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07日訊】中國經濟全面爆雷之際,有消息說,已故中共前總理李克強很可能會被追責。專家分析,中共黨魁習近平追責李克強,主要有三個動機。
中國經濟瀕臨崩潰 傳聞李克強將被追責
中國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最近幾天網上有爆料說,前總理李克強死後繼續被追責,主要是跟房地產爆雷有關。傳聞剛剛退休的前中共央行行長易綱、財政部前部長劉昆都在接受審查,這兩人都是國務院的,歸李克強領導。
中國民主黨海外分部主席王軍濤12月7日在《菁英論壇》中表示,中共黨魁要追責李克強,主要有三個動機。第一個就是權力鬥爭的一般動機。「獨裁者的心態是就是活的時候不能有人功高震主,死了之後不能夠讓死人來壓活人」。
他說,實際上李克強死後,當時民意表現出來對他的尊重和懷念,中共黨魁心裡明白,李克強並不值得老百姓這麼懷念,這是民眾在向他示威。
第二個動機就是經濟形勢不好要甩鍋。王軍濤表示,李克強在位時不敢公開說中國經濟出現大問題,現在中共黨魁如果要承認形勢不好,就有一個誰來承擔責任,誰來背鍋的問題。
第三個就是權力鬥爭如果到了一定的時候,中共黨魁要團滅團派的話,那李克強就很難逃。
穆迪連出重手 對中國經濟示警
今年,中國的各項經濟數據都不如預期,甚至出現了通縮的跡象。12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罕見把中共政府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並警告說,中國的經濟增速正在放緩,房地產行業也開始萎縮。
6日,穆迪公司再出重手,把香港及澳門的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並警告,中國大陸的疲軟趨勢將影響香港經濟,而「香港經濟增長疲軟,可能會削弱政府的財政緩衝能力」。
同一天,穆迪還一口氣調低了40家公司包括中國8家主要銀行的評級。這8家銀行分別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同時,阿里巴巴、騰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移動,中國中車等企業評級都被降低。
政經評論人士秦鵬認為,穆迪這一波猛拳,會對原本就低迷的中概股進一步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導致外資加速撤離中國、香港和澳門。
對於中國經濟出現的困境,《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李克強在位時曾主導推動經濟「改革六十條」,最後不了了之。因為李克強不是一把手,他沒有那麼大的執行力去推動這個東西,而且這和中共黨魁做大國企的理念相違背,因此無法實行。
郭君認為,李克強在位時想解決「民營企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推行「互聯網金融」「P2P」,但造成了嚴重後果、種下了各種爆雷的隱患。她表示,這是因為中國這個社會道德已經亂透了,導致大量的民間借貸用於「虛擬經濟」,拿去「炒樓炒股」了,最後一大批人跑路。中共現在要追責李克強的話,這會是其中最大的一塊罪名。
李克強卸任後 遭高層聯手施壓
其實,李克強卸任不久,就遭到中共黨魁和新總理李強的聯手施壓。
今年3月的兩會上,中共黨魁面對政協委員,將產業的爆雷潮歸因於李克強主導的「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放了以後,管跟上沒有?服到位了沒有?光放不管不行,跟著就要爆雷。」
8月28日,李克強舊部、貴州省委原書記孫志剛被查。他曾任國務院醫改委主任,是李克強的直接下屬。
此外,今年9月13日公布國務院任免一批副部級官員,被免職的四人中,三人都有職務安排,唯獨李克強的「高級智囊」向東,去向不明。
接替總理一職的李強,則在上任後通過了新的《國務院工作規則》,刪除了李克強的「放管服」。他還下令進行新一輪統計打假,要倒查2022全年,甚至更早到2017年10月起,也就是倒查至李克強的第二任期內。
《上報》一篇評論文章稱,李強「倒查」,一方面是要顯示和過去舊賬切割;另一方面就有點暗算已下台的李克強的意味了。
在李克強傳出要被追責的消息後,日前,中共國家統計局陸續公布對5省督察後的意見,指貴州、陜西、湖南、河南、河北5省全都存在統計造假、數據失實問題。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