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央视记者柴静制作的《穹顶之下》纪录片,不仅引起中国民众热议,本周在卑诗大学亚洲学院就关于这部记录片,进行了一场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讨论会。
《穹顶之下》这部讨论中国雾霾的记录片,一经发布引起多方关注。本周,一场围绕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会在卑诗大学进行。
会上,有多名关注 环境健康 政治学 以及对社交媒体做跟踪调查的专业人士 的参与,与各院系师生进行讨论。
研究亚太策略的阮洋,对《穹顶之下》发布后,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火热反响,进行了分析。她的数据显示,在这部片子遭到封杀后一段时间,对这一话题的讨论热度仍然不减。
亚洲太平洋政策研究硕士生候选人 阮洋:“(网上)除了评论空气污染本身,也探讨她拍摄电影的资金来源,她的个人动机,和发布时间。”
政治学学者郭莉表示,即使这部影片很快遭到官方封杀,但是对环保问题的高关注度和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公民声音,证明此片的成功。
政治学博士生候选人 郭莉:“我个人认为,这里有行动的空间。她给予人们一种政治功效意识。到最后她缩窄到一种具体的做法,像是打个电话,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都很重要。让每个人都做点什么,我想是这样惹恼政府封杀此片。”
《穹顶之下》用人性化的手法,深入浅出的讨论了中国空气污染问题,得到网民赞许。但同时也有人质疑影片制作背景,另外,影片选择在两会前两天发布,时间上的巧合,令外界猜测其政治策略。
新唐人记者嘉蔓温哥华报导
本文网址: //www.ash-ware.com/gb/2015/04/03/a118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