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款政策引眾怒 數百商家赴廣州拼多多總部抗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7月31日訊】中國電商平台拼多多及其海外版平台Temu,以應對質量投訴問題為由制定了嚴厲的罰款政策並扣留「售後預留金」,引起入駐該平台商家的強烈不滿。數百商家近日圍堵拼多多總部,抗議其政策助長線上「零元購」,更質疑平台藉罰款斂財。相關視頻在網絡社群中曝光後,拼多多對此作出回應。

近日,中國網絡社交媒體上傳出的一段視頻短片顯示,有數百名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的供應商聚集到該公司位於廣州番禺區的奧園大廈總部維權抗議公司不合理的罰款政策。

綜合陸媒《中國證券報》及網絡社交媒體上傳出的消息,有數百家在拼多多上銷售商品的商家,先後在7月22日和29日兩次聚集到拼多多總部維權

部分抗議商家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表示,拼多多的海外銷售平台Temu 設置了「極為苛刻」的罰款條款,如果他們的商品遭到買家投訴或退款, Temu 就會對這些商家處以罰款,金額在幾萬元至幾百萬元不等,而商家申訴無門,這種情況在最近幾個月內尤其嚴重。

有參與抗議的商家稱,根據部分商家自行統計的數據,他們近期被平台罰款的金額高達1.14 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一筆罰款的金額都超過40萬元,而且Temu還拒絕將商品的貨款轉給賣家,導致這些小型商家損失嚴重。

當地時間7月30日晚,拼多多方面在回應《中國證券報》的質詢時稱:「平台不會去賺商家違規罰款這個錢,罰了也是賠給消費者。」

拼多多一名內部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的採訪時則聲稱,參與的商家基本都是服飾類目的商家,這些商家試圖通過跨境電商來消化他們的庫存。當出現虛假發貨、尺碼不符、偽造質檢標籤等問題時,銷售平台會通過扣除商家的「消費保障金」來保障消費者權益。

該人士還強調,被拼多多處罰後,有少數商家希望通過「按鬧分配」的做法引起關注,牟取利益,「這對合法經營的商家不公平」。

從福建莆田趕往Temu廣州總部現場維權的商家鄭龍(化名)則告訴陸媒,他的公司主要經營裝飾品,在Temu平台的四家店鋪的罰款和預留金為160萬元,平均每家店每個月被罰款幾萬元。因為罰款、保證金和其他資金凍結導致公司的現金流短缺,已經讓工廠發不出工人工資了。

浙江台州的商家張華(化名)在Temu上經營服裝類目,該公司在平台的預留金和罰款總金額為101萬元。張華稱,服裝類別的售後問題主要涉及質量和尺碼問題,但在全託管模式下,尺碼和質量問題已經通過平台檢驗合格,符合平台要求才進入平台倉庫,而平台在罰款時並沒有向商家作出任何問題反饋。由於Temu的罰款具有很嚴重的「滯後性」,導致商家無法及時採取止損措施。

商家向媒體出示的收支賬單。(網頁截圖)

Temu是中國電商拼多多於2022年9月推出的跨境電商平台,目前已經登陸75個國家,以低價優勢贏得商機,最近兩年該平台的規模快速增長。該平台的「全託管」模式的特點是:商家只需要供貨,由平台負責營銷、物流、售後等諸多環節,而一旦出現貨物質量問題或售後問題,Temu會直接懲罰商家,而不是按傳統的方式讓直營電商自行賠付。

商家指控Temu從今年3月開始以「售後問題」等理由放出大量罰款名單,但不予解釋每單觸犯的具體問題,輕則不給商家結算貨款,重則在不結算貨款的基礎上處以5倍商品申報價格的賠付金。一方面助長了「線上零元購」的現象,另一方面導致很多商家因為罰款「根本賺不到錢」。

拼多多與入駐平台商家之間的這場紛爭,在中國網民當中也激起了兩級分化的爭議。有人痛斥商家用假冒僞劣產品和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有人同情商家的兩難處境,批評電商平台簡單以罰款替代管理制度,既無法杜絕假貨又坑害商家。

例如,有陝西網友留言說,拼多多的有些商戶以次充好宣傳不符,收到的貨大跌眼鏡,而且用名牌做廣告,實際發的是仿冒產品,賣水果也存在短斤少兩現象。

有浙江網友責反駁說, TEMU的貨物入倉前有核驗程序,如果產品不合格就不應該入倉上線,有問題也不應該單方面處罰供貨商了事,否則入倉質檢就形同虛設;另一位網友則質疑,拼多多的平台廣告費要30%~50%,一邊還要商家低價,不低價不給流量,「你認為這個模式下能有好貨」?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