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3月30日讯】中共统计数据以掺水著称。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1-2月经济大幅增长,被普遍质疑与疲弱的基本指标不匹配。同时,统计局却下文要求各地修正“统计数据失真”。
中共这一波操作,令一些网民疑惑:当局下文,到底是要地方政府“增加水分”还是“减少水分”。
早在3月中旬,就有多家地方官媒发文称,当地统计局正在部署落实《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1-2月统计数据核查工作的紧急通知》。
3月29日,网上流出了这份通知的部分截图。截图显示,该通知发给全国各省级统计局,声称发现部分地区或企业1-2月份统计数据存在“异常波动”,“统计数据失真风险上升”,因此要求各地抓紧“开展统计数据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云云。
当局要“加水分”还是“减水分”?
中共地方政府一贯虚报经济数据伪造“政绩”,国家统计局也擅长发布造假数据。如今国家统计局突然发文要地方修正“统计数据失真”,令一些网友迷惑。有大陆微博网友发问:“这是要灌水呢,还是要去水呢?”
对此,有部分网友认为,中国经济下滑严重,当局可能发现地方数据造假水分太多,不利于制定“维稳”政策。
中共国家统计局要求修正“数据失真”的通知,开篇就点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中国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北京当局制定政策需要“扎实的统计数据支撑”等,似乎也在有意暗示地方政府去除统计水分,如实反映经济下滑现状。
另外,中纪委18日也发文,威胁要“严打地方政府通过数据打造发展假象的陋习”云云。
不过,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中共当局要求修正“数据失真”,可能是因为地方“经济增长太少”或者“数据做得不够逼真”。有推特网友称,当局是要告诉地方政府:“抓紧时间造假,圣上要登基,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中共国家统计局自己发布的数据,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佐证了这种判断。
早在3月14日,就有地方官媒提到国家统计局要求修正1-2月经济数据的通知。有网友表示,当局下发这份通知是在3月10日左右。而3月15日,国家统计局自己又发布了1-2月非常“亮眼”的全国经济数据,遭到海内外舆论的强烈质疑。
1-2月“经济强劲增长”数据背后矛盾重重
中共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称,今年1-2月中国市场销售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3%。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大幅下滑,因此国家统计局这份“亮眼”的统计数据引发强烈质疑。中国网友纷纷表示,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只要智商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相信,甚至有人评论“数据已经假到白痴都不相信了”。
彭博社也刊发报导指出,多位经济学家强调,中共这些强劲数据没有详细数据的支持。一个很显见的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与水泥和粗钢等主要建筑材料产量分别下降17.8%和10%的趋势背道而驰。
报导说,以陆挺为首的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些数据,肯定会引发市场对如何匹配来自替代来源的高频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数据之间日益扩大差异的担忧。
在线零售商京东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及其同事也在官方数据发布当晚撰文质疑:“深入挖掘细项数据,我们认为这次经济数据超预期背后矛盾重重。”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住宅物业销售同比下降22%。而中国房地产信息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0家开发商的房屋销售在1月份下跌40%后,2月份下跌了47%。
京东分析师表示,零售销售反弹与失业率回升、消费者通胀疲软以及新的短期家庭贷款下降相冲突。
沈建光的文章在网上似乎已经被审查。但自由亚洲电台回顾了这篇文章更详细的内容。比如,在投资方面,1至2月金融数据显示,与企业投资密切相关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滑5,34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更是下滑近6,600亿元,反映“实体融资需求薄弱,似乎难以支撑投资大幅反弹”。
文章认为,房地产投资反弹与拿地、销售、资金来源数据存在矛盾,指1至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7%,远超市场预期,但投资回暖的同时,拿地、销售、资金来源等数据仍处于低迷,例如1至2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42.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6%,以及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下降17.7%。
中国恒大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指出了“宏观和微观”数字之间的“不匹配”。他在官方数据发布当天写道,基本类别数字“更可靠”,这种差异表明中国经济衰退尚未触底。
(记者郑鼓笙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