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6月8日讯】(新唐人记者李韵综合报导)6月8日,大陆媒体刊文记录了某地一位副乡长的一天工作,每天重复而无意义做着捡垃圾、截访、造假的工作,可是一旦懈怠了,将碾碎自己或领导的仕途,只能无奈而机械的工作着。网友纷纷表示,这篇文章写的真实,比较有代表性。
《南方人物周刊》刊文,记录某地一位副乡长一个星期五的一天。一大早,某地的副乡长何历峰带着四、五个下属来到离乡政府几里地的公路旁。站在杂草丛生的路肩上,开始手持火钳,捡卫生纸、饮料瓶、塑料袋,抛到视野外的沟坡底下,看不见就行。
弯腰、捡拾、装袋,动作熟练而机械,远看像是拾荒的流浪汉。
伴随着县领导、市领导、省领导的专门视察或是路过,清扫以每周两次的频率重复着,何历峰,已经厌烦透了。每天像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重复而无意义,可一旦懈怠,碾碎的便是自己或领导的仕途因卫生不合格被免职。
接近10点半,公路清扫完毕。“县委书记还要去你包干的村,快去准备档案材料,记得打扫干净。”听完乡书记电话里的嘱咐,何历峰匆忙赶往集贤村。
县委书记临时改变行程,看似突然,其实有分寸,维系着心照不宣的默契:有幸被视察的永远是一两个样板村,视察时间总会及时告知乡里。人人都厌恶行踪不定的突然造访,都极力避免尴尬的场面。
不到10分钟,材料备齐了,摞起来足有半尺厚。何历峰说起在微博上一次经历,某天凌晨1点,一位副镇长朋友发微博说:哎呀,我们镇政府现在忙得灯火通明。
何历峰回复:你们是在作假吧,明天领导要来检查?对方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半尺厚材料所记录的工作,事实上也都没做,就是作假应付检查。村里每月账目公开、党务公开,材料也都是事后补齐,贴出来老百姓看都不看一眼。
造假得如此明显,领导怎么可能认为是真的呢?何历峰也曾大惑不解。典型的领导视察情景,乡干部一本正经汇报工作,领导也一本正经听,“噢噢,这个做得很好,值得推广”,然后是一、二、三点意见。
后来他明白了,上级领导当然知道是假的,只不过假装不知道,“所有人都在表演”。
何历峰多少陷入矛盾中,他是造假参与者,心底又生出厌恶。有一次,新上任的县委组织部长突击检查,何历峰因工作不力受到批评,他竟感到些许激动,“这个领导作风还可以啊,即使他骂我,我都愿意。”不过,突击检查只此一次。
村委会办公室打扫完毕,何历峰跟同事坐在院里闲聊,他看着建成没几年的房屋,心里觉得可惜。建成之初,市委组织部长还来视察过,但是,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闲置,落满灰尘,惟一用得上的场合是领导视察。
在等待县委书记时,突然有村民气冲冲冲进来找到何历峰“给不给我解决问题?你们县长要来检查,我要找他告状!”。这种“拦轿喊冤”是千百年来活生生的现实。戏曲里,“乡吏”是左支右绌地干着坏事的丑角,此时何历峰紧张又无奈。
乡长和村支书跟着访民去实地查看,乡书记打来电话,领导马上到达。何历峰留下来和访民周旋,乡长则迅速撤离,走时交代,“领导来时千万不能让他扑过来”。
访民的问题其实早已清楚,矛盾源自村支书“错误决策”,但村支书是县里甚至更高层树立的红旗,谁也不敢动他,问题只好拖一天算一天。
访民家里,老两口一边申诉一边端茶倒水,并不知道4位干部只是假意了解情况。
老太太最后说,前天到乡政府向你们书记反映问题,他有句话我很气愤,我女儿偷偷录了音,你们再不解决,我就拿着证据到县里、市里、省上、北京去告!在何历峰看来,没用,上级信访部门也只是踢皮球,“怎么搞的,你们的人上访了,来领人!”
下午1点半,领导来电话通知他们撤回乡政府,县委书记要座谈。半小时后座谈结束,县委书记返回县城,整个视察过程不到两小时。
原本以为可以回家过周末,办公室却通知说,领导干部留下,吃过饭继续开会。
走出食堂,乡长正和一醉汉拉拉扯扯,后者胡言乱语,原来是90年代的基层老干部,要找乡书记反映问题。何历峰看着他,觉得心酸,仿佛那就是大多数乡镇干部的未来。
对全乡在编的四十多名党政干部来讲,作假材料、迎来送往、糊弄群众,已持续多年,且还得继续下去,才30出头的何历峰感慨又惆怅,“美好年华就这样慢慢凋零。”
晚上的会内容很简单,下周省里某重要领导来调研,周末不休息,打扫卫生,准备资料。
网友热议
该文发出后,在网上引发热议。
效能:这篇文章比较真实,比较有代表性。
投笔从戎:写的太真实了,有同感。
am999:此文写的真实、实在,这是基层普遍的一种工作状态!
丰富多彩:这才是真实的报道!!—CCTV你敢报道吗?
地老天荒:多少年了,第一次看到了几句真话。
泡泡花网:我基本不写评论的,但是这个是真实反映现在的很多现实,从上到下都是应付,这是客观存在的,别说村,城市也一样。
gaoqi_66ch:终于有人说实话了,佩服,我们单位也是这样造假,没用的资料盒上千个,每次检查都突击造假。
冰水同源:关键还是怕丢饭碗,对于行政干部来讲,丢饭碗便万劫不复。从事行政工作几年以后,专业武功、理念意识就全都废了,到社会上无法生存,各种企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这就是基层干部和低职位干部明知这样做没实际意义,但还不得不为的难言之隐,只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