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韩信(7) 四面楚歌

十一、四面楚歌

项羽策反韩信失败,自己又四面受敌,十分焦虑。刘邦也因为屡战不胜而心力交瘁,便提出“中分天下”和项羽讲和,商定划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休兵罢战。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送回汉营,于公元前二零二年九月引兵东归。刘邦也打算收兵回关中。

张良和陈平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说:汉有天下大半,又有诸侯的支持,现在楚兵粮尽兵疲,乃天亡楚之时也。不如趁机取之。刘邦采取了这个建议,利用项羽东撤之机突然发起攻势,同时约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刘邦急躁冒进,在韩信、彭越到达之前就追击项羽至河南固陵。当时英布和刘贾被楚兵牵制在寿春一带,刘邦孤军面对项羽。

项羽早想和刘邦一决高下,加上对汉军违约的愤怒,项羽身先士卒,楚军排山倒海般冲向汉军。刘邦大败,只得坚壁自守。这时,他又想到了韩信,便问计于张良如何才能请韩信出兵解围。张良知道刘邦能与项羽抗衡皆因韩信之功,外加彭越和英布辅助削弱了楚军的力量。现在楚国将亡,而这几个功臣却寸土未封,特别是韩信,他历次征战所得的土地、兵将、物资全被刘邦强行拿走,而只留一个相国的空名,于情于理都难以再次开口求人,于是建议将项羽的土地分给这几位功臣,再请求他们解固陵之围。刘邦别无良策,只能忍痛答应。

在接到刘邦命令之前,韩信已经开始着手围攻项羽。他先派能征惯战的灌婴在项羽的后方发起攻击。灌婴纵横驰骋,以风卷残云之势占领了北到齐地南至广陵(江苏扬州)的大片土地。当刘邦向韩信求救时,韩信亲自披挂上阵,带着十万大军呼啸南下。战局随之急转突变。

当时,楚国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固陵临和寿春一带,都城彭城则防守薄弱。韩信审视全局,决定避开固陵而直接占领彭城。他先与灌婴的人马会合,在下邳击败了项声,斩杀薛公,又一鼓作气攻克了薛、留、沛等县,一举攻占了彭城,俘虏了项羽的柱国(宰相)项佗。

彭城一失,楚军便失去了依托。项羽极为恐慌,立刻放弃固陵,率兵向垓下撤退。韩信则转锋西上,与刘邦会师于颐乡(即河南鹿邑)。英布和彭越也随后赶到,刘邦的各路大军会齐,势力大增,便跟踪追击楚军至垓下。一时间,从关中到中原,从中原到齐鲁,连绵数千里,人马跃动,震天动地。楚汉最后的决战即将拉开帷幕。

项羽兵至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望着汹涌扑来的汉军他不禁仰天长叹,悔不该当初放了刘邦,还受骗与他议和。如今他背约发兵,使自己身陷汉军的包围,无路可走。不过项羽英勇一世,这种众寡悬殊的对决早已司空见惯,当年在巨鹿之战中,他曾经以三万人马大破秦军四十余万;彭城之战,他又以三万兵马打败了五十六万汉军。他这一生中,还没有在战场上败过。这次,他身边有十万大军,还可以创造奇迹。他把兵力集中一处,计划先瘫痪汉军的指挥部队,然后乘机突围。

但项羽忘了这次他的对手不再是章邯、刘邦之辈,而是天下无双的韩信。所有的人,包括刘邦,都认为只有韩信才是项羽的真正对手。刘邦请韩信担任汉军的统帅,指挥七十万大军。韩信非常了解项羽,他预料到项羽的部署,针对楚军战斗力强、善于正面突破的特点,及汉军数量又占多数的情况,设计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五军阵:韩信自己率三十万大军为前阵,将军孔熙在左,费将军陈贺在右,刘邦率大军居中,周勃贺柴武殿后。

五军阵布好,韩信觉得决战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命令士兵冲着楚营高喊:

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属刘。
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

项羽听了,气得七窍生烟,随即披挂上阵,带领楚军出列相迎。只见项羽端坐马上,如天神般伟岸。骏马豪杰,虎啸龙吟,仍然有着不可一世的冲天霸气。

面对具有哀兵之势的楚军,韩信兵马很快处于弱势,韩信按照事先预计的方案,令中军后退,避开楚军的锐气。韩信后退,项羽就向前追击,这时,事先安排在两侧的接应部队突然杀出,猛攻楚军的侧面。在楚军穷于应付两侧的汉军时,韩信又引兵杀回,三面夹击楚军。双方激战一日,楚军最终失败,损失了大部分人马。

韩信在这场战役中的战术策划和临阵指挥上都是非常完美的。他不像项羽那样单纯依靠个人的勇猛,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军队的力量,同时也非常善于心理战。

项羽新败,率残部退回营中闭门不出。韩信并不发起强攻,只是四面包围楚军。

十万楚军经过厮杀,伤亡大半,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又加上时值隆冬,寒风刺骨,楚军饥寒难忍,多有怨声。

夜里,寒风凄凄,如泣如诉。风中隐约传来了低沉凄怆的楚歌,开始是远远的隐隐约约的,慢慢的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那是韩信让汉军用歌声来勾起楚军的乡愁。项羽的士兵听到家乡的歌声,不由泪流满面,有人禁不住轻声和唱起来,一个、两个……和唱的人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回荡在整个楚军营地。这就是“四面楚歌”的典故。

外面的楚歌,项羽也听到了。凄凉低沉的歌声使这个驰骋一生的马上英雄也泪眼婆娑。他问身边的妃子虞姬说:莫非汉军把楚地全占了吗?怎么汉军里有这么多楚地之人呢?

项羽的军帐之外,他的士兵一个个抹着眼泪,放下手中的武器,偷偷向营外逃去;跟随项羽多年的将军们,也不辞而别,就连项羽的叔父也偷偷离去了。一夜之间,项羽身边只剩下了一千多人。

项羽坐在帐内饮酒消愁,吟唱着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左右听了,低头皆泣,不能仰视。虞姬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把宝剑,挥剑起舞,为项羽解忧。她边舞边唱: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唱完之后,挥剑自刎,倒在项羽的脚下。

这一夜,星月无光,阴风呼啸。四面楚歌声中,项羽满怀悲戚地埋葬了虞姬。曾经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此刻满目疮痍。看着空荡荡的军营,他明白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于是跨上了乌骓马,连夜突围向南逃去。这时他身后只有八百骑兵。

天亮之时,汉军发现项羽脱逃,韩信立刻派灌婴带了五千铁骑兵前去追击。刘邦悬出赏格,无论是谁,斩杀项羽者列土封侯。

项羽一直往东南跑,一路上损兵折将,过了淮河之后,身边的人马只剩下百余人。这时他又被当地农民误导,走进了一片沼泽地,汉兵很快就追上他们。经过一番厮杀,他冲出包围,跟上来的人马只有二十八人,而身后追赶的汉军有数千。

项羽对他身边那二十八个至死跟随的子弟兵说:我起兵反秦至今已经八年了,身经七十余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此称霸天下。今天被困于此,实乃上天要灭我,非我作战不利。不过虽然上天要灭我,我还要和汉军比试一下,我要三战三胜,证明我的话不是自夸。

汉军的兵马渐渐追了上来,把项羽和他手下的二十八壮士团团围住。项羽镇定自若,指挥人马从四处出击,约定到对面山坡上集合。

项羽身先士卒冲入汉军,迎面就将一名汉将斩落马下。汉军把项羽围在中间,项羽在包围中来回纵马驰骋,一会儿就杀了一名汉将和数十名汉军,之后他又退回和其余的人马会合。这时他的人马被汉军截成三队,被分别层层包围。项羽几进几出,斩杀了数名汉将和无数汉军,最后把人马集合于一处,发现仅损失了两人。

汉军被他的勇猛所震摄,均不敢靠前,眼睁睁看着他们突围而去。

项羽一路往南,一直到乌江岸边。乌江亭长驾着一只小船前来接他,请项羽渡江,到江东再图东山再起。项羽望着滔滔的江水,对亭长说:“我当年带着八千子弟兵西征天下,如今没能带一个人回去,又有何脸面见江东父老呢?”

项羽谢绝了亭长的好意,坚决不肯上船。他把自己胯下的乌骓马送给亭长,然后让身边的二十六名勇士都下了马,徒步回头,迎向后面追来的汉军。

双方短兵相接,直杀得天混地暗,日月无光。忽然间,项羽在汉军中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停下手中的剑,看着一位汉军将领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吕马童吗?”

吕马童羞愧地低下了头,项羽没有理会他的表情,接着说:“听说汉王以千两黄金和万户侯爵来买我的人头,我就送给你做个人情吧!”说完就自刎而死。曾经气吞山河的一代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楚汉相争的混战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同一时期诞生两位神级名将是极其难得的,秦末却出现这一盛况:一个是千古无二的霸王,一个是用兵如神的兵仙。战场上双方主帅一出场,不等交锋,胜负即已决对出来,那就是谁的能量层次更高。对于韩信,他战胜楚霸王证明了自己的天才智慧能力以及历史地位,成为后世兵家称道的兵仙;对于项羽,即使最终败北,输在韩信手下,也不算辱没堂堂霸王之威名。

项羽二十四岁起兵,三年后称霸,到三十一岁自刎,垓下之战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败仗。他霸气冲天,英勇无敌,韩信是唯一能够战胜他的人。没有韩信,刘邦连汉中也走不出;即使出了汉中,也难逃被项羽击败的结局。难怪刘邦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史记‧高祖本纪》)“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资治通鉴‧汉纪四》北宋司马光语)

韩信不止是“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明茅坤语),包括其破楚以“四面楚歌”也是“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的典范。真可谓,神人用兵,不战已胜。#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馨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