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05日讯】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在这里讲评历史,笑谈风云。
说到历史,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记载最长的一个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时间。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历史记载,五千年来都没有中断过。这里面,既有官方的修史,也有民间的整理。
中国从汉代之后留下一个传统,叫做“隔代修史”,就是一个王朝的皇帝,会指定一个史官,详详细细地记载这个朝代发生的所有大事,包括天灾的情况、经济的情况、政治、军事、官制,包括大臣向皇帝说了什么话、皇帝怎么批复等等,都会记载下来。然后把这些原始的资料,在史馆中存放起来,等到一个王朝灭亡之后,下一个王朝的皇帝会指定杰出的儒生,把这些原始的资料拿出来,经过整理,变成上一个朝代的正史,这就是官修正史。
我们知道,在二十四史中,绝大多数的史书都属于官修正史,比如西晋的陈寿俢的《三国志》,当然后面《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等等都属于官修正史。除了官修正史之外,还有一些民间私人的修史。最典型的就是汉代司马迁写的《史记》,这是他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这并不是汉武帝让他做的,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做太史的。他的父亲在临死之前握着司马迁的手,要求司马迁一定要完成这部《史记》,司马迁流着泪答应了他父亲的请求。
后来,司马迁就把从黄帝到他所生活的汉武帝年代的历史,整理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就是《史记》。那么我们知道,北宋有一个大文学家叫欧阳修。他写的《新五代史》,这也是二十四史之一,也属于私人修史。
中国有两种主要的记史方法,一种叫作“纪传体”,像《史记》就属于纪传体。
什么叫纪传体呢?“纪”就是本纪,“传”就是列传,简单地说,就是记载人物的故事。基本上《史记》的每一篇本纪或者列传,都是讲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故事。比如《秦始皇本纪》,就是关于秦始皇的故事;《项羽本纪》,讲的就是项羽的故事;《老子韩非列传》讲的是老子和韩非子。以人物为中心来进行写作,这个叫做纪传体,就是司马迁的首创。
在《史记》之前,还有一些记史的方法。比如中国的编年体史书叫《左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写的。编年体史书不是以人物为中心,而是以年代为中心的写作,某年发生什么事、某年发生什么事。后来还有一些非主流的记史方式,比如《国语》是记言的。那么像《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就是记述一个国家的历史。后来,还出了一种叫作纪事本末体,就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写史方式。
司马迁写的《史记》,历史跨度是三千年,这个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数字。我们知道西方的第一部历史是希罗多德写的,叫做《历史》。希罗多德后来被称为历史之父,他所写的那部书就叫《历史》。它所记载的是古代希腊跟波斯之间的一场战争,时间跨度不过是五十年。写了五十年历史的希罗多德,就被称为历史之父,他好像是写史书的开创者。后来,还有一个叫修昔里德的,写了一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讲的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一场战争,时间跨度不过是二十几年,可是《史记》呢,它的历史跨度是三千年,超过《历史》这本书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本书六十倍到一百倍。所以中国的历史,具有很多西方历史记载不可比拟的一些优势。
而且司马迁写历史,并不仅仅是只是记述了一些事件或对话,它涉及到很多像天文、水利、礼仪、音乐,还有很多就是关于,比如说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出产,然后,商业运作的情况是怎么样呢,包括一些这个诸子百家,他们的哲学思想等等,所以中国的历史记载,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这个史书,而不是单单只记述了一些事情或对话。像《史记》里边的《天官书》讲的就是天上的这些日月星辰的排列,跟地上的人事之间的对应关系;《河渠书》就是关于水利方面的一些记载。所以中国的历史记载,它非常具有系统性跟综合性。
而且不只这样。中国的《史记》,讲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它还包括当时中国人目力所及的其它国家,或者是少数民族的历史。比如说《大宛列传》,它讲的就是西域的大宛这个国家的历史;《西南夷列传》讲的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朝鲜列传》讲的就是朝鲜半岛的历史。所以《史记》不仅仅是一部非常综合的、系统的史书,而且是当时的世界性的通史。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立下一个志向。他写史记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个叫“究天人之际”;第二个叫“通古今之变”;第三个叫“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说,司马迁要探讨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要把古今的变化全部都写在他的书里面,同时提出他的一套历史观,这就是司马迁写史的目的。
那么中国最长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叫作《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写的。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跟司马迁是不一样的。司马迁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导皇帝如何治理国家。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呢,历经了北宋英宗和神宗两朝,他把这本书交到皇帝手里后,皇帝认为读了这本书,对治理国家非常有帮助,所以由皇帝赐名《资治通鉴》。“资”就是给予,“治”就是治理,“通鉴”就是通史而且具有借鉴的作用,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最长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的时间跨度从东周战国初年开始,一直到北宋的赵匡胤当皇帝之前为止,一共是1,362年。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史界两司马,司马迁跟司马光,他们研究历史、书写历史,目的都是不一样的。当然今天很多中国人都很喜欢读历史啦,那么至于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读历史,我想每个人都有你们自己的解读。
旁白:轩辕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而汉字的发明者仓颉,则是轩辕黄帝身边的史官。这似乎表明中华民族从走入文明开始,就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如中国人这般对历史有着虔诚的敬畏,也留下了人类唯一连续五千年的信史记载。从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到历代王朝修订的正史,中国人把许多珍贵的史实、深湛的智慧和对历史的反思记载下来,成为赓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说到历史呢,我经常会想起《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这首词的词牌叫做《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很多人觉得既然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者一定是罗贯中。这是不对的,这个作者是明朝中叶的一个学士叫杨慎。后来在清朝,毛宗岗父子在整理三国,并给三国做批注的时候,把杨慎的这首词(原来叫《说秦词》),放到《三国演义》的前面,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
我为什么要讲这首词呢?因为它告诉我们看待历史的一种心态。中国的历史,是非常丰富的。这里有大汉的英雄史诗,有大唐的万国来朝,有宋朝发达的经济文化,也有康乾盛世的文治武功;有唐诗宋词的艺术巅峰,也有明清小说的雅俗共赏;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岳武穆的精忠报国,关云长的义薄云天;这里还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像岳飞、韩信这样的千古名将,还有像达摩、玄奘这样的佛家宗师,像张三丰这样的道家真人,还有像专诸、豫让这样的刺客。这里有道家的智慧,有佛家的慈悲,有儒家的仁义、兵家的奇计、法家的诡谋。
这些人不管是他们在历史中,建立了怎么样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提出了什么样的学说,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但是这些人现在在哪里呢?他们都已经作古了,所以说当想到这些人物的时候,我们就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是非成败转头空”。很多丰功伟绩啊,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一瞬一样,一转眼就过去了。但是杨慎呢,他却在这种瞬间中,看到了永恒。在他的词中,就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国这五千年的历史,就像是一场大戏,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恩怨爱恨、成败兴坏、善恶忠奸。
今天就让我们以一种非常超脱的心态来看待这一段历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待续)
视频请看新唐人电视台的《笑谈风云》亚博官网官网:xtfy.ntdtv.com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