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通貨緊縮 經濟恐陷惡性循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11日訊】中國經濟目前面臨陷入通貨緊縮的跡象,7月消費者指數年增率出現兩年多來首度下滑,加上生產者物價指數連續10個月負成長。房地產市場則陷入低迷、出口需求大幅降溫,青年失業率創新高。有消息指出,中共政府已經向國內經濟學家施壓,要求他們避免討論中國通縮及資金外流等負面評論。

中共國家統計局8月9日公布,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3%,這是2021年2月以來再度陷入負成長。加上生產者物價指數連續10個月負成長,顯示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狀態。

7月的工廠生產者產品出廠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原因是需求疲軟迫使工廠和其他商家降價。

BBC指出,同時7月進出口均出現兩位數衰退,其中出口額比去年同期減少14.5%,是2020年2月以來最嚴重;進口額也減少12.4%,為今年1月以來最低,這些都讓各界對於中國在疫情後經濟復甦的能力存疑。

通貨緊縮是指價格普遍下降、有可能導致經濟癱瘓的現象,通常也會使家庭凈資產貶值,並使借款人難以償還貸款。評論認為,中國有可能進入一個經濟成長大幅放緩的時代,類似於日本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失去的幾十年」時期。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通縮就是一個經濟在轉冷的過程,在冷的時候你要怎麼樣讓它加熱、讓它回溫,這個難度就比較高。特別是通縮,通常代表就是一個人民的消費慾望長期的在往下墜。代表可能工作機會變少、工資減少,這個可能更多是整體經濟面出現一個危機的訊號。如果再觀察幾個季度還是這個樣子的話,那我們可以判斷中國大概會邁入所謂的痛苦的10年或20年的狀況。」

學者認為,短期一個月的數據反映不出什麼問題,真正反映中國經濟問題的是房地產

旅美政經學者鄭旭光:「房價垮下來,那就意味著整個中產階級的資產,基本上只要有房貸的都變成負資產了。地方政府那要爆雷了,因為地方政府搞的那些隱性的地方融資平台,都是拿房子地產做抵押的。就是這個表面上的這種維持就維持不下去了。中產階級破產,地方政府破產,是這麼一種前景,是非常可怕的。在這個時候你拿出CPI說通縮,那個就是很小的波動,都不算什麼了。」

目前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房市不振。與此同時,出生率大幅下降,青年失業率更是創下新高,想提振經濟真的是難上加難。

鄭旭光:「從過去封閉然後開放變成世界工廠,過去20年就是幹了這麼一件事,這個事情不會再重複第二回了。現在是要倒回來算,就是逆全球化。第一個,你人口紅利沒了,你那個人都變老了;第二個,增長起來的這種,因為制度問題引起了發達國家的緊張和警惕,那都要讓你這個全球化要逆轉,所以去中國化,去風險,多元化。」

中國經濟學者胡星斗向北京當局提建議,讓中國走出當前困境的10項建議,包括「回歸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堅持領導人任期制」等,引發網路熱議。

黃世聰:「如果你沒有回到市場經濟的路上,你又在經濟政策上偏左而行,這個當然會打壓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所以我覺得重點是在於政策的變化。那中國當然也有很多學者有提出類似的問題,譬如說以經濟政策為中心,然後回歸什麼韜光養晦那些,我覺得沒有錯,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問題是針對這些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因為問題的本身就在問題製造者那個人的身上。」

鄭旭光:「你這個韜光養晦不就是鄧小平那套東西嗎?那西方已經很清楚了,你根本就不會融入主流這個價值觀的,你不會放棄共產黨這一套的,那我想著經濟融合的話你能改變自己,現在你是根本不想改變自己,那我融合你,把你養成一個大白鯊有什麼好處呢?」

前中央黨校教授蔡霞發文評論,「現在還寄希望習近平改弦更張,不是愚蠢就是迂腐。」

編輯/黃億美 採訪/易如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