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3日讯】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官员张子正担任泰州长官。由于妻子生病,他焚香礼佛,并且发愿:一定会寻找一位有识之士出家为僧。
不久之后,张子正妻子就痊愈了。为了兑现向神佛许下的诺言,他向所辖之地的寺院下了一道榜文,请各地童行四月十五结夏日那天,汇聚于报恩寺。(童行,即自幼被遗弃的孤儿,或者经父母同意后,自愿出家的少年儿童。宋朝官府将这些幼童送入寺院“童行堂”,接受诵经、仪轨等培训。虽然他们还没有取得正式出家的度牒,但在寺院的培育下,这些童行也学会诵经以及演奏鼓钹等乐器。)
佛门结夏期,通常是从夏季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是出家僧众结界安居的日子。他们要在特定的地方,比如山里打禅修行。
在宋代,一个人要想成为僧人,出家后先在寺院内作童行,在祠部登记所属的寺院。经过考试以后,由地方呈报祠部,只有合格者才由祠部颁发度牒,这时才成为真正的出家人。
度牒记载着僧尼的原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以及剃度师名和所属官署。凡是持有度牒的僧众,可以得到官府的保护,并且享有免交赋税的权利。
除了通过考试选拔僧人以外,另外也有官府破例度僧。宋朝有一人成为正式的僧人之前,还得到迦蓝护法托梦的提醒呢!
秀州有一人叫善鉴,他虽然已经出家,但还没有经过剃度,还不算是正式的僧人,只能称为行者。善鉴打算巡遍各地寺院礼佛。他从江阴济江,路过石荘,投宿于明禧禅院。忽然,他发觉两脚沉重的犹如石头,实在走不动了。
当时,他并不知道泰州长官张子正正在请人出家。明禧禅院的僧人告诉他此事。那天已经初十。善鉴心里虽然很想参选,无奈双脚沉重如石,即使勉强迈开脚步,也很难走得动。
夜里,善鉴梦到伽蓝护法催他上路。凌晨他起床后,草草的吃过粥饭,勉强打起精神,动身启程。从如皋县向北走去。到四月十四日晚上,他才走到郡城,前往报恩寺。
此时,善鉴的大腿痛得更厉害了。报恩寺为候选人准备了房间。善鉴就躺在僧房里休息。
次日,张子正和妻子如期而至。众官吏准备完毕斋饭供养后,站在一旁观看候选人。当时寺院汇集了500多人,很有次序的站在大堂上。
张子正问纲维(掌管寺中事务的僧人):“是否还有没到的人?”纲维回答道:“有,善鉴没到。因为连日赶路,致使双脚痛苦不堪,眼下正在僧房休息。”张子正请善鉴务必出来一下。
一会儿,善鉴拄着拐杖出来了,他和众人一起拈取小纸卷,惟独他拈取的纸卷上写着“获选”。当日,善鉴落发为僧,张夫人将缝制的衣服送给他。众人见了好不羡慕。
刚过了十天,南禅寺缺少住持。张子正又写了一封疏文,邀请善鉴开堂,主掌法席。遂后,善鉴又连着居住在三座较大的寺院,淮地官民非常敬重他。@*
清 钱维城《栖霞全图》。(公有领域)
参考资料:《夷坚支戊志》卷四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