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0日訊】天文學家在一顆年輕恆星四周由氣體和塵埃構成的盤狀結構中發現大量含碳分子,這是迄今在此類盤狀結構中所發現的最大量含碳分子,也是首次在太陽系以外偵測到乙烷。這意味著該恆星四周可能有行星形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6月6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岩石行星(rocky planet)比氣態巨行星(gas giant)更可能在低質量恆星四周形成,這使得岩石行星成為銀河系中最常見恆星周圍最常見的行星。
人們對這種世界的化學成分知之甚少。這樣的世界可能與地球相似或迥然不同。藉由研究恆星四周能形成行星的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天文學家希望更好地了解行星形成的過程與形成後的行星之成分。
極低質量恆星四周的原行星盤很難研究,因為它們比高質量恆星四周的原行星盤還小和模糊。但在NASA具有卓越觀測能力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幫助之下,天文學家能夠對研究這樣的原行星盤。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對ISO-ChaI 147這顆低質量年輕恆星的原行星盤進行觀測。
ISO-ChaI 147距離地球約600光年。它的年齡只有100萬至200萬歲,質量比太陽略高10%。觀測結果顯示,該恆星四周的原行星盤有13種不同的含碳分子,這是迄今在原行星盤中發現的最大量含碳分子。
這些含碳分子包括首次在太陽系外偵測到的乙烷(C2H6),另外還有乙烯(C2H4)、丙炔(C3H4)和甲基自由基(CH3)。
該研究的主要報告撰寫人、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研究人員阿拉伯哈維(Aditya Arabhavi)表示,科學家先前已經在太陽系中偵測到這些分子,例如在「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和C/2014 Q2等彗星中。
阿拉伯哈維說:「韋伯太空望遠鏡讓我們了解到這些碳氫化合物分子不僅多種多樣,而且含量豐富。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些分子在行星搖籃中跳舞。這個行星形成環境與我們通常想像的非常不同。」
由於這個原行星盤中有豐富的含碳分子,能形成行星的固態物質中留存的碳可能就很少。因此,最終形成的行星可能是少碳行星,就像地球一樣。
同樣來自格羅寧根大學的另一名研究人員坎普(Inga Kamp)說,這與我們在類太陽恆星周圍的圓盤中看到的成分截然不同。在這些圓盤中,水和二氧化碳等含氧分子占主導地位。
參與這項研究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研究人員佩林(Agnés Perrin)補充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能在六百多光年之外的物體中檢測和量化我們在地球上熟知的分子,例如苯。」
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將研究範圍延伸至低質量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上比較大的樣本,以進一步了解此類富含碳的行星形成區域有多麼常見或奇特。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nomy)的研究人員亨寧(Thomas Henning)說:「擴大我們的研究也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些分子如何形成。」
他提到,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中仍有幾個特徵無法辨識,所以將來需要更多的光譜才能充分解讀其觀測結果。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