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英媒:土壤污染 中國的棘手問題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09月30日訊】8月份天津大爆炸產生的空氣、水和土壤污染衝擊波,引發輿論再度關注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有英國媒體認為,在眾多的污染問題中,中國的土壤污染可能最為棘手。有專家估計,全中國土壤復原所需要的費用可高達人民幣7萬億元。

最近,《中國環境報》總結了「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面臨的八大挑戰。其中包括環境污染逼近臨界,環境風險易發高發等。

報導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動力之一,是「資源低價、環境無價」的策略,大量貿易順差和資源環境逆差並存。隨著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原來被掩蓋的環境問題和風險正突出顯現。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的土壤污染可能是最為棘手的污染。這種污染是看不見的,在初始污染源消失後,影響還會持續很久。

文章說,中國有大約330萬公頃土地已無法耕種。如果採用挖出受污染的土壤,焚燒後掩埋的處理方法,按照每公頃成本4.7萬美元來算,這筆賬單將是天文數字。

2014年,中共在外界的壓力下,最終公布了於2006-2011年所做的全國土壤污染調查,共斥資1.5億美元。這項調查此前被列為「國家機密」。

調查的結果令人震驚:近五分之一的可耕種土地受到了污染。不過,公布內容並不包括污染分佈情況,或者哪裏是問題最嚴重的地方。

也就是說,可能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生活和工作在有毒的土地上,卻全然不知。

江蘇環保人士吳立紅認為,中共當局封鎖言論,打壓民間環保團體,造成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缺失。

吳立紅:「新聞媒體這個言論不自由,受到一定的管控,說不出真話來。還有中國的NGO,還有官方的、境外的大學生社團與民間的。NGO在這種體制下,只能『正視』這種潛規則,他們說不出話來。」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近期發表了一篇中國農村調查報告,指出過去10年來,中國農村的污染問題不但沒有改觀,反而越來越嚴重。

報告舉例,農民平均一畝地用三四百斤化肥,兩三斤農藥。能夠被利用來保護莊稼的,只佔10%-30%,而70%-90%的化學物質是用來污染的。污染造成土地肥力的嚴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又帶動了農藥化肥產業興旺。政府在源頭的補貼使得這些化學物質非常便宜,農民使用起來毫不心疼,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植保專家廉昊:「土壤怎麼看它治理好了?如果是在大地當中,不是說咱們城市裡的地,在大地當中,最簡單的一個,你放蚯蚓。有蚯蚓的地方絕對是好地。如果你了解國內的話,你會知道原來咱們說農村那方面蚯蚓很多,但是現在在農村卻是很少很少了。」

根據環保部的調查報告,除了農業外,工業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工業垃圾和採礦對土壤污染負有大部分責任。

吳立紅:「其實在中國,環評的數據也在造假。環評的機構由官方來認定,也是半官方的。由於環評造假,把污染企業說成綠色企業,所以這個污染一直存在。這些企業沒有社會道德責任感,官商勾結,所以這個土壤污染實際上是人為造成的。」

《金融時報》文章還引述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藍虹的觀點稱,中國需要為清理土壤污染投入7萬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相當於外匯儲備總量的三分之一。按照當前每年的投入水平,治理土壤污染將需要1000年。

不過,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目前中國土壤污染家底不清,貿然投巨資開展大規模治理,有可能形成新一輪的污染,並成為環保產業的一場投資盛宴或遊戲。

採訪/陳漢 編輯/李明飛 後製/蕭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