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2月22日訊】近日,央企中鐵十四局在中共政策的扶持下,在山東承包了1.45萬畝地,進行農業開發。民間擔憂國企、央企介入農業,農民生存空間被打壓。而專家也不看好中共在農業上力推的計劃經濟。
大陸媒體披露,央企中鐵十四局通過競價,獲得東營市墾利區山東華澳大地土地經營權,土地總面積1.45萬畝的基礎農田,種植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小麥、水稻。
根據先前中共公開政策顯示,根據規劃,2030年將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的目標,並投入大量財政資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外界認為,原本從事建築房子、興建鐵路、公路的中鐵十四局,開始跨界種田,只是一個開端。在中共的補貼政策下,未來將有更多的央企、國企涉足農業。
這個話題引起熱議。現在經濟情勢不佳,農民離開耕種的土地,很難像以前一樣找到工廠等工作來維持生計。
一些農民表示,看到中鐵十四局這個新聞後開始感到迷茫。
廣東博主「農人軍師」:「這樣的大型國企不因該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嗎?大型央企拿著優厚的資金和資源,把普通老百姓的活路都搞沒了。要農民去城市打工嗎?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了。不給普通老百姓活路了嗎?」
分析指出,在這一波土地收購、流轉中,農民的權益很難獲得保障。
美國華裔經濟學家 黃大衛:「雖然中共文件強調高標準農田建設要保護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跟收益權,但是這東西跟憲法裡面所規定的自由民主、示威、辦報的權利一樣,在落實執行中都不能夠作準。」
還有分析認為,以過去的經驗來說,所謂「高標準農田」的目標難以達成。
美國華裔經濟學家 黃大衛:「往往就是用計劃經濟模式生產出來的商品,未必能夠符合市場的要求。」
就像兩年前中共推行的水稻上山,以及1958到1984年的人民公社,都被證明是失敗的例子。
美國華裔經濟學者 李恒青:「真正的事實跟現實情況,跟他(中共黨魁)異想天開的想法是脫離的,最後就爛尾了。」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謝心潔、高玉、特約記者駱亞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