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5月12日讯】专访程晓农(8): 从全球暖化到气候变化,左派政府的气候政策存在什么问题?联合国已成讹诈发达国家的工具 | 热点互动 05/11/2021
主持人: 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美中关系系列特别亚博官网。拜登上台后,称要把气候问题置于“美国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的中心”。日前,40位国家领导人参加了白宫主办的气候峰会;拜登的气候大使克里也访问中国并与中方发表联合声明。一时之间,气候政策不仅成为了美国国策,也成为国际合作及外交关系的重要一环。然而,气候变化这个命题是否存在?人类的活动对气候到底有多大影响?各国政府所提出的减排等措施对人类生活和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本期亚博官网我们请程晓农博士来解析这些问题。
主持人: 晓农博士您好。
程博士: 您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好。很高兴再次看到您。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气候变化、全球暖化的话题。我记得之前有一期亚博官网的最后,我们提到过这个。当时您说,这是个伪命题,并且说有机会要来谈一谈。今天我们正好趁这个机会,就是前一阵美国这边办了一个气候峰会,克里又访问中国,我们在媒体上就是大量的看到所谓气候变化、气候政策,跟气候政策有关的这些说法。所以我想观众朋友也可能很感兴趣,也想明白到底这是怎么回事。说到气候变化,我们先从全球暖化开始,因为过去十几年我们经常听到这一名词,由于这名词所涵盖的科学性,比较重大的意义,很多民众恐怕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所以先请您来谈一谈,就是全球暖化这个说法,它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说法有多大的科学性。
程博士:全球暖化的英文是global warming。曾经就像您刚提到的,好像全世界都认为是科学的无可置疑的判断;但是,其实大家可能无意当中会发现,全球暖化这个词儿已经从各国有关气候的政策文件里头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全球暖化真是一个科学上无可置疑的判断,它为什么无影无踪了呢?这个判断出了什么毛病?今天我们先得说一下这个判断,全球暖化这个概念,它的前世今生,不然我们就没办法了解为什么它会被抛弃了。到底全球暖化是什么意思?
它的原本的概念是什么?
现在呢,如果你去互联网查的话,会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说法,表述很混乱,相互争论也很多。所以从学术论文的角度,我不想在那个范畴里讨论。因为那样的话就会把大家给绕晕了。我就直接从这个维基百科找这个概念,因为这个维基百科的介绍比较大众化一点,接近大众的理解能力。那么维基百科是这样介绍,它说,全球暖化也可以说被称为是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为温室效应而造成气候变化。那么温度上升它所造成的效应,被称为全球变暖效应。那么 2013 年联合国的这个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有一个第五次评估报告,它用的词是这样说的,叫做人类影响“可能”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变暖现象的主要原因。
请大家注意我刚才在介绍这个维基百科的关于地球暖化的概念时,我放慢了语速,讲了两个词。两个表述非常含糊的状语,一个是时间状语“一段时间中”;一个是“可能”是影响变暖的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可能是,那么一段时间中到底什么意思?
它指的是一个有限的时段,还是说这个时段到底多长?什么时候结束?还是不结束了?那如果是不结束,它就不是“一段时间”。那么人类影响“可能”造成全球暖化,这个表述就更加模糊了。因为在科学领域里,它另外意味着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人类活动影响可能也未必就造成全球暖化。因为它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那么如果说确定讲人类的活动就一定会造成全球暖化,那么只要人类还生存在地球上,这全球暖化不就成了永远不会终止的事,怎么会是一段时间呢?
所以从这种概念上的模糊里,我们其实已经猜到部分答案,就说这个全球暖化的判断,可能不一定是有确定结论的,也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一种猜测。那么既然是猜测,就有可能猜错了,这也是为什么过去若干年来,全球暖化已经悄悄地被排除了,或者说被扔掉了。
那么我刚才提到的维基百科呢,它对几乎是人类社会上现在所用过的各种专业术语和流行用语,连成语它都做了介绍。那么它在介绍全球暖化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一段前提词,叫做此条目,指的是全球暖化,它的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观点。这拐弯抹角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其实不存在普世通用的全球暖化。所以也就是说,不存在全球暖化,因为你只有部分区域暖化,就不是全球暖化。而且它强调不是普世通用。也就是说,只不过是有些地方气候变热了。那么问题是地球上,什么时候不发生气温气候温度的变化呢?
如果按照全球暖化这个字面意义去理解,全球暖化就是地球所有地方无一例外地都不断的热下去,越来越热,再也不会变凉了。如果是按全球暖化这个意思理解的话,根本就不存在。
主持人:我觉得就是看到媒体报导,有的时候会说,这个自哪一哪一年以来到现在,平均的全球温度已经上升了一度了。那也有的就说,科学家说这个并没有科学根据。所以对于普通大众来讲的话呢,就是不知道当某个报导说这个平均上升多少度的时候,它到底有什么样的数据支持?所以我想请您谈一谈,就是迄今为止,全球气候的表现,还有这个客观的数据,它有没有支持这个全球暖化的判断。就是特别是全球暖化的这个非常严重的结果的这样一个判断。
程博士: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华尔街日报 2018 年 7 月 15 号刊登过一篇文章,它很好地解释了这个刚才主持人问的这个现象,或者说这个问题。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三十年过去了,全球变暖的预言还站得住脚吗? 作者是Pat Michaels和Ryan Mau。这篇文章是用比较通俗的表述,解释了全球暖化这个判断的错误所在。它开头就介绍说,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 1988 年 6 月 23 号,当时美国这个国家航空航天局就是 NASA 的一个科学家叫汉森。观察到说,美国当天的室外温度达到华氏 98 度,创下历史新高,那么他在向美国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作证的时候,他就把这段持续的高温,视为具有宇宙意义的气候事件。
他向参议员表示说,他有相当信心断定,温室效应与观测到的全球变暖现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这份证词以及他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这个杂志上的一篇相关的论文呢,引起了人们对温室效应的关注,然后进一步引起了一个关于全球地球上的能源结构的这个全球大讨论,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么奥巴马制定环境政策的依据也是,全球要迅速变暖,然后带来高昂的应对成本这一类的说法。
那么 Hanson 的提出到今天呢,到 2018 年时已经 30 年,现在已经 35 年了,我们终于有机会对他的预测做检验。也就是说我们要重新看一看,这是华尔街日报的说法,要相应地重新考虑环境政策。这个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呢,在当时 Hanson 的证词里,提三种可能的情景,就是关于未来二氧化碳排放的三种可能情景。第一种情景,是一切如常,假如现在排放量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一样的话,那么到 2018 年的时候,地球将变暖一度,是一摄氏度,这是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是,假如排放减少,现在的排放增长速度,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速度保持在1988年的水平,那么他认为这是最可能的。那么预测到 2018年地球温度将升高0.7度,最后他补充了一个,他认为基本上不可能的第三种情况,就是说,如果从2000年开始,排放量保持不变,那么气温会先上升零点几度,到 2000 年以后再趋于平稳。
那么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呢,自从汉森提出三种可能性,挺耸人听闻的。他是1988年说的,我们已经积累了30年的数据了,那么现在已经可以看看,到底他的三种可能,哪一种最接近现在,此时此刻的现实,就是30年以后的现实。那么最后的结果是,最接近他讲的不可能的那种情况,就第三种,就是现在的现实。实际上,地球上影响气温上升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气候现象,就是厄尔尼诺现象,洋流引起的。那么在2015 到2016 年引起了全球这个温度上升,但是除了那段时间以外,全球的地表温度从 2000 年以来,没有明显上升。
主持人:趋于稳定。
程博士:对,那么根据汉森的这个模型的评估啊,现在的地表温度,和 2002 年开始,如果当时二氧化碳就已经限制排放,那么限制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气总量,那么现在地表温度和他讲的限制之下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真正限制太多,但是事实上和他讲的限制以后的结果也是一样。那么更严重的问题,这不是 Hanson 个人的问题,也不是美国参议院的那帮议员们就傻傻地相信了他的话。
现在的问题是联合国有一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它也信。而且它在大力宣传,那么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这个委员会雇用的一批科学家,设计的模型不准确。平均来讲,联合国这个委员会,我们简称联合国吧,联合国这个委员会的模型预测全球变暖的幅度,是现在 40 年来全球卫星温度监测项目观察到的实际数值的两倍,就是它夸大了两倍。汉森还有一些论断,他除了全球变暖之外,他在当时的证词上唯一一个明确的说法是说 ,80 年代到 90 年代,美国东南部和中西部的气温上升幅度要高于平均水平。
那么实际上呢,这个点也站不住脚。多年的气温观测结果和他的预言完全相反。然后汉森就继续坚持他的说法。他还提出的耸人听闻的说法。他在 2007 年的一个汽车排放的这个听证当中,他是这样做证。他说格陵兰地区大部分的冰将很快融化,未来一百年内,海平面要上升 23 英尺,就是上升 7 米。那么按这个标准呢,这个美国东部各州都得淹了。但是美国有一个杂志《自然》(Nature)杂志刊登了一篇有关格陵兰冰盖历史的研究,完全否定了他这个说法。因为格陵兰岛表面的冰每年夏天都会大面积融化。
也就是说,如果环境急剧变暖,冰层迅速消融,确实是可能的。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这个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这项研究结果,发现在未来 6000年里,即使地球气温上升到人类所能承受的水平之上,就说 37 度是人体的体温,如果上升到 40 度50度,人可能就受不了了,哪怕到那种程度,格陵兰地区也只会有少量的冰,永远消融。所以这是 Hanson 的另外一个荒唐的预测,那么Hanson还有另外几个预测也没有通过历史得到支撑。
比方讲他 2016 年有一项研究预测,台风会变强,事实上没变强。还有 1970 年以后的卫星数据完全没有显示出来,这个全球地表的温度会导致台风变强。当然啦,这个 Hanson 还有一个说法说风暴在美国造成的损失会越来越多,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呢,如果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就 GDP 的百分比来衡量,每年美国风暴造成的损失数量没有增加。那么还有美国龙卷风是不是越来越厉害?实际结果是也没有。相反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没有发生的事儿太多了,数都数不完的。
这是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的结论,那么华尔街日报最后点出了一点,就是说汉森和联合国那个委员会到底在哪儿出问题了。然后他解释说,他们没有考虑到更精确的测量,就是估算这个气溶胶对缓解这个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效应所产生的作用。
我这里解释一下,气溶胶指的是悬浮在空气当中的各种固体和液态的微颗粒。那么天空当中的云雾、尘埃、工业和运输上用的锅炉,还有各种发动机,没有烧干净的燃料,都会产生这样的所谓的气溶胶。
主持人:悬浮物。
程博士:对,中国叫悬浮物。那么采矿,还有采石场,石料加工、粮食加工也会造成这个东西。人也会,通过这个人造的这个各种活动,也可能造成一点,那么有几个比较新的气候模型,就华尔街日报解释说,气溶胶的数量是在增加,而且是对联合国模型当中的这个数据是必要作修正,那么最近的一次修正呢,是这个由两位学者尼克•刘易斯(Nic Lewis)和裘蒂丝•库里(Judith Curry),他们在《气候杂志》(Journal of Climate)上发表了篇文章。他们修正以后的气候预测得出一个结论。既然不减排,全球气温都差不多,也差不了太多,那全世界为什么要付出那么高昂代价来减排。
那么现在距离汉森那篇轰动全球的那篇证词已经过去 30 多年了,也该是时候承认他这个预测的地球快速升温不会发生了。那么气候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应该采用的是与观测的温度一致的更温和的预测,要看到的是,华尔街日报最后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地球,也需要一个不温不火的政策。
主持人:对,其实就我所了解的看到的一些资料啊,科学界对于全球暖化一直也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支持的,但是也有反对的。当然反对的声音有一些被压制。所以其实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多的这个国际上的这种政界人士,还有很多的机构,包括国际机构,他们都很热衷于支持全球暖化,以及这个全球暖化,断言说这个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您觉得为什么这么多机构和政界人物,一定要支持,这么热衷于支持这种说法呢?
程博士:我觉得原因很简单,就是气候暖化迎合了某种政治需要。左派政党、左派政治人物们的政治需要。纯粹从这个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最早提出了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其实不是汉森。是19 6 8 年的时候有一个英国的工程师,他就自己随口说,说我们到处燃烧化石燃料,就是煤炭、石油,排放出成千上万吨的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在改变着气候,他只是一个说法,那么,长期以来,从他讲了以后,他的说法并没有引起世界上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大家一直以为气候变化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但是,1990 年,刚才讲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然后1992年这个机构公布了第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这个报告宣布说,持续的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的积累,造成气候变化。但是在 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前,已经有一些国家媒体在指责说,这个联合国的这个委员会,它的数学模型,曾经这个数学模型在电脑的运算结果发现,气候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结果呢,联合国的委员会和它雇的一批专家就把相关的数据全部删掉。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个委员会的预测有多不靠谱。这个委员会 2007 年预测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在 2035 年将完全消失。
但是 3 年以后, 2010 年这个委员会不得不承认,它对喜玛拉雅山这个冰川消融速度的表述,有五个地方就错了。那么重新计算的结果呢,是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呢,不是 2035 年消融,说是要推迟到2350年。
主持人:还差三百年!
程晓农:差三百年。就我在北京人民大学念硕士的时候,专业就是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那么这个我的本行就是用软件去运转数学模型兼预测,所以我对如何用软件来操纵这个预测结果啊,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技术上的小诀窍-know how,有很多手法,所以我是相当了解的。所以我对联合国这个委员会出这样的错误,我是一点都不奇怪。那奇怪的是说,一个说法盖上个联合国委员会的章,就有那么多人顶礼膜拜?
其实呢这联合国它的声望不好哇!它不是个什么好组织。它正在沦落为发展中国家讹诈发达国家的一个工具。那么川普总统上任不久他就宣布退出这个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他认为这个全球变暖的说法是个骗局。那么我想在这里说一下,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川普不可饶恕的重大罪过。但我想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刚才讲的那位联合国的委员会的声誉就好吗?它更糟,我们需要搞清楚就是联合国的机构关注气候变化,然后认同全球变暖,那不见得就是什么科学的权威的立场。很多人这个把这个联合国当做是一个高于国家之上的国际性权威机构,其实它没那个资格。为什么?联合国是一国一票这个规则在运转,那么现在非洲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都支持全球变暖,原因很简单,你跟他讲全球变冷他也支持的,只要你说给钱他们都支持。那么他们的总数加起来当然比发达国家多啊!
所以很自然的,一国一票到联合国那儿,只要是让发达国家掏钱的事儿,没有联合国不支持的。所以它就是讹钱的一个机构。所以当联合国根据这个全球气候变化向发达国家施加压力,然后发达国家就达成这个巴黎协定,规定的就是发达国家掏钱给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那么中国尽管说它崛起了,它也在这时候它不说它崛起了,
主持人:是。
程晓农:它说它也是发展中国家。
主持人:对。
程晓农:它也要拿钱。那不久前就是这个克里去北京访问的时候,外交部那个战狼赵立坚他说了,说克里要谈控制气候变化,你先把欠的钱拿来,什么意思?就是川普不是因为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就不再支付给中国钱了,本来一年要多少亿,几百亿,川普就不付了。然后中国说你还欠我那么多了。四年了,几千亿美元先拿来再说。中共是很懂得在联合国怎么收买人的。人家在玩统一战线这套把戏,从对付国民党就开始了,经验丰富。所以它很懂得怎么样花钱去收买非洲国家的精英,然后迎合他们。我后面会提到就是所谓的掏钱去给发展中国家改善气候,最后结果是什么。
主持人:嗯。
程晓农:中共在联合国很得势,一个很主要的就是它在玩这些手法,拉拢发展中国家的手法。那么那些等着拿钱的国家对巴黎气候协定的支持的,无非就是支持西方给他们提供所谓各种名目繁多的补贴而已。最后呢,肥的就是那些国家的精英。我说的肥精英的意思,就是只有一小部分钱洒到了老百姓头上,大部分钱被搂走了。所以这些非洲国家的精英都挺富,人家在巴黎、在瑞士都有银行账户,子女也都在伦敦留学。
但是人家年年闹穷、年年喊穷,就像联合国已经几十年一贯制施行有一个粮农署,联合国就通过这个机构对非洲几十年、四五十年,一直在搞粮食发展补助。不管投多少钱进去,投几十年下来,大半个世纪了,它永远改善不了非洲那个落后的农业。但它改善了一样东西,谁呢?非洲的那些精英们家里的钱财,那是真改善。所以这是一方面,就联合国东西不靠谱,是因为那是一帮讹钱的人在那吵吵。
那么现在还有一批科学家也是,坚定的支持全球变暖。那到底全球是变暖呢?还是变冷啊?这个争论本身在科学上本来应该是可以敞开讨论,但问题是研究气候变化现在成了一个行业,成了一群人的饭碗,成了既得利益集团了!
主持人:是。
程晓农:对他们来讲,迎合政府关注气候变化的,它只谈负面影响,因为只有谈论负面影响,它才能获得研究经费,自己的机构才不会被裁撤,所以呢,他们刻意的就必须跟着政府走,他们研究结论就要为政府服务。这就跟在中国一样,当然中国人都很理解,中国那些什么学者也好、什么知识份子也好,为什么整天拍中国马屁啊?你不拍就没钱哪!
那问题是,美国的气候学家不见得没有同样的思维啊。那么有人会说政府、政治人物为什么他们要鼓吹气候政策呢?而且在美国甚至这个气候政策成了政治正确了,就在拜登的政策清单上,排名最前头的就是气候政策。
主持人:是。
程晓农:这个和他们的意图有很复杂的关系。我举一个例子,德国是在欧洲国家当中最喜欢绿色能源的,德国也是绿党能够参与执政,而且据说接下来接默克尔班的可能德国总理就是绿党。那么我插一句德国的绿党并不光彩,它的前身是德国的红军派,就是恐怖共产党式的恐怖组织的前身。我接触过他们其中一些人,他们自己告诉我,当年他们就是在西德绑架起家、暗杀起家、勒索钱财,然后逃到东德去,逃避西德的追捕,然后东德垮了他们又回到西德,然后组织了绿党。那么德国为什么喜欢绿色能源呢?原因是德国自己没有石油,它得依靠从中东进口石油,那么这种进口事实上会有风险,包括它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也涉及到风险问题。俄罗斯经常威胁欧洲的安全。
主持人:嗯,是。
程晓农:所以德国就希望能把能源的来源多样化。那这事儿你自己做不就完了吗?但他德国知道这样做会造成德国的这个能源成本很高,绿色能源不便宜的。那么德国政府的想法就很不那么光明正大,它想的就是,我是不得不要实行绿色能源,能源来源多样化,那么最好你们各国都跟我一样,都能绿色能源,大家能源成本都上升了,那我的经济竞争力就不受影响!那么这个小算盘不能端到桌面上来说,太不光明啦。所以就转化一个说法,高大上的口号,我们要关心气候变化、人类的未来,那我们还知道美国有位著名的前副总统高尔。
主持人:对。
程晓农:那是靠 2007 年靠鼓吹气候变暖,骗到了一个诺贝尔奖,不过他获奖两年之后去全球暖化这个论调,就被全球冷化的现实质疑了。这高尔现在是有错、有罪的,他应该退回诺贝尔奖,把那钱退出来,也把他通过这套把戏赚的钱、骗的钱吐出来。2009年全球发生了一个很让人印象深刻的气候变化、就是气候变得突然非常寒冷,这是个无可回避的现实。这样的话就让人们对这个全球暖化越来越怀疑,然后对联合国那个什么气候委员会它的报告,也有越来越多的质疑。
比方讲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一个古气候学家叫 迈克尔·曼,他一向是论证全球暖化的,他计算了过去一千年的气候之后,得出结论是说,在二十世纪末就上个世纪末,气温要达到顶峰,但是呢,美国国家科学院有一个统计学委员会,里边有个专家小组,对它用的这个计算方法做了研究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它的方法,我直接引用的委员会的说法说“它的方法不符合一般数学原则。”这个话翻成通俗话的意思就是说,他在数学上玩鬼了。
这是一个,我再说一个大家可能更震惊的事,英国的气候研究中心有一个主任叫菲尔•琼斯,他的电子邮件被盗然后曝光了。结果大家发现,这个是一向主张和有主导着地球暖化理论的一个研究人员,为了证明全球暖化,让他的助手对气候变化数据修改造假,不仅放大有利于证明气候变暖的证据,还把这个古树年轮当中,显示地球历史上气温变化的这些数据删除或者掩盖。
那么从刚才讲 2009 年,那次气候变冷之后,今年 2 月,美国又经历了一次“全球冷化”,又变冷了,而且是达到了这个历史的最冷的极限。那么再次证明了全球暖化,这个说法是有很大的毛病。那么现在,这个英美科学家主导的这个联合国的气候委员会的报告,什么气候变暖理论,还有像前副总统戈尔拥有的碳交易公司,很多人都把它看作是一个阴谋。那么我们先不去讨论的这个阴谋如何组成,我们只来说一下全球暖化的荒谬在什么地方。
就是它本来就不太靠谱,但是如果它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它就没法去把老百姓吓唬住了,结果就把它的自己这个结论越来越推向极端。那么等到它的这个全球暖化这个说法,越达到兴盛越来越耸人听闻的时候,它穿帮的日子也来了。
主持人:我觉得听了您刚才举一些例子,我觉得是比较悲哀的现象,就是现在这个有些科学家也沦为像政客一样,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一些利益,而不是真正站在科学客观的这个角度,严谨角度上去做研究,真的是很悲哀。那现在拜登政府它用的这个官方术语,它不是全球暖化了,它用的官方术语是气候变化,那这二者有区别吗?
程博士:现在这个气候变化,已经代替了全球暖化了,就说继续使用全球暖化,刚才讲的已经经历过几次严寒的冬季之后,没有太多人相信,那么现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改用climate change,就气候变化,也就是说全球暖化消失了,气候这个气候变化登场了,呆在舞台上,那么其实呢,这个气候变化不过就是披了一件外套,就是说全球暖化那个本尊,表面上退出下台了,但是它换了,就是它自个儿换了外套,又上来了,还在台上呢。
这个外套就是气候变化这个说法。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没有任何实质区别,只是换了标题,不再用大家越来越不相信这个全球暖化,那么为这个全球暖化换外套的是谁?
德国之声2007年2月3号有一个报导,它说最早玩这把戏的是小布什,他头一次使用的气候变化这个词来代替全球暖化。从这个侧面来讲的话,所以我有时候想,挺能理解为什么小布什对川普一直非常敌对,我们都知道,去年总统大选中,小布什在拆墙角方面,是不遗余力上蹿下跳,那么小布什为什么对川普那么耿耿于怀呢?
我想有一个因素,就是他在伊拉克,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件事犯了错,还有一个错,就是他玩这个气候变化这个骗局。然后被川普揭穿了,川普说是骗局,那等于就把小布什这个总统任上所做的事儿,基本上给否掉了。
所以小布什觉得你否了我的个人的从政经历,那我当然反对你反到底。那么当时小布什最大的错,不是造出了这个气候变化这个词,改变了全世界为全球暖化继续鼓吹的那个主流用语,那么小布什最大的错其实是他发动伊拉克战争,当时的理由是发现伊拉克有核武器或者生化武器,就必须把伊拉克灭了,那么最后发现,根据 BBC 报导,那个消息是在德国难民营里头,一个伊拉克难民编造的。然后德国的情报部门把这个消息,假消息喂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然后中央情报局就上当,然后再喂给小布什,小布什也跟着上当。所以那场战争完全是,不一定有必要打。
就是刚才提到的 2007 年,德国之声报导过小布什首次创造了这个气候变化这个词,但是当时德国之声对这个小布什这个做法是充满了愤慨,因为小布什好像是抛弃了全球暖化的概念,那德国之声记者的说法就非常狠,意思就是你怎么能够抛弃全球暖化,就跟你怎么敢背叛马克思主义一样。实际上德国左派当中啊,环保主义者很多人就是马克思主义者。
那么我想额外说两句,关于这个马克思主义者们,为什么喜欢这种极端的思维。像这个全球暖化这个。对这些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美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他们觉得相信马克思主义,尊重马克思主义,追捧马克思主义不是耻辱而是荣耀。
马克思主义政权现在还在继续威胁世界和平,中国不就是吗。这 21 世纪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马克思主义者。所以继续现在还在继续热爱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不去谈马克思主义在上个世纪对人类社会造成多大的祸害,就今天。若继续还在热爱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一种对人类良知和社会正义的背叛呢?德国人是太喜欢马克思主义。我有体会,就是他们特别不喜欢,因为马克思是他们的国产品,所以他们特别不喜欢,否定他们那个喜欢的德国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我记得1989年初,我是被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个基金会者叫亚伯特的邀请到他们那个德国做一年访问,然后邀请我这个基金会,曾经要安排了他们资助的几个国家的访问学者,专门到这个德国西部的小城市特里尔,就马克思的故居去参观。然后我是印象非常深的,我在留言簿上看到了,我有一位我把他称为可敬的同胞,他用中文留了一句话。很简单就这么几个字—“老马啊,你可把咱害惨了”。
我倒是希望每个德国人能读懂这句话,他们的老马把全世界害惨了。他们还在捧老马的臭脚。马克思生在德国,那希特勒也是德国统治者。那今天德国历史上,希特勒他们不敢说是他们的历史骄傲了。马克思是他们的骄傲吗,也不是,和希特勒一样。那回到气候变化来讲,我们讲了地球上有气候变化,这话和没说不一样吗?地球上哪一段时间里头气候不再变化?
所以如果说,气候变化指的是几十年,也有可能指的是几百万年,然后气候变化的范围,可能是局部区域性的,也有可能是全球性的,那么对气候变化的因素,现在气候学家研究,有大量的是自然的,大自然的因素,比方太阳辐射,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大陆漂移,洋流变化,造山运动,这都属于人类所谓不可抗拒的因素。当然也可能有些气候变化与人类的活动有关,比方人们对所谓的温室气体排放,但是搞不清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之前,把一切气候变化都归咎于人类的经济活动,那不是科学。
这要从几个常识层面就可以理解。我举几个例子,首先,大陆漂移地球上大陆板块的漂移,会造成陆地和海洋位置,还有海的面积的变化,会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那么然后就造成全球区域性的气候变化,那么其次地貌的变化,就是地壳造山运动,可能形成山脉或峡谷,也会造成地形降雨,这就高山冰川形成的原因。
那么第三个就是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上这个最主要的外来的能源,那么太阳本身有活动,它会影响地球的气候,那么+太阳短期的辐射变化,像黑子活动变化是 11 年为一个周期,另外还有 20 多年有一次的这个辐射变化周期,都对地球有影响,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任何研究气候变化的那些专家和政治人物在谈太阳黑子了。因为如果谈下去的话,说不定他们的这个气候变化论,最后都是太阳黑子影响论,那么我们有什么能力去与太阳黑子战斗啊。
另外就是像这个太阳黑子 11 年一次的这个周期性变化,对地球上这个外层的这个平流层的气温,会产生1.5度的影响。就是说你怎么知道气温上升0.7度,就不是太阳黑子造成的,而一定是二氧化碳造成的。能分开吗?那么根据从1900 年到1950年的这个气候变化的观测。太阳黑子的变化是可能造成地球上出现小冰河期的一种很重要的原因。到现在为止人类对太阳辐射的变化还没完全弄明白。
第四个因素,洋流的变化。我前面提到过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这个海洋洋流,它是几年或者几十年为一个周期的变。比方讲,它比大气温度影响,比这个我们讲的二氧化碳可能还大,那么最有名的,就是墨西哥湾暖流,它散发的热量。墨西哥湾暖流一年散发的热量,比全世界一年燃煤产生热量还多。那么全世界还有五大著名的寒流,它也同样的影响气候。
最后想讲一下,俄罗斯有位科学院院士,是俄罗斯科学院南方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是个海洋学家,叫做根纳季·马蒂硕夫。他最近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全球不是在变暖,而是在变冷。
主持人:那就说气候变化啊,其实我不知道他这个这个论调中的,他有哪些假设或前提,稍微跟我们分析下,他这中间的一些假设是不是能够站得住脚呢?
程博士:其实关于气候变化的前面我讲了,它是这个地球暖化论的这个变身,所以地球暖化论当中的骗局,研究者的骗局,在气候变化论当中原封不动的被延续下来。比方讲,首先是这个到底地球温度在怎么上升。我这次特别到网上查一系列的资料。最近看到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从1999年一月到 2018 年十二月,全球温度变化是正负0.07度摄氏度。那么在此之前的十年是正负0.18度,请注意啊,有正有负,也就是说不一定只热不冷,所以它基本上地球的温度是处于稳定状态的,那么主要造成这个变化的因素是洋流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没有明显的关系。这是我看到这个研究论文介绍的结论。
那么这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一个人为的严重的错误。就是说,现在我们听到大家都在讲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大家都上过中学,中学生物课讲过的植物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然后把它变成碳水化合物。我们吃的所有粮食都这么来的,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吸收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地球上所有的植物每活一天,它都在吸收二氧化碳,那么它有排放也有吸收。我曾经在十几年前,在Albany参加过一个非营利机构组织的一个讨论会,议题就是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地球暖化,会期间我找了一个科学家,请一个气候专家,请教他,我说你们怎么算二氧化碳吸收量?就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那个东西太麻烦,我们搞不清我们不算。
我说你这不瞎折腾,你不坑人吗?你不想算你嫌麻烦,然后就告我们说我们只算排放量不算吸收量。我说那非洲的沙漠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美国那么多森林也不能吸收吗?我查了下资料,一公顷阔叶林每天吸收 1 吨二氧化碳,释放 0.73 吨氧气。但现在,在我们看到的联合国的任何机构,还有美国政府的各种报告里头,它把那个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这个功能,完全给抹掉了。一字不提。
这也是一种对这个气候变化的,对科学的藐视。
主持人:那您怎么到底怎么看,现在拜登政府它把这个气候政策,上升到了这个外交政策和国安政策的中心。我觉得这是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这个对于气候上升到一个国策的最中心最核心的地步。您怎么看呢?
程博士:拜登当局我觉得就是重了马克思主义的毒,那它把气候政策上升到这个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的中心,相当荒谬。但是对热爱马克思主义的那些左派政治人物来讲,他们把气候政策已经列到他们的政治正确政策的清单之上。所以就成了死不改,文化革命中国就叫死不改或者走资派嘛。现在西方左派政治人物是属于死不改悔的,走政治正确道路的马克思主义信徒。
因为所有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拒绝承认说马克思主义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那么这个灾难一再对前共产党国家和现在尚存的共产党国家的历史所证明。然后他们的诡辩就是我们关心那些国家人权,比方说我们关心新疆人权。那证明我们就和他不是一伙的。但是你打死他,他也不肯喊出一句话“打倒共产主义”。为什么?因为他们中的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毒。那么气候政策就像很多左派政策一样,是建立在非常不可靠的因素上面,但是他们的政治正确意识形态,绝对不允许他们知错改错,这就和中共为什么永远不会不可能知错改错一样。
我就简单再说几句啊。为什么说气候政策不靠谱。首先啊,就是现在对全球大气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很不规范,有两个现象很少人注意。第一个我把它叫做超宏观。就是地球这么大,各个国家情况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看到说地球二氧化碳浓度是多少,只有一个数据。这一个数据就代表全球,就是说我在这地区测了一个点,就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而且是个直线上升,但是你要查说,到底每个国家二氧化碳的浓度怎么样啊?对不住了,找不到。
你不知道这个全球各国,现在有 200 多个观测点,它们的数据为什么藏起来不让大家看。是不是说它们各国的数据,根本就不支持这个,所谓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这个独一无二的,超宏观的这个数据。那么另一个侧面,我把它叫超微观。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所谓的代表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数据来自哪里?来自夏威夷一个观测点,有时候加上澳大利亚南部那个塔斯马尼亚那个地方另外的点的数据。
但是这两个观测点,大气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多大程度上,是当地人类活动排放的结果?那个夏威夷那个小岛Mauna Loa毛纳罗亚,上面人类活动真能造成二氧化碳那么大的变化吗?问题是夏威夷还是火山喷发地区,火山喷发是不是造成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那只要火山不断喷发,那个点永远上升啊,能代表全球吗?
所以问题就是,为什么全球 200 多个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观测点的数据不公开。我查到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没有历史记录可以对比参考,所以我们不能用他们的数据。这个理由很弱。你不管你什么时候开始观测,你只要记录它的数据,哪怕从去年开始,那今年我们也知道变化了多少吗。你怎么不敢公布呢?所以现在联合国公布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报告,不是根据各国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的。你怎么把二百个国家的这个观测点的数据中,首先一个点能代表这个国家吗?不能。
那么还有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增加观测点呢?不知道,也许是观测点越少,观测点的资料越不公开,那么全球气候变化这个论据就越充分,因为你们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在大纪元写过一篇文章,谈中共的统计数据经济增长率和这是一回事,是不是说联合国也快成专制组织了,玩中共一样的统计游戏,用这个统计游戏来蒙老百姓。
那么我想说的就是,还有最后一点就是,其实有一个概念非常重要,但是非常荒唐的,没人关注,就是这个英文是carbon flux,中文译成了碳通量,就是说它是把碳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排放的量和吸收的合并算在一起的。
这个我前面讲的把植物的光合作用算进去。现在的拜登也在讲,我们要让大家植树啊,植树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但我们已经种的树它不吸收吗?只有新种的那棵才吸收啊?
那么我就找,我说既然有这个概念,那就说明这个指标还是值得研究的。这个我在网上搜了很久很久,居然我的结果是发现,没有那个国家关心这个事儿。你们天天在讲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它只关心排放,不关心吸收,因此没人去关心这个综合排放和吸收着这个碳通量这个概念,我只找到了宾州李海大学有一个华人学者 2011年7月发表了一篇世界上泥炭地区碳通量变化历史的文章。
那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那么多气候专家假装不知道。我想啊,很可能就是因为西方这个左派当政的情况下,用政治正确干预科学研究的后果。所以有些人呢,有些既得利益者,借助全球气候变化的争论,不断的鼓吹全球变暖,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恐慌,然后从中牟利。
比方高尔,比方销售清洁能源,还有高尔是销售碳指标。那么现在全球都还在继续的为气候政策讨论争论什么,这个我们都看出来,基本上都是左派政党像英国工党的那个首相布雷尔是最来劲儿,当年他在忙这些事儿,而且呢这个现在由于进步主义把气候变化当作一面旗帜在挥舞,然后西方社会就人为地划成两派,一派是所谓的他们的进步主义派,你只要是进步主义派,你就必须谈气候变化,就必须支持现在民主党这类的气候政策,那么如果你对此质疑,你就被划入所谓的保守主义。很多现在对气候变化这套路数的套路的质疑,在大学里是被压制的。你在大学里,你要想从事这方面研究,批评气候变化论的论据,那你的饭碗就可能被敲掉。
这和在中国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候怀疑美国的民主到底还剩多少。在大学里已经成了舆论专制、言论专制,没有学术自由。但是现在西方的左派就是玩这套东西,我把它叫做,中国一句古语叫做“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就是自个儿十分昏庸,但是他相信这个说法尽管是漏洞百出,他认为他是一贯正确的,而且你必须服从。
主持人:是,我觉得晓农博士今天给我们剖析这个问题,剖析得很清晰了。就是从各种角度,而且有很多数据啊,包括这其中的一些利益纠葛。这个问题呢,其实特别值得,我觉得值得大家听一下。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各种媒体啊、各种方面看到这方面的论调,这种时候呢,我觉得今天这样的一个讨论,就能帮助我们去比较独立的,全面去看这个问题,或者就是当我们的观众朋友跟朋友或家人聚集的时候,如果有人再提出这个气候(问题)呢,可以把晓农博士讲的这些说给他听,或者推荐我们的这期亚博官网。那好,今天非常感谢晓农博士为我们解析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的时间就先到这里了,我们还是下次亚博官网再见了。
程博士:谢谢方菲,谢谢各位观众朋友的收看,再见。
主持人:好,那观众朋友就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美中关系系列的特别亚博官网,我们下次亚博官网再见。
嘉宾:
政治经济学者:程晓农
=========
支持“热点互动”:https://donorbox.org/rdhd
订阅优美客Youmaker:https://www.youmaker.com/c/rdhd
关注YouTube:https://bit.ly/3li3tsK
(责任编辑: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