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雅句】中国文化中玉石装扮的女子之美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8日讯】欢迎回到馨香雅句,我是雅兰,上期我们和大家分享了玉石文化,中国文化中玉石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我们印象中,中国古代女子都是珠翠满头的,那么玉石是如何装扮女子之美呢?今天我们主要谈三个方面:发饰、耳饰手饰

一、发饰

玉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女子发型上的装饰,古代女子都是长头发,而且会盘出各种各样的头发造型,比如回心髻、灵蛇髻、坠马髻等等,还会在头发上做很多装饰。

比如像玉梳,梳子本来是用来梳头的,但是古人还会把玉梳插在头发上作为装饰,露出梳子背,玉梳背一般呈半月形,造型非常独特,上面可能还雕有花卉,看起来很好看,比如唐代《捣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中女子头发上都插着玉梳背。《捣练图》中捣练组的四个女子正拿着木杵,把硬的生丝布帛捣得比较柔软,其中穿红色短襦的女子,轻挽衣袖,她头上就戴着插梳,另外一女子头上也戴着插梳,在缝纫组中两个女子相对而坐,一人专心理线,另一人坐高凳上缝纫,她们头发上也戴着插梳,在熨烫组一个女子拿着熨斗熨烫,另外两个女子在扯练,她们身体往后倾,可以看到拿熨斗女子头上戴着插梳,扯练的女子头上也戴着插梳。另外在唐朝周昉的《挥扇仕女图》中,也能看到这些仕女的发间别着插梳。

唐代这种插梳风潮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国家,比如像日本,日本奈良时期许多绘画中,都能够看到穿着和服的女子,头上戴着插梳。

关于玉梳我们还可在博物馆看到一些实物,比如唐代玉梳背,上面雕刻着三朵花,花朵旁有多层的叶片,还有金背玉梳,还有南宋半月形玉梳,甚至商朝的玉梳等。

目前最早的玉梳在良渚文化遗址里被发现,它们距今四五千年,说明那时人们已知用玉做成梳子来装饰自己了。

簪子是用来固定装饰头发的,最早出现的叫笄,样式比较简单,西周开始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会为她举办成人礼,女子的成人礼叫笄礼,用笄把女子头发盘起来,代表女子成年可以嫁人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石家河文化中就有发现笄。

笄后来又演变成簪,上面有更多的装饰,比如清朝道光年间的一只仙人簪,簪左侧有个仙人,右侧有只凤凰,在两侧叶片上镶嵌了一颗颗红色、金色、绿色等宝石。

再如清朝道光年间的福寿簪,上面布满了翠玉、碧玺、珍珠,它主要形成了几幅图案,其中有蝙蝠,寓意着洪福将至,有石榴寓意多籽(子)等,这个簪子金石交映,五色斑斓,显得很华丽。

步摇

还有一种发饰叫步摇,步摇上有垂下来的珠玉,古代女子走路时,垂下的珠玉来回摇晃,所以也称为步摇。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这是清代的一个流苏,属于步摇的一种,上面有红宝石、珍珠、珊瑚做成的囍字,步摇佩戴起来,让女子有种婉约之美。

钿子

钿子这种装饰更为华美,比如这是清代的珠宝钿花,上面雕有灵芝等仙草,枝叶上硕果累累,果实以红蓝宝石、珍珠等做成,造型非常生动,寓意吉祥长寿。

这是清朝二龙戏珠钿,上面有两条金龙,中间一颗红宝石,钿口下是十一串珍珠,珍珠下有红蓝宝石,这种二龙戏珠纹饰的钿口为清代皇后所使用。

再如这个清朝的九凤钿,上面一共有九只凤凰,凤凰的嘴里衔着流苏,流苏的构成有七颗珍珠,中间缀有碧玺、珊瑚、青金石等各色宝石。宫廷里后妃用的凤钿,有九只凤、七只凤、五只凤的,九只凤的钿口一般是皇太后、皇后所戴用。

再如这个清朝点翠五凤钿,前面有五只金凤,上面镶嵌有珍珠、宝石,金凤下还有九只金翟,它们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一串串的流苏。这个钿子约用了大珍珠五十颗,其它珍珠数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看起来珠光宝气,非常奢华富贵,主要是后宫嫔妃在吉庆和传统节日时戴的。

二、 耳饰

第二个方面我们看一下耳饰,戴在耳朵上装饰最初叫珰,《孔雀东南飞》中写到:“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这里是形容刘兰芝的美,说她的腰像洁白的丝绸那样纤细柔软,耳朵上戴着明月宝珠的耳环。

古人耳朵上的装饰有一种叫玉玦,在很多遗址中被大量发现,它像圆形玉璧一样,只不过中间有个缺口,有学者认为这个缺口是被挂在耳朵上当做装饰的,玉玦通常被发现在墓主人的耳朵边,很多遗址中都发现了玉玦,目前黑龙江小南山遗址中,发现了距今九千年的玉器,被认为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玉器,比红山文化还要早一些,这其中就有玉玦。

这是新石器时期的玉玦,这是一块青绿色的玉,非常周正,切口也很整齐,这是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中的玉玦,这是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玉玦,这是商朝妇好墓中的玉玦,这是西周时的玉玦,这是春秋时期的龙首纹玉玦。

除了玉玦之外,后来耳朵的装饰还有了更多的形制,比如像耳坠,这是清朝的翡翠珍珠耳坠,上面是翡翠蝴蝶,下面坠一串珍珠,最下面是两颗茄子形的翡翠。

颈饰

颈饰就是将各种玉片、宝石、玛瑙等饰品缝制在丝绸之上,丝绸外围用金线钩边,女子们披在肩颈上作装饰,看起来非常雍容华贵。

三、手饰

手镯

第三个方面我们来一下手饰,首先来看一下镯子,镯也称为臂环或者臂钏,敦煌早期壁画中还能看到,画中的菩萨、飞天等形象,经常出现戴着臂环或者手镯,比如这幅莫高窟的图画当中,听法的菩萨戴着臂钏和手腕。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臂钏,是在商朝墓当中,它把直径0.4厘米的金条弯成环形。这是战国时期的臂钏,这是东汉的金臂钏,这是唐朝镶金玉臂钏,从隋唐到宋朝,女子用镯子装饰手臂很普遍,也深受皇宫贵族的喜爱,如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这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者时的一幅画,图中宫女的手腕上就戴着臂钏,而且在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也可以看到仕女的手腕上戴着多层的臂钏,而这种臂钏确有实物,这是明代的金臂钏,这是宋代画像砖拓片上女子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上戴的多层臂钏。

后来臂钏从上臂多戴在手腕上,也被称为手镯,清代女子佩戴手镯非常普遍,这是清代的一个翠镯子,翠色非常莹润,水头很足,清宫的手镯种类很多,有玉石、翡翠、玛瑙等等。

戒指

女子手饰上还有戒指,比如这个清朝的玛瑙戒指,它由红玛瑙制成,色泽很莹润,这是清朝的珊瑚松石戒指,正中镶嵌一颗圆形珊瑚,两边各镶嵌着圆形的绿松石。

手串

女子手上的装饰还有手串,比较常见的是十八子手串,它通常由十八颗珠子组成,材质多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等,可以佩戴在衣服上、或挽在手腕上。在《十二美人图》当中,有一幅画“拈珠观猫”中的女子就是手持十八子的串珠。

这种手串的来源,有一种说法和佛法有关,相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了七天七夜,终于大彻大悟,得道成佛,其他人便把菩提树上的菩提子穿成串,辅助精进修行,希望了却尘世烦恼,修得正果,而后人常常把玩珠串,其中也体现了这层含义。

这是清代的翠十八子手串,由十八颗翠珠组成。这是清代的碧玺珠翠手串,手串由十八颗粉色的碧玺穿成,再往下有两个果实形的深绿色的翠坠角,这个碧玺的颜色非常柔和清澈。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期我们分享了玉石装扮的女子之美,主要有三个方面,发饰、耳饰和手饰,头发上有玉梳、笈、簪子、步摇和钿子,耳饰上有玉玦、耳坠,手饰上有臂钏、戒指以及手串,玉石的装扮让中国古代女子有种独特的东方之美,关于中国的文化还有哪些,我们下次和您接着分享。

更多内容关注 Youmaker频道:请点击
Youtube频道:请点击

(责任编辑:文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