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独奏与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第35号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3月29日讯】
演奏者:神韵艺术家
小提琴:张如意
指挥:米兰·纳切夫
神韵交响乐团

1878年的三月,柴可夫斯基来到了瑞士克莱伦斯,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这首协奏曲的初稿,但实际上,其背后的故事远远不只这样。

柴可夫斯基在经历了短短三个月的婚姻便以失败告终、又试图自杀未果后,他在一月份完成了他著名的第四号交响曲,随后又在二月份完成了他经典的歌剧——《尤金·奥涅金》。他于三月份迁居至克拉朗斯。期间,他的朋友柯堤克前去探望他,并一起演奏了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这首蕴含强烈民族音乐色彩的乐曲深深启发了柴可夫斯基,进而促成了他此生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契机。

在协奏曲完成后,两人再次聚在一起演奏,但是柯堤克觉得此曲的第二乐章趋于薄弱,柴可夫斯基便将此乐章重新谱写,并把原版本保留,成为了小提琴和钢琴曲《忆怀念之地》的第一乐章《冥想曲》。

起初柴可夫斯基有意将这首协奏曲题赠给当时圣彼得堡皇家乐团的首席——奥尔,因为他擅长演奏柴的交响乐作品。然而奥尔看过了这首作品后,却以此曲“无法用小提琴演奏”为由,拒绝了合作。当然他后来也渐渐地喜爱上了这首曲子,并开始指导其学生演奏此乐曲。

三年后,这首作品由小提琴家布洛兹基、指挥家李希特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维也纳进行首演。尽管布洛兹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乐团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他们以极弱的音量演奏了整首作品,导致此作品受到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当时著名的乐评人汉斯立克对此评论道:“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让我们萌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那就是原来音乐也可能玷污人的耳朵。”

尽管经历了许多挫折,这首协奏曲中注入的许多巧思及创作手法,注定了这部作品的成名之路。第一乐章,序奏伊始,齐奏的小提琴声部便簇拥着听众进入音乐的氛围之中,此处的作曲在音乐上没有反复,让听众总是在期待着音乐的发展。

突入的独奏,以一段简短绚丽的华彩乐段,将曲风导入美丽悠扬的第一主题。柴可夫斯基将整个第一乐章的轮廓,在开头序奏独奏与乐团的呼应中,完整地简述了一番:绚烂的独奏片段承接着动人的旋律,又将听众领回优美的主题。

标题为“短歌”的第二乐章,可说是全曲情感最细腻的乐段。在木管沉静的引子下,小提琴奏出那深情凄婉的g小调旋律。在结尾的长音后,突兀的强音将听众从宁静的遐想中惊醒,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有着鲜明的俄罗斯民谣舞曲风格,并且在慢的乐段中尤为显着:在大提琴持续低音的陪衬下,独奏流淌出民谣风格的第二主题旋律。随着速度渐快,音乐回到了欢快紧凑的第一主题。最后的部分,主旋律以更快的速度再现,在独奏与乐团的呼应下,以激动人心的乐音,划下完美的句号!

140多年后的今天,新星小提琴家张如意、指挥家米兰·纳切夫,以及神韵交响乐团联袂登台,为您献上这部音乐界永恒的经典。

完整影片:https://ept.ms/TchaikovskyViolinConcerto_

欢迎了解更多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enyunworks/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enYunZuoPin
推特:https://twitter.com/sycreations_ch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