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8年11月14日讯】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欧洲出现了对“一战”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而中国,在一战终结后由学生引发的“五四运动”,再次被关注并讨论。
11月11号,全球70多个国家的领袖齐聚在法国凯旋门,为参与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仪式。他们共同悼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然而,中共领导人却缺席了这场纪念活动,引发外界不少质疑声音。
舆论认为,参与一战的中国,当时是北洋政府执政,二战时,则是中华民国政府。国际社会开始把“中国”和“中共”分开,也就是为一战、二战做出卓越贡献的是中国人民,而非中共,所以中共领导人缺席这种历史性场合,也说明这一点。
不过,一战结束后,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这场“是救国还是胡闹”的学生运动,再次被讨论。
一战终结后,属于协约国的中国是战胜国之一,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却把青岛从德国手中划给了日本。当时被中共宣传为所谓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一批所谓的“先进青年”因无法容忍社会的腐败黑暗,出于“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热忱,而发起运动。
1919年5月4号,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区,出现了群众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和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行动。之后发展成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中华传统文化,追随科学和民主的所谓“新文化运动”。
原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五四运动从表面上来讲,它是一个学生运动,深层来讲,它实际上是开了一个近代‘反传统’,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引进科学民主为口号,最后被中共利用的一个事件。通过它在下面鼓动学生,然后去搞破坏,达到它反政府或给社会制造动荡的手段。”
原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表示,正因为有了“五四运动”,共产主义才轻易的进入中国。
李元华:“五月五号是共产教头马克思的生日,所以它(中共)要纪念,他们是利用这种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包括后来把五四作为青年节,30年代的时候订立的,它是藉纪念五四,在中国大面积传播或宣传共产主义,引进共产主义。”
历史学家袁伟时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学生运动随便动用暴力、继而演变成暴民专制的先河。也是导致后来中国政治局面动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
旅美的原大陆史学教授刘因全表示,“五四运动”是中国大规模赤化左转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旅美原大陆史学教授刘因全:“一战以后,俄国建立了共产主义国家,它们就开始影响中国,五四运动,特别是前后展开的所谓新文化运动,我们必须看到,新文化运动他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方面做得不够,它没有把真正的西方先进文化学进来,而是从苏联那边学了一些垃圾文化,西方的垃圾文化。”
刘因全认为,当时的一些年轻学子,相当程度受到苏联共产党的影响。
刘因全:“苏联共产党他们建立共产主义国家,它提的口号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它这个口号和孙中山的所谓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就造成盲目的排斥西方先进文化,这样的一个思潮。五四运动就是这个思潮的爆发,如果没有这个思潮,学生是不会被煽动起来的。”
对于“五四运动”的定义,香港历史学者冯学荣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他表示,这场运动“除了打伤一个人、烧毁一栋房、撤了三个官、留下暴力的火种之外,没有什么裨益可言:既没有救国,也没有立德。一场胡闹,仅此而已”。
据了解,“五四运动”并没有救回青岛。1921年美国牵头召开“华盛顿会议”,迫使日本隔年签署《九国公约》,才把青岛还给了中国。
舆论认为,这场“五四运动”给后来的中国播下暴力的种子,还有共产主义的趁虚而入。
采访/陈汉 编辑/黄亿美 后制/ 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