草药来沐浴洁净身体,效果相加相乘,周朝人特称为“衅浴”。
春秋时代的郑国人有民俗,上巳之日,男子、女子在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持兰草,祓除灾祸不祥(见《诗经・郑风・溱洧》)。汉时传继这种习俗,三月上巳日,官家、民间都在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宿垢疾病(《后汉书・礼乐志上》)。还有一说,三月三日,清明之节,于水侧祈祷祭祀,以祈求丰年(《通典・礼十五・祓禊》。
如今祓禊习俗,可谓是后代清明节踏青春游的起源了,大人、孩童,连同平日难得迈出门的女子都在这期间穿上新鞋踏青、探春,因此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
四、天地清明曲水春宴
到了魏晋时期,在上巳、寒食时节,曲水间的祓禊春宴就在宫中和文人间盛行起来了。王羲之名作《兰亭集序》,正是在祓禊曲水宴的时空背景中产生的。
唐代时期,这种雅致风尚亦盛行宫中,皇帝在黄历三月上巳日赐宴曲江,曲水流觞,群臣赋诗,一时风雅发发。唐文宗《上巳日赐裴度》诗的“题注”写了时空背景:“上巳曲江赐宴,群臣赋诗”。
当时官僚、文友间也在寒食、上巳期间举行这种春宴,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联句写道:“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唐代时期,清明时节的河边水滨赏花会已经成为全民盛会,唐代刘驾《上巳日》即描写了真实情状: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
日光去此远,翠幕张如雾。何事欢娱中,易觉春城暮。
……
五、清明时节名胜成市断鹞放灾
到了宋代的清明节,时城人出城扫墓、踏青,引来各种玩艺把戏,聚集成市,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来看看南宋一代西湖扫墓情景,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景况:
是日倾城上塜,……苏堤一带,桃柳印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撤沙、吞刀、吐火、跃圈、斤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而外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接踵承应。又有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锡笙、鼗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
清明节时的风景名地西湖畔宛若集市,摊贩聚集湖畔桃柳浓荫下,吸引大人小孩听歌看戏玩耍,热闹非凡,玩耍游艺的品项林林总总,集市之大成不让古今专美于前。城外四野园囿之间彷如市集般热闹,人们寻芳讨胜,极意纵游,柳荫花下友朋之间的聚会比比皆是。
《帝京岁时纪胜》还记载了“断鹞放灾”。到了清朝,除了扫墓,倾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是纷纷走向四郊。他们各自携带着纸鸢线轴,待祭扫完毕,就在坟前施放纸鸢比高下。纸鸢就是风筝,也叫纸鹞。清代时人称这一习俗为“断鹞放灾”:人们将希望禳除的灾祸、病情写在风筝上头,然后将风筝放上天际,等到风筝随风高飞、飞远后,就剪断丝线,寄望灾病随着风筝在风中消逝。
(转自看中国/责任编辑: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