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没鱼打捞难 院士呼吁休渔十年

【新唐人2013年03月27日讯】中国的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连带着周遭的生物也难以存活。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相遇大江南北,然而正是打渔的季节,刀鱼一网下去,却很难打上一条,鲥鱼、河豚,更是已经几年难见到影子。为此有院士呼吁长江禁渔十年,以保护物种。

鱼贩季开祥:“老板,鱼有没有的卖?”

渔船船主顾正武:“多少钱一斤啊?(500克)”

鱼贩季开祥:“今天便宜了,三千五(人民币)。”

渔船船主顾正武:“三千五便宜了,三千五不卖,太便宜了。”

又到了捕捞长江刀鱼的季节,船老大顾正武的渔船一共撒了六次网,却只打上来两尾长江刀鱼。跟鱼贩讨价还价,最后四千块卖掉。他感叹,船烧的柴油,加上雇佣的船员的工资,一上午的成本至少六千元,所以只捞上来两尾刀鱼,即使价格高,但还是亏了。

一鱼难求,已经成了长江三鲜的常态。不说几乎绝迹的鲥鱼和河豚,只看刀鱼的年产量。

1973年,捕捞3750吨﹔1983年,捕捞370吨﹔2002年,捕捞不到100吨,2012年,捕捞不到10吨。

为此,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一直在推动长江禁渔十年,以保护鱼的种群。不过,这个办法管用吗?

19岁渔民谢正强:“我就是在船上长大的。我们班有一些部分学生,上不起学,辍学了,去打工。还有一些成绩好一点儿的,在一些好的学校上。但是他们都不会去当渔民的。”

在长江太仓,三个人忙5个小时,打到5条普通鱼,卖了50块。

54岁的渔民李树忠,同样生活在船上,他因为食道癌,体重从70公斤跌到35公斤,原因是没有水吃了。

54岁渔民李树忠:“这是玖龙(造纸厂)出来的污水,它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排的,它是上面那个铁管子送出来的。我们要远一点儿,到长江心里面打水。”

李树忠介绍,自从造纸厂和电厂建起来后,即使每次打水都要花一个小时,但水越来越难喝,他们组50户人家,10年来已经有13个人得癌症,11个人已经死了。

他们相信,长江无鱼,不仅跟过度捕捞有关,跟环境污染的关系更紧密。

新唐人记者任浩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