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美国总统大选首场辩论登场,现任总统川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进行了第一回合的较量。在90分钟里,双方论及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疫情应对、种族争议、发展经济、选票统计及两人过往的纪录。主持人克里斯·华莱士试图展示中立,但还是难掩对拜登的偏向。
在辩论中,川普反应敏锐,比对手列出了更多的相关事实和数据,在疫情危机、种族争议、邮寄选票等问题上,他的反驳亦有理有据。川普强调法律和秩序,强调回归美国的核心价值,强调疫情自中国传来,指出邮寄选票中发生的投选川普的选票被废弃之现象,而拜登的发言相对空洞,时常给人背台词的感觉。
其实,绝大多数美国选民不会因为候选人在辩论中的表现而改变投票意向。不过,这一系列公开辩论无疑是吸引全世界的重大事件。对于无权参与政治选举的中国数亿网民来说,这是极具吸引力、只有羡慕份儿的观摩或娱乐。对于中共而言,这是反衬暴政虚伪和无耻的一面镜子。所以,中共绝大多数官员根本不敢谈美国大选辩论。
唐纳德·川普的执政特殊性为众所周知:他是第一位执掌白宫的政治素人,是几十年来首位敢于向中共说“不”、坚决反制中共并取得显着成效的美国总统。同时,他是唯一受到美国主流媒体大范围、长期攻击的三军统帅。别忘了,川普放弃了他的总统年薪,不要工资。
三年八个月来,川普行政当局在经济、外交、军事、保卫国土安全、科技情报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有目共睹。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向、川普总统对美国利益的维护、对中国和世界人权的维护赢得了许多喝彩。尽管疫情大流行冲击了美国经济,尽管左派策动的暴乱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尽管左派媒体不间断地诋毁,川普总统的锐气和承诺从未改变,这一点令人印象最为深刻。
虽然民主党及左派等人士对川普总统表达了无尽头的反感,但是,他们都不得不承认,川普拥有大批由衷拥戴他、热情高涨的支持者。川普竞选集会的盛况在美国现代历史上相当罕见,本次辩论会结束后,一位观众高喊“川普!”这些都是人心向背的重要指数。
中共党媒不断抨击美国的民主制度,对于美国的疫情和暴乱幸灾乐祸,尽显冷血本色。今日,大选辩论给中共带来新的恐惧:
第一,川普总统再次指出,疫情自中国传来,他质问拜登,是否知道中国的确切死亡数字。这件事是中共2020年的最大漏子——中共不仅招来病毒,而且隐瞒情况,导致瘟疫全球大流行,中共掩盖国内染疫和死亡人数,企图打造在党的领导下的抗疫“胜利”。川普当着全世界揭露中共的谎言,中共怎能不尴尬,不心惊?
第二,谈及美国的暴乱时,川普总统表示,“总得有人对付‘安提法’和极左势力,因为这不是右翼的问题,这是左翼的问题。”拜登嘲笑说:“‘安提法’只是个概念,不是组织。”此言暴露了拜登的社会主义倾向,尽管他表示过不认同暴力。
“安提法”在美国多地暴乱背后的策动已被曝光,人证物证俱在。今年8月9日,美国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将安提法(Antifa)定义为欲在美国实施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革命团体。
拜登否认“安提法”的组织形式,更无视它长期进行的以暴力为手段的图谋,这样的候选人对美国意味着什么?从中共的角度看,拜登当然是北京属意的人选。
第三,川普总统在辩论中提到,亨特·拜登在其父当选为副总统后才有了工作,其后数年间从乌克兰、中国等外国政府拿到了几百万美元。亨特的腐败案是拜登父子无法洗白的事件,有美国财政部的银行转账记录、特勤局的被保护人国外旅行列表、网站信息和媒体曝光等强有力的证据,不仅涉及政府高官的利益冲突,而且事关国家安全,非同小可。目前调查尚未结束,很多内幕仍不为人知。
去年5月,乔·拜登在一次竞选集会上说:“中国会吃掉我们的午餐?得了吧。他们不是坏人。他们不是对手。”他的这一表态与其子和中共之间的交易有无关系?显然,亨特及其亲属与中共交易而获利,这是对乔·拜登竞选最为不利的事实。所以,川普总统提起这码事,中共头痛又无奈。
第四,主持人华莱士多次分别问川普总统和乔·拜登:“为什么,美国人民要信任你,而不是你的对手?”
于是,川普和拜登都尽力表明:我曾为人民做了什么,或我将为人民做什么。例如,在我的领导下,美国经济取得了强劲的增长;我的税改方案将帮助哪个群体……主持人可以随时打断他们,进行质询,往往会引用他们之前的讲话。你来我往,都在众目睽睽之下。竞选人有权表达,民众有权聆听、质疑,并用选票表决。
这一过程充分显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特色,这与中共无耻地代表14亿人民形成了天壤之别。这正是中共的最大恐惧。
试问,哪个中共官员敢站在这样的辩论台上,面对有关个人品质、财产、税务的质疑?71年来,可曾有中国民众被赋予质问党的领导人的权利:你凭什么要让人民投你一票?
辩论会进行中和结束后,美国多家媒体纷纷上传yabo88官网,点评两人和主持人的表现。这样的媒体自由度,在中共治下,永远是天方夜谭。
所以,观看美国总统大选激战,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更深一些。究竟谁在阻碍中国民众走向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