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7月02日讯】少年康熙帝,凭借卓越的智慧和胆识,除鳌拜、整朝纲,执掌人间至高的权力。同时,他以惊人的毅力研习传统儒学和帝王之道,涵养了一双慧眼和满腹才学。康熙帝终于能以真正的帝王身份,放眼中华的无限江山,构想着他的清平治世和强盛帝国。
什么才是少年天子最关注的国事呢?通过数年的听政和学习,他清醒地意识到在大清王朝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于是,他在宫里的柱子上写下三大事——三藩、河务和漕运,日夜提醒自己励精图治,慎终如始。其中,三藩又是所有大事的重中之重。
三藩之乱
吴三桂等人不似宋朝开国的功臣,而是类似唐朝藩镇的割据势力。——康熙帝
(出处:吴三桂等非宋功臣可比,乃唐藩镇之流。——《康熙朝实录》)
三藩是清帝开国之初的三位汉人藩王,他们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从名号上就可以看出,这三位王爷是掌控西南地区的割据势力了,他们都是明末降清的大将。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殉国,国中尚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以及明朝宗室和文武大臣南渡后建立的南明。清欲入关统一中国,须借助这些降将的力量,因而清廷对他们大加封赏,表示恩宠。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归顺的孔有德、耿仲明(其子耿继茂、其孙耿精忠继任)、尚可喜为王,首开先例。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亦被封王。
四王随清军南下,平定各方反清的势力,立下军功,享受高官厚禄。最终由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分别驻守大清边境云南、广东、福建,专制一方。时日久了,三王拥兵自重,权势日张,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首先是军事上的压力和威胁。史料记载,耿、尚二人“丁口各二万”,吴三桂因为四方征战,收各路精兵为己用,总计五万余。三藩强大的兵力,不仅是国家统一的隐患,其巨额军饷更成为财政的重大负担。仅云南一省的俸饷一年就高达九百余万钱,出现了“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的局面。[1]
在政治上,三藩的权力凌驾于朝廷和地方的各级官员之上。清初,朝廷设十八省,每个省设一巡抚,二、三个省设一总督,负责当地的军事、政务等一切事务,边陲的藩地是例外。以吴三桂为例,他总管云贵两省的大小事务,朝廷内外的各部门官员不得掣肘、不得干预。到康熙二年(1663年),吴三桂甚至请旨,在云贵督抚的授命诏书上写下“听王节制”四字。[2]他还操控委派官员的大权,经常选拔部下亲信到他省任职,称为“西选”,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3]
在经济上,吴三桂更是极尽搜刮之能事:踞南明皇帝的五华山旧宫为藩府,增饰奢华;尽括前朝沐氏庄园七百顷为藩庄;假藉修筑城渠为名大肆敛财,任意圈占土地,恢复明末各种苛捐杂税。
同时,吴三桂还和西藏、蒙古开通互市,岁收良马无数;他的儿子吴应熊以驸马身份在朝廷为质,随时向他传递京师消息。十余年来,吴三桂日夜操练兵马,在全国大力培植心腹,可见其野心勃勃。其他两王虽然不如吴三桂实力雄厚,也同样垄断军政大权,以重税、暴政横行地方,其影响远甚于鳌拜在朝中擅权。
因此,少年康熙帝视三藩为大清江山的最大隐患。在三藩王贪婪敛财擅政的同时,康熙帝也在思索着撤藩大计。
弄假成真
朕年轻时,认为三藩权势日益扩大,不可不撤。——康熙帝
(出处: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康熙朝实录》)
自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以来,历朝历代的君臣都把藩王割据势力,当作大一统帝业的威胁,也有了汉武帝推恩、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等免除藩镇兵祸的举措。清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设立了三位藩王,虽然他们曾为清朝的统一作出贡献,但是当他们对国家构成威胁时,撤藩就势在必行了。
早在辅政时期,朝廷就开始针对以吴三桂为首的三王,逐步削藩。康熙二年(1663年),康熙帝收缴了吴三桂在顺治年间,为征讨云贵而得赐的大将军印;随后,下诏削减藩兵,裁减粮饷百余万;严禁王公、督抚等官员或者奸商,恃藩王之权势攫取暴利;责令督抚及相关官员掌管云贵地区一应事务。
三藩的权力在一步步缩减,真正的撤藩行动却始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初。京城还处在春寒料峭时,一封以尚可喜为名的奏疏自岭南而来,引发了朝廷热议。尚可喜当时年届七旬,他以老病为由,请求康熙帝准许他携领两万多名官兵及老弱百姓,回到家乡辽东颐养天年。他的王爵,就由儿子尚之信袭封。
尚可喜的奏疏,与撤藩之计相合。康熙帝很高兴,召集议政大臣商议,只是反对撤藩者占了多数。康熙帝思索之后,认为:“三藩手握兵权,时间久了恐怕滋生祸患,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因而,他毅然做出撤藩的决定。[4]
康熙帝在答复尚可喜的诏书中,称赞尚可喜“想要归老辽东,情词恳切,可见其态度恭谦谨慎,能识大体”[5],同时除了两营由汉人组成的“绿旗兵”留在广东,尚可喜的亲属和部将全部随他迁往辽东。也就是说,康熙帝在广东首次实施撤藩计划。[6]
老迈的尚可喜接受了撤藩的现实,但是康熙帝此举在另外两位藩王那里引起轩然大波。吴三桂和耿精忠为此日夜难安,要他们放弃王爵自然是不舍,但如果不作为,又会招来朝廷的怀疑。特别是吴三桂,早年有人以血书鼓动他谋反,还故意把事情闹得满城风雨,朝廷也对吴三桂的怀疑最深。终于,两藩王快马加鞭,先后寄去了撤藩申请。他们的想法是,康熙帝一定会下诏安抚挽留,他们就能像明朝沐氏家族一样,永镇边陲。
然而他们错了。三藩虽然强大,他们面对的,却是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吴三桂上疏前,他的谋士还劝阻他:“皇帝早就想把您撤掉了,只是难以开口。王爷您现在把奏折交上去,马上就会被撤掉。”[7]吴三桂仍然抱着幻想不肯听信。果然,康熙帝接到奏疏后,将计就计,立刻下诏“赞誉”两王的行为,并派官员前去处理撤藩的各项事宜。
可以想像,当吴三桂和耿精忠接到朝廷撤藩的消息,一定是又惊又怒,还有着弄巧成拙的万分懊悔。特别是吴三桂,一边拖延着不肯撤离,一边暗地里谋划着起兵造反。
祸起南疆
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不尽早除掉他们,将会酿成大祸。今天撤藩,他们会造反;不撤藩,也会造反,不如先发制人。——康熙帝
(出处: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清史稿》)
在诏书正式下达前,康熙帝还就是否撤藩安排了群臣的商议。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兵部尚书明珠等少数官员赞成撤藩,大多数官员畏惧三藩声势,保持了沉默。其实,无论大臣们赞成与否,康熙帝和他们都有个共识,那就是藩王很有可能因此而造反。只是少年康熙帝决定放手一搏,一举拔除三藩这个毒瘤。
随即而来的,便是清朝历史上长达八年的平叛历程。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又是年关将近的时候,原本被派往云南的官员,星夜兼程赶回京城,只为向康熙帝汇报一个重要的消息:吴三桂反了!
详细情况是这样的,吴三桂在九月接到撤藩旨意,十一月底,他就调集手下藩兵,杀死拒绝反清的云南巡抚朱国治,扣留宣旨使臣。吴三桂自封“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颁布冠冕堂皇的《反清檄文》,为自己当年的降清行为狡辩。于是,他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造反。
不到一月,吴三桂的军队就占据贵州全境。他致书耿、尚二人一同谋反,并联合广西的孙延龄、台湾的明郑政权等反清势力,一时间叛军声势嚣张浩大,直指四川与湖南等地。
而朝廷里也是一片混乱,大臣们纷纷要求惩处主张撤藩的官员,以平息叛乱,正如西汉时期汉景帝杀晁错,以平息七国之乱一样。康熙帝却没有向叛军妥协,他说:“难道因为吴三桂反叛,就把过错推卸给大臣吗?”[8]
这种敢于担当的帝王气度,救了一心谏主的忠臣,也鼓舞了文武群臣同仇敌忾的信心。康熙帝决定出兵平叛,肃清宇内。从康熙十三年到十五年(1674—1676年),平叛处于防守阶段。康熙帝希望将战场集中在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于是加派军队进驻要地,以阻遏叛军的进攻。
起初战局很不乐观,四川的官兵投降吴三桂,导致四川失守,进而危及陕西、湖北。在两湖,吴军又攻陷常德、澧州、衡州、岳州、长沙等地。同时,耿精忠起兵,踞福建叛乱,进而攻占浙江南部。一时间,清朝接连丢失云、贵、桂、蜀、湘、闽六省以及浙赣大部,半壁江山落入吴三桂之手。康熙帝却从容不迫,继续加派兵马南下驰援,在江南、广东一带与叛军相持。
这时,吴三桂有议和之心,于十三年四月,放还扣留使臣,希望和清廷一南一北裂土而治。然而康熙帝平三藩之意坚决,或征讨、或招降,但绝不肯以割让领土为代价换取苟安,让父辈辛苦打下的大一统王朝陷入分裂。他听取议政大臣的建议,处死吴应熊及其长子。吴三桂裂土称霸的美梦彻底幻灭,朝野臣民平叛的信念则愈发坚定。
清军的实力,仅能和叛军相持,难以进取,各路兵力分散各处战场,互相之间无法协调配合。而吴三桂屯重兵于岳州,伺机北上或东进。于是,康熙帝在十三年六月开始,又增派五位宗室大将军率兵,分别进驻岳州、浙江、四川(实际仅到陕西)、江南、广东,连同之前已有大将军驻守的荆州,共组成六大战场。每支军队,由贝勒或亲王担任大将军,率领八旗劲旅,兼统帅当地官兵,形成阵容强大的王师。康熙帝的部署,大大提升了军队的作战和应变能力。
十三年底,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乱,占领了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次年,原本进军四川的清军征讨王辅臣,在半年以后取得大捷,西北地区遂定。之后,康熙帝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招降耿、尚两军,亦平定福建和广东。这时开始出现转机,进入平定叛乱的第二个阶段——清军反攻的时刻。
八年平藩
康亲王在福建围剿叛贼,虽然屡传捷报,朕也不会真的高兴。吴三桂是贼首,只有攻破岳州、澧州,才真的值得庆贺。——康熙帝
(出处:康亲王进剿闽贼,虽屡奏捷,朕不为喜。吴三桂乃贼渠,惟破岳州、澧州,方可喜耳。——《康熙朝实录》)
前方将士为了清朝基业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康熙帝坐镇京城,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从康熙十六年到二十年(1677—1681年),是清军克敌制胜的阶段。康熙帝认为,吴三桂是最大敌人,他盘踞的湖南也是第一战场,因而非常重视湖南的战局,也把平叛的主力部署在湖南战场。
康熙帝从全局出发,从陕西调精兵征湖南,连续收取茶陵、攸县、安仁、郴州、桂阳等十多个城镇。当时吴三桂在衡州,准备进犯广东,清军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彻底打破了吴三桂的军事计划。
面对节节败退的局势,吴三桂为振奋士气,强行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称帝于衡州。然而不过一个月的功夫,他就病逝了,由其孙吴世璠继任。吴三桂的死,让本就涣散的军心到了崩溃的边缘。康熙帝抓住这一战机,命水陆两军夹击,速取岳州,并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收复。很快,整个湖南尽在清军掌握之中。
之后,康熙帝计划收复蜀地和云贵。在四川一线,康熙帝决定重用汉人将领,率领由汉军组成的绿旗兵作战;满人将士则作为后援,运送粮饷,并随其作战。十月,一路清军收复汉中府,直抵川陕边界的青石关;一路抵达略阳,进取阳平关。在康熙帝周密的部署下,两路大军会师后,于十二月分头进军四川,一路势如破竹大败吴兵。十九年正月,四川大部平定。
接下来,那两路大军直逼云贵。一番激战后,由于满军将领作战不力,吴军再犯四川,令战局出现反复。康熙帝却把握住了机会,认为吴军分散了兵力,势必削弱了云南的防守力量。于是,他调集平定两广的军队一同攻取云贵。
康熙二十年初,吴世璠犹作困兽之斗,欲调四川兵力回援云南。康熙帝急命几路将军,立刻火速进军,并在吴军到来之前拿下云南。同时,康熙帝安排一路汉人军队,采取先定四川再取云南的策略。三月,这支劲旅追剿四川叛军,五月收复泸州等地,七月进入云南武定州,九月抵达昆明,等待着最终的决战。
这时,康熙帝下令攻取云南省城。满汉将士们浴血奋战,激战三日,终于大败吴军。九月二十八日,吴世璠自杀,叛军出城投降。至此,历时八年的平叛战争结束。深夜里,胜利的喜讯传入宫廷,康熙帝欣喜之余,挥笔作《滇平》一诗纪念: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矜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寛。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鐡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9]
叛军既除,撤藩行动也顺利进行。三藩中,吴藩大逆不道,株连九族,残部充作官奴或役夫,耿、尚二王因其归降的举动,有罪者受到惩处,忠义者宽宥,这样,康熙帝将三藩彻底废除,统一了地方建制。
注释:
[1][3]《圣武记》卷2:《康熙戡定三藩记》。
[2]《康熙朝实录》卷7:康熙二年二月丁巳条。
[4] [8]《康熙朝实录》卷98:康熙二十年十二月癸巳条。
[5] 《康熙朝实录》卷40:康熙十二年三月壬午条。
[6] 《康熙朝实录》卷98:康熙十二年三月丁酉条。
[7]《清朝野史大观》卷5:《刘玄初》。
[9]《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35:《滇平》。
点阅【圣祖仁皇——康熙大帝传记】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