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美國《時代》雜誌刊登對拜登的專訪。其中,拜登談到,之前「每個人都談論……中(共)國有多強大,他們有多強大」,得了吧,事實上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崩潰的邊緣」;拜登還說中共「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令人討厭的失敗倡議」,「他們(中共)在哪裡取得了突破?看看非洲發生了什麼。」
拜登就職之初,疫情重創和大選風波使美國顯得困境重重,中共則高唱「東升西降」。關於美中經濟競爭,拜登站在防守型的立場,比較謹慎。
2021年3月25日,上任之初,拜登在首場總統記者會上說,「我看到了與中(共)國的激烈競爭。中(共)國的總體目標是成為世界領先國家、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我不會因為這個目標而批評他們——但這不會在我的任期內發生,因為美國還在繼續發展壯大。」拜登表示,要加大投資,以確保美國在同中(共)國的競爭中獲勝。
之後,「拜登經濟學」逐漸成型,與國會合作頒布了《兩黨基礎設施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芯片和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以及《降低通貨膨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這代表了對美國超過1萬億美元的投資。2021—2023年,美國GDP增速分別為5.8%、2.1%、2.5%。就業市場強勁,2023年1月美國失業率為3.4%,創50多年來的歷史新低。美國經濟在拜登執政期間並未陷入衰退,韌性持續超出市場預期。
於此同時,2022年中國疫情再次大爆發,上海封城,經濟大盤動搖。中美經濟對比態勢發生轉折性變化,國際上開始流行「中國經濟到頂論」。曾經,許多研究機構認為中國經濟規模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現在,這種論調已難聽到了。
拜登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發生了重大變化。2023年8月10日,在猶他州Park City一個競選籌款活動上,他將中(共)國稱為一枚正在「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拜登在講話中提到了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失業率飆升到歷史紀錄和老齡化日益嚴重等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拜登說,中(共)國「有一些麻煩,這很不好,因為那幫壞傢伙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做壞事」。
而此前一天,8月9日,拜登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流向中國的某些敏感技術領域(半導體與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以阻止美國資本和專業知識幫助開發可能用於支持中共軍事現代化的技術。
事實上,拜登政府的對話經濟競爭戰略已經形成了。其思想基礎是2023年4月27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沙利文提出的「新華盛頓共識」(New Washington Consensus)。《華爾街日報》將美國對華競爭經濟戰略稱為「三條腿的板凳」。第一條腿是提供補貼,以建立一個從清潔能源到半導體的能夠存續的科技製造部門。第二條腿是對威脅這一目標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第三條腿是限制中國獲得可能有助於提升競爭力的資金、技術和知識。還有「第四條腿」,構建與盟友統一的經濟戰線。
拜登將中共稱為一枚正在「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維持川普(特朗普)政府的對華高關稅,並持續推進「小院高牆」政策、與中共打科技戰,這表明美中攻守易位。拜登政府已經占據主動,在美中經濟競爭中從守勢變成了攻勢。
稱中共為一枚正在「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之後,又過了9個月,中國經濟困境越發嚴重,國內外對中共救經濟的政策能力的幻想也破滅了,中共的國際經濟處境越發惡劣。
然而,中共卻在三方面挑戰美國。第一,暗中支持俄羅斯,目的是使俄烏戰爭久拖不決,拖垮美國、西方;第二,中國產能過剩,政府支持低價出口,對西方和全世界發動「中國衝擊2.0」;第三,對台軍事高壓,台海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讓美國憂心忡忡。
這樣,拜登政府在有利態勢下(「實力地位」),加大了對中共的攻勢,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例如,5月14日,美方發布對華加徵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價值18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關稅。5月22日清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了對華新一輪301關稅的草擬細則,其中,鋼鋁、電動汽車和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產品的關稅加徵將在8月1日生效。
5月16日,拜登的國家經濟顧問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強調,美國有必要對中國產品徵收新的關稅,以確保美國的就業和投資不會因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而受到削弱。有關研究表明,1999年至2011年間,中國廉價品的衝擊使得美國失去超過200萬個工作崗位。這次美國不會重蹈覆轍。
5月28日,拜登在白宮接受《時代》雜誌華盛頓分社社長和總編的採訪中,拜登說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崩潰的邊緣」,是有豐富的政策含義的。
《時代》雜誌選擇6月4日發表這篇專訪,或許是巧合。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這天就中國天安門廣場屠殺事件35周年發表書面聲明,向六四事件死難者和被監禁者表達敬意,表示將繼續與那些為人權和個人自由而奮鬥的人站在一起,就不是偶然的了。
拜登政府在剩下不多的時間裡,加大對中共的攻勢,可能不只是出於大選的考慮。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