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地方政府債台高築 中共禁發行「364境外債」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1月17日訊】日前,中共金融監管部門下令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停止「364天的境外債券」,以堵上地方政府無節制舉債的漏洞。專家指,發行短期境外債券等於飲鴆止渴,而地方政府債台高筑,最終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恐怕是很大的難題。

1月8日路透社報導,中共監管機構最近通知各地方政府,停止發行期限不滿1年的短期境外債券,原因是存在監管漏洞。

364天期境外債是1年期以內的境外債,由於不屬於發改委監管範圍,發行手續簡單,很多城投公司把它當成短期流動性的「救命稻草」,在境外融資來緩解資金壓力。

而城投公司是代表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台。報導說,地方政府利用城投公司融資的總額高達9萬億美元,已經對中國經濟構成風險。

2023年間中共地方政府至少發行了27支境外債券,期限都是364天。專家指出,地方政府此舉等於飲鴆止渴。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短期債券其實跟市場根本不適配,擴大化了它的風險,你不到365天必須要還,除非你能發下一期能夠續到,新錢還舊錢。當然還有利息,我看利息也挺高的6%以上。這就是飲鴆止渴,它沒有根本的途徑解決。有些債務到期之後,它如果是沒有把這筆債還上,就可能會存在違約,違約的情況可能會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其他債務的一系列的交叉問題,還有違約金成本非常高。」

根據中共媒體報導,中國地方債急劇膨脹,各省份都是債務纍纍,財政收入處於負增長狀態,一些地方政府已經破產。

梁少華:「地方政府之前借了很多債務,包括國內一些信託、債券,一些國外的債券,它提供的資產都是長期投資。包括基礎設施,高速公路、天然氣,還有一些是更長期的投資,包括房地產、土地整理,那也不是一年內能解決的。」

梁少華分析,目前地方政府沒有其它融資途徑,於是利用中共監管方面的漏洞,借融資平台發行短期境外債券。

梁少華:「短期債券主要是一年以下,就是365天以下的一些債券,包括一些短期融資,還有超短融資270天以下。短期融資的目的主要是調節現金流。一些短期的資金籌劃,比如,資金鏈有些短缺,可以調解,它一般不作為一個長期投資的體現。」

多年來,中國地方債的資金主要來自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近兩年來,銀行收緊了信貸管道。地方債開始通過銀行理財、信託產品、證券投資、保險投資等多種渠道融資。

為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去年起中共出台一系列措施。同時嚴格監管通過融資平台發行債券的行動,如今短期融資的路也被堵死。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目前中國的債務主要是來自於企業債跟地方債。企業債可能讓企業自然倒閉,或是經過時間的調整。但是地方債問題很大。這個債你怎麼去解決?就是不要讓它太擴大。如果繼續放任這個平台無限制的一直不斷地借錢,這個洞會越來越大。所以你就先不要借了。再來檢討一下,那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恐怕是未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據中國社科院課題組研究,2007年—2011年,中國總負債從119萬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42萬億元;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研究院副院長袁海霞判斷,截至2021年底,中國債務達到336萬億,等於人均負債24萬元。

而3年疫情再重創中國實體經濟,2023年至今,中國房企、信託資管機構等爆雷滾滾,樓市股市下滑難收,地方政府債台再築高。

黃世聰:「很多地方政府顯然是已經山窮水盡了。現在也沒有這個融資平台。所以我覺得接下來應該會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可能有所謂的財務壓力發不出薪水,然後更多更多類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去年起中國各行各業倒閉潮、裁員潮、失業潮波濤洶湧,公務員欠薪潮蔓延全國。目前各省份正部署機構瘦身,縮減領導人數量。

編輯/採訪/李韻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