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布林肯啟程訪華 評論:難有實效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17日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問中國。美國國務院表示,他此行目包括希望建立溝通渠道、防止誤判,以及增加美中人民間的交流等。但是評論人士認為這次布林肯訪華很難有實際結果,根本原因在於中共政府的行事方式,決定了中國在重大問題上很難做出正確決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五(6月16日)啟程前往中國。他是美中關係進入全面激烈競爭後訪問中國的最高層級美國官員。

美國政治獨立觀察評論員陳力簡認為,這次布林肯訪華,不會產生太有意義的結果。

美國政治獨立觀察評論員陳力簡:「我認為不會產生這種結果根本原因不是在美國政府方面,而是在中國政府方面。比如說我們最近聽到的最多的消息就是,外交部一發言,中國外交部一發言就說責任全在美方。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我作為一個外交部的官僚,就是說外交部這些官僚人員,他不敢承擔責任。所有的人都在聽命於他的上峰,最終就是聽命到習近平那裡去。所以說他如果不能夠及時的獲得上峰對他的反饋,他是沒有辦法做出任何決定的。」

美國方面也表示,和中共之間存在很多分歧,布林肯此行並不意味會就這些問題取得任何突破。

陳力簡:「從美國政府這個角度出發,美國政府也不想做出什麼階段性的成果。而且關鍵跟中國想達成什麼結果也沒有什麼希望。你忘了川普總統在任期間達成的中美貿易協定,中美還是關於貿易問題的第一階段協定,他執行了多少,對嗎?」

既然美方也不抱期望,為什麼還安排布林肯訪華?陳力簡分析,美國是在向國際社會展示姿態。

陳力簡:「布林肯來中國這個事情,其實是做給國際社會其餘各國來看的。現在的情況是先刷一個底色,就是說你看,我是積極的維護世界和平的,我是總找他去談判的,我是試圖總去跟他接觸的,他不理我,這事不能怪我,他只要是先鋪一個底色,當有了這個底色之後,隨著日後事情的發展,再進行決策。世界上的各國其實也都在觀察這種事情,因為他畢竟是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很多國家都在觀察,可是現在中國的做法就相當於非常的生硬,在生硬的背後說明他們的官僚機構的決策的柔性是很不夠的。」

一方面生硬對待美國政府;另一方面,6月16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美國大亨比爾·蓋茨,表示希望促進中美關係。前不久中共也高規格接待了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他見到的中共高官可能比美國政治領導人還要多。

陳力簡:「我相信中國的上層也明白這個道理,他需要美國,可是美國未必需要中國。這個事情要跟大家講清楚,就是中國如果在是中國需要世界更多一點,而世界可以不要中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中國曾經有幾十年的閉關鎖國,世界上也沒什麼嘛,該幹嘛幹嘛,對嗎?然後呢,中國需要的這些東西,所以在這個中美兩國的衝突中,中國是處在不利的一方,而且我並不認為這個不利的條件會在短期內改變,甚至於永遠都不會改變下去。」

隨著中共持續擴張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美國已經調整策略應對。布林肯訪華也許不會有實際突破,但本週三(14日),多位美國議員表示,美國需要建立新的外交議程以抵抗中共威脅。

陳力簡:「其實美國現在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就是剩下了經貿關係。但是由於COVID19等等這些事情,一系列的事情,中美的經貿關係,因為美國政府現在已經意識到了,不能夠把供應鏈的最關鍵的幾個核心部分放在這種敵對的國家,不可靠的國家。所以說美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去風險的活動,所以說現在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正在由原來的熱變成溫,而逐漸變冷。當中國的供應鏈中的地位在未來幾年被削弱到可以說是無足輕重的地位的話,那中美也就沒有什麼可談的了。」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王明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