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7月19日訊】人丁興旺是一個家族興盛的基礎,也是一個民族強大的基礎。中國自古崇尚多子多福。然而,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中共開始強制人民減少生育。其後果是,中國人口在本世紀初開始負增長,並且下跌將一發不可收拾。專家預測,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減少到6億,中國人口全球占比將從歷史上的三分之一下降到6%。
聯合國在剛剛發布的全球估計報告中預計,到2100年,中國人口將從目前的14億下降到6.39億。而在兩年前,這個數字還是7.667億,顯示生育率在持續下降。
根據中共官方數據,2022年中國生育率為1.09,僅為更替水平(維持現有人口數量的生育率)的一半。按照中國現在鼓勵生育的力度,生育率只會繼續走低。韓國近年來鼓勵生育的力度遠大於中國,但生育率卻從2017年的1.05降到2022年的0.78。
在某些專家看來,聯合國對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數字的預測還是過於樂觀。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和上海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預測,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只有5.25億。
這將令中國人口在地球上的占比達到歷史最低點。按照聯合國的預測,到2100年,中國人口在全球占比將是6.1%。
漢唐盛世人口大國
然而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口占據全球的三分之一。那個時候,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比如,西漢時期,漢武帝開疆拓土,新疆、朝鮮和越南都被納入中國版圖。那時, 中國人口達到6,300萬,同期世界人口大概1.7億,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超過37%。
唐朝被譽為大唐盛世,其經濟、文化、軍事、技術、農業都很強大。那時,中國人口8.050萬,世界人口2.2億,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為36%。
宋朝是古代中國經濟最繁榮的朝代。宋朝鐵產量達到15萬噸,是工業革命前英國近2倍。這個時期,中國人口達到1.26億,如果加上遼國西夏大理等邊疆地區,中國人口將近1.45億。北宋初年,世界人口為2.4億,中國人口占世界的比重超過40%。
明朝前期的中國也實力強大。永樂大帝朱棣時期五征蒙古六下西洋。明朝萬曆末年中國人口將近2億,當時世界人口為5.6億,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為35%。
中國古代崇尚多子多福
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崇尚多子多福。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管子《重令》說:「地大國富,人眾兵強,此霸王之本也。」
子嗣的綿延關係著血脈傳承和家族的興旺,維繫著社會運轉、推動文明的發展。因此,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朝代,官方都不遺餘力地鼓勵生育,以便有充足的勞動力發展農業。
管仲在齊國推行「九惠之教」,規定養育三個幼兒可免除「婦征」,養育四個幼兒可以全家免除征賦,養育五個幼兒,官府將派保姆,並供給糧食,直到幼兒長大到能自理生活的時候。管仲的人口政策促進了齊國的人口增長,最終國富兵強、稱霸諸侯。
中共戕害中華民族
然而,在1949年中共在大陸奪取政權之後,對中國人民進行各種戕害,中華民族陷入了命運多舛的境地。
在土改運動中,200萬到1000萬人被貼上地主標籤而被殺害;在同時期開展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有幾百萬人被殺;反右運動將55萬到300萬人打成「右派」,有4000多人非正常死亡;「四清」運動在短短的兩、三年裡就讓500多萬人挨整,7萬7千多人被迫害致死。
而另一場殘酷運動就是對婦女和未出生嬰兒的殘害。
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2011年,中共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上演了一幕幕強迫墮胎和殺嬰的慘劇。1991年4月,山東冠縣因為計劃生育落後被上級警告。時任縣委書記曾昭起發起「百日無孩」運動,要求從5月1日到8月10日,確保全縣沒有一個孩子出生。這三個月中,但凡懷孕的婦女,無論計劃內還是外,無論是第一胎還是第二胎或第三胎,一律抓起來流產引產。
2008年5月23日,湖北洪湖市龍口鎮村民張文芳,在懷孕9個月即將臨盆之際,被當地計生幹部強行帶往醫院進行引產手術。兩天後,張文芳在被打催生針之後失去知覺,醒來後已經失去孩子。
中共使用反人性手段強迫中國人減少生育的結果是,中國生育率一路下跌。再加上2019新冠疫情的衝擊,到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了60年來的首次減少,比政府的預測提前了9年。2023年,中國人口全球占比下降到17%。
人口衰減危害中華民族的興盛
中國人口在全球占比下降會對中華民族造成什麼影響?
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西方社會學之父孔德就曾斷言,「人口即命運」。
這一斷言在今天的歐洲似乎得到應驗。
在歐盟所有28個成員國中,總生育率都低於維持該國人口所需的水平。為了彌補本土出生率的低迷,歐洲各國引入移民。在過去的50年裡,許多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宗教人士移居歐洲。如今,歐洲的穆斯林人口約為 5%,但預計到2050年將增長到10% 以上。
其結果是,基督教在歐洲正在消亡。如今許多16至29歲的人聲稱他們沒有宗教信仰。歐洲只有三個國家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年輕人表示他們每週參加宗教儀式:波蘭、葡萄牙和愛爾蘭。
從三皇五帝開始開始,中國形成了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吉、凶、賓、軍、嘉五禮以及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在華夏大地上繁衍生息的炎黃子孫成為中華文化的載體。他們曾經占據地球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並產生了強大的文化和科技實力。
北京大學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認為,人口是文明興衰的基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文明的力量隨人口數量而上升。雖然人口多並不一定表示會強大,但人口急劇萎縮則一定預示著衰亡。一個文明或種族,不論其科學、文化或社會發展的成就有多高,如果在繁衍後代上長期處於劣勢,最終必將沒落。
梁建章警告說,中國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到本世紀末將變得微不足道,中國的分量將一落千丈,中華文明將徹底衰微。」
(記者關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