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搞错】印度和中国 龙与象的马拉松赛跑

有冇搞错》。3月23日。

根据联合国的测算,2022年年底,印度人口正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最近十年,中国大陆总是依靠和印度的比较获得自信。不少中国人认为,印度独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差不多,两国都是人口大国,经济落后,而现在经济发展差距巨大,这说明专制独裁的体制优于民主政治。

但实际上,这种比较有很多可议之处。

首先一点,是49年的比较时间点。1949年,是中国经历了长达14年的全面战争,其中包括八年对日战争和四年的国共内战,经济基本上完全崩溃,因此1949年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谷底点。而印度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作为英国后勤基地,各种生产全力以赴,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正处在最高顶点。这个和中国与日本或者德国的比较差不多,日本和德国经历两次大战,经济完全崩溃,但十年多时间就恢复了,因为国家基础不同。

第二,印度其实更多是一个地理名词,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在英国统治之前,历史上印度几乎从来没有一个可以完整统治国家的中央政府,更不要说一个文官系统。而中国有中央政府,有成熟的文官治理体系,而不是从部落文化发展出来的封建制度。

第三,中国具有高度统一的核心文化和种族。印度没有,印度有三百多个不同的种族,使用上百种不同的语言,信仰五十多种不同的宗教,还有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这种分化,严重影响国家价值观的统一,也严重影响国家认同的形成。

如果要进一步比较的话,印度还是印度文化圈国家里面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个和古代一样,而中国一度是中国文化圈国家里面最差的国家,即使是现在,整体来看仍然比不了日本韩国,也比不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

当然,这个世界上恐怕很难有两个国家可以有完全一样的比较。我不否认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印度,但国家发展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印度正在追赶上来,而且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一场龙象之争,恐怕将主导未来的世界格局。

和中国一样,印度在独立之后选择了社会主义,但相对中国和苏联,印度的社会主义比较温和,但国民经济国有化道路是一样的。但印度坚持民主选举,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到1991年之后,印度才开始他们的经济改革开放,比中国晚了13年。

印度版改革开放开始于1991年,比中国晚了13年。中国专家把这13年两国的表现比较,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印度在1991年之后的成长道路,和中国在1979年之后几乎相同。换句话说,现在的印度,相当于中国的九十年代初期。

■中国(1978-2004)与印度(1991-2017)的增长对比

因此,一般估计印度未来30年将很有可能继续高速成长。2022年,印度的GDP是3.3万亿美元,而中国是17.7万亿美元。印度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印度近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提速,2015年之后,印度经济增长率经常超过中国,而尤其是在2022年以后,一般预计印度的高增长将会维持20到30年,而中国未来,很可能将进入低成长年代。

另据摩根士丹利估计,印度的GDP可能会比目前的水准成长一倍以上,可望在2030年以前,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而在2050年到2060年,印度的GDP有可能追上中国。

有中国网民称,俄乌战事让美国得益!中美对抗则便宜了印度!

但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北京当局的国进民退、打压私企外企的政策,才是令外资和企业家跑路、产业链移出大陆,进入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国家的根本原因。

印度被外界看好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印度不但在2023年人口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在人口构成方面,印度也因为“年轻”,而更具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印度人口的27.3%介于15岁到29岁,这个年龄区间的青年在北方邦最多,有2.3亿之众。人口结构优势,显然也是吸引国际产业链纷纷落户印度的原因。

印度还有另外两个优势,就是英语人口众多,和科技产业起步快。该国约有2.5亿人能熟练应用英语,使其跳过了工业化过程,直接步入服务化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阶段。目前印度第三产业已占到GDP的近60%,更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体出口国和世界服务外包第一大国。

印度的精英人才使其IT行业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

班加罗尔,现在号称印度的硅谷,业已进驻400家全球研发中心。

“世界提出需求,班加罗尔负责解决”是他们自豪的口号。目前,班加罗尔一共集聚了90万名软体工程师。

按照世界专业机构CMM评级,全球75家顶尖资质软体公司有近30个落户班加罗尔;这里拥有4500家高科技企业,集中了全印度35%的软体人才;创造了印度三分之一的IT业产值。

这里又是印度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的聚集地,有7所以理工科特别是电脑专业为主的大学,包括班加罗尔大学、印度管理学院、农业科技大学、拉吉夫‧甘地医科大学等;还有292所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并有28所印度国家和邦一级的科研机构。

班加罗尔这个印度的IT产业中心,造就了印孚瑟斯(Infosys)、维普罗(Wipro)等市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大型IT企业,是承办全球范围软体外包业务最多的地方,堪称“世界办公室”。

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资讯科技中心,被IT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

关于印度人,《经济学人》说过三个玩笑。

第一句笑话:印度人要占领全世界了;第二句是:如果一个公司的老板是印度裔,十年后,这里的高管都是印度裔;第三个笑话:在出现美国印第安人总统之前,很可能会出现一位印度裔美国人总统。

2022年8月,很多网站转载了一篇标题耸动的文章《远甩华人:印度裔在加拿大居然全是第一》。

文章说,2021年,加拿大迎来了超过40.5万名移民,创历史新高。其中,有近三分一是印度裔。12.8万来自印度的新移民中,许多是程序员。

同时,加拿大还接收了近45万名国际留学生,其中印度人占总数的近50%。

根据皮尤研究(Pew Research)的数据,在北美,每四个有印度背景的成年人中,就有三个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这是所有亚洲移民群体中最高的。

加拿大统计局最近研究发现,50%的南亚裔加拿大人(主要来自印度)拥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南亚裔女性的这一比例上升到62%。

CIC News报导,印度已经成为加拿大人才来源的第一国家。

据皮尤数据,在美国,印度家庭的中位数收入为119,000美元,是迄今所有亚裔群体中最高的。

两年前,美国硅谷中高科技大厂的CEO,几乎被印裔美国人占据大半,计有微软、谷歌、IBM、Adobe、美光科技、Twitter、Palo Alto Networks、VMWare、Vimeo、WeWork等行业巨头。

这种奇特现象让人们对印度人才主要在程序设计领域的看法改观。在北美,他们早就成为生意场上的管理层。

印度人的抱团习惯也促成了他们族裔人才的脱颖而出。中欧商业评论作者黄征宇说,印度人非常善于在企业内部将信息流转起来。比如,公司一有好的职位被发布,很多印度人便会互相转告,让自己的同胞在第一时间知道。所以英特尔内部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你请了一位印度管理人,他可能会把整个村子都带来。”

对印度裔科技从业人口的超高比例,分析师威斯奎兹(Gus Vasquez)甚至警告说,如果任由其发展,不加以限制,印度将来可能变成美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安全的一大威胁。

马斯克买下推特的一个大动作应和了华日的警告。他一接手推特便裁员50%。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裁了印度裔CEO帕拉格·阿格拉瓦尔(Parag Agrawal)和法律事务和政策主管维贾亚·加德(Vijaya Gadde)。

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有印度血统的人一直在政界大展身手。

印度裔高学历精英多集中在北美最流行的律师、医生、管理层职业中,此外,参政比例也令人瞩目。

加拿大印度裔参政成效明显高于华人,印裔占当今加拿大省级高官中的12%,在国会和省议会中任职的人数远超过其移民人口比例。而且从政者大多出自有从政传统的旁遮普邦。

其中第一位亚裔省长是来自印度旁遮普的卑诗前省长杜新志(Ujjal Dosanjh),第一位国会政党领袖为祖籍印度旁遮普的联邦新民主党领袖驵勉诚,第一位亚裔国防部长为出生在印度旁遮普的石俊(Harjit Sajjan),接替他的第二位亚裔女性国防部长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也是印度裔。

美国也是一样。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政坛从政的印度裔超过150人。

拜登上任之初,即任命了20名印度裔高官,其中17人在白宫担任要职。

最近看到,川普任内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宣布2024角逐美国总统。黑莉也是印度裔,不知这是否会应了《经济学人》的笑谈。

而印度裔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海外印度裔比华裔更成功,涉及领域更多,对未来印度的发展,将有极大助力,这个不必多说。但印度未来的崛起,还有另外一个绝佳的国际环境机会。

2018年5月30日,时任川普政府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宣布,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改名印太司令部。自此,美国率领文明世界

围堵中共态势形成。其中很大成分与印度和美欧关系快速升温有关联。

美国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印度在南亚崛起。加之印日关系友好,日韩和解,世界经济产业链从中国快速移出,转向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等态势,均符合美国主导印太地缘政治的期望。

美国也看到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核心,是印太地区,从东亚到东南亚再到南亚,这个区域人口高达35亿,占了全世界的一半,而且还是高速增长的区域,因此印度绝对是极为重要的存在。

龙象之争,看来将是未来30年世界的焦点。

关注石山角度: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f9m2ego2d87xwxnRkfIjqs3j1th0c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