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0月26日訊】習重用國安高官 分析: 凸顯不安全感;習近平連任後 中國富人啓動逃生計劃;黨媒稱中國年輕人「俯視」西方 外界質疑。
習重用國安高官 分析: 凸顯不安全感
中共領導核心人事改組,國安部部長陳文清進入中央政治局,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公安部長王小洪沒入局,但也擔任書記處書記。分析認為,兩人的晉升跟習近平的整個戰略布局有關,突顯他對國內外安全的擔憂。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4日報導說,過去中共的情治和安全官員從未「入局」,這次國安部部長陳文清躋身政治局,並擔任書記處書記,可望接任政法委書記。中央書記處有7名書記,公安部長王小洪也在其中。
62歲的陳文清和65歲的王小洪兩人都有福建經歷,這次任命顯示他們受到習近平的信賴。
報導說,在過去20年裡沒有類似這樣的任命。這凸顯了北京對「安全」的日益關注。
旅美時政評論員藍述:「習近平連續第三任他已經破例了,他提上來的這些官員,都不是依照以前的慣例的。他就是準備依靠這些人去控制中國社會,這個跟習近平的整個戰略布局有關。接下來習近平很可能讓中國的經濟依賴計畫經濟,社會將面臨大的轉型。老百姓將享有越來越少的自由空間。私營企業整個經營環境將會急劇的惡化。」
旅美時政評論員藍述說,中國社會在所謂改革開放的環境下近半個世紀了,習近平回到毛時代的高壓管控,很可能出現激烈反彈。
藍述:「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將會採用高壓政策,強制中國社會適應於逐漸走向文革時代的高壓掌控的氣氛。所以習近平在今後,將會越來越多地依靠國安部門和公安部門控制中國社會,這是我們看得到的。」
公開資料顯示,陳文清曾任福建省紀委書記、中紀委副書記。2016年轉任國安部長中央國安辦常務副主任。王小洪曾任福建公安部門要職。也曾任河南省公安廳長、北京市市公安局長,公安部副部長、公安部黨委書記。今年6月任公安部部長。
目前,槍桿子、筆桿子和刀把子也都在習近平手裡,但這一任命被認為透露出習近平對安全的擔憂。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91次提到「安全」,「國家安全」也寫入了黨章。
政經評論人士秦鵬:「中國人有一句話叫:缺啥補啥。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圍堵中共。中國國內對習近平反對聲浪也越來越大,9月份習近平強調要防範『顏色革命』,很明顯他擔心中共會垮臺。所以高喊安全給全黨壯膽。」
另外二十大前,抗議者彭立發在北京四通橋掛橫幅要求罷免習近平,在全球引發聲援,評論認為這也令中共感到恐慌。
秦鵬:「喊這麼多安全,其實也是給習近平本人壯膽的。因為不管經濟安全、科技安全、糧食安全,核心還是政治安全,往大裡說是共產黨的統治安全,往小上說是習近平的執政安全。」
美國務院前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分析,習近平十九大報告認為東升西降,二十大報告主要談安全,顯示他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美國務院前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習近平大權獨攬,什麼都要去當老大,你可以說他權力非常大,但是他之所以講這些安全,講這個國際反華勢力加速對中國社會主義的侵害。他實際上是處於一種不安全感的狀況下。」
余茂春說,由於習近平的一系列的措施基本上都是敗筆,所以他有很多危機感。
余茂春:「這種危機感給他造成了底氣上的削弱,所以他講起來,基本上沒有講什麼東升西降,他講的主要就是這,共產黨面臨很多的危機。」
至於習近平第三任期的走向,余茂春認為,總加速師會繼續加速讓中國走向衰落,最後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採訪編輯/李韻 後製/鐘元
習近平連任後 中國富人啓動逃生計劃
中共二十大過後,中國有錢人因對中國的未來感到悲觀,已經啟動脫逃中國的計劃。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5日報導,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進一步鞏固在黨內的地位,成為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領導人,甚至可能終身統治中國。對中國富人來說,他們必須想出「逃生計劃」。
報導引述與中國和香港富豪家族合作的歐洲律師萊帕蘭斯(David Lesperance)的話說,習近平統治延長到兩屆以上,對中國的商業精英來說,是一個重大變數。中國的有錢人不僅擔心政府將課徵財產稅,取代非正式的「共同繁榮」捐贈的傳言,他們也越來越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即使他們已經離開中國。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因為整個二十大裡面,所體現出來的是中共整個政局急劇的向左轉。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會非常的艱難,因為中共也說的很清楚,過去是高速度增長,將來轉變為高質量發展。也就是說, GDP的增長速度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這個黨對經濟的全面控制,它特別是把共同富裕作為它的一個招牌,寫入黨章,成為經濟政策的一個中心詞。」
習近平在二十大期間提出「規範財富累積機制」,再為共同富裕創造新名詞。中國富人擔心財產被「共同富裕」,自身安全也「共同赴獄」。
王赫:「我們看到上海封城已經是對中產階級,對那些歲月靜好的人已經構成了空前嚴重的打擊。而這次二十大就是從政治上對他們再次出擊。所以整個中國的經濟前景,那些中國的富豪階層,中國的中產階層,在這個政策衝擊下,都會驚慌失措。」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中共二十大訂下的政治綱領,人事布局都體現出習近平一家獨大。二十大成了中國富人的一個詛咒,中國命運的絞索,甚至把中國的未來變得腥風血雨。
王赫:「中共目前這個派系仍然是存在的,它在檯面上把它削平了,但是在檯下大家之間的鬥爭還非常的激烈。那麼習近平下一步,他要推行他的政策的話,那麼在國內的政治打擊面,政治運動的力度它會相當的大。同時,他在經濟方面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而且把這稱為習近平的原創性的貢獻,這些就是整個中國經濟的前景蒙上了一層深重的陰影。」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表示,很多人對於習近平提出所謂的中國夢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不以為然,認為都這只是一種漂亮的說法,或者癡人說夢話。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中共)覺得這些巨富,是由於這個國家給了他一個舞台,他們才能成功。他們覺得這些富人,他們發財之後,並沒有去服從於國家政治的一個這樣的要求,而是更多的去利用這種他們手上的資本的力量去干預市場,或者是跟下層的官員官商勾結,進行一個干預市場。其實這早在2013年14年已經有很多公開這樣的講法,包括我自己也聽了很多次,但是大家都不以為然。」
近幾年中國不少知名人士都短暫或長時間在公眾視線中消失,失蹤5年後在上海接受審訊被判刑的「明天系」創辦人肖建華就是其中一位。
黃大衛:「早幾年的對於中國的政治高層政治非常熟悉的,也被譽為是白手套的肖建華一樣。他居然還躺在那個四季酒店上面就是那種非常淡定,結果給人抓走,這就是一種資本家的一種傲慢與偏見,他們導致的這種結果,他們沒認真的去想,就是這個中國夢跟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在做什麼,包括近年的一個共同富裕。」
王赫:「一個國家要發展經濟,它要靠資金、靠人才,還有一個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和一個相對有效的經濟環境。那麼現在中共二十大把這些全部都摧毀掉了,都把人往外趕,把資金往外趕,所以中國的經濟前景,在未來應該說是風雨飄搖。」
人走茶涼,中國富人走了,大量資金外流,大量人才外流,評論認為,中國的經濟前景恐怕是雪上加霜。
編輯/黃億美 採訪/常春
黨媒稱中國年輕人「俯視」西方 外界質疑
在中共二十大期間,中共官媒發布了一份民調,宣稱中國年輕人對西方國家的好感度越來越差,不過這份民調公信力卻受到外界質疑。
10月21日,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宣稱,中國年輕人對西方國家的好感度越來越差。民調列出7個先進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聲稱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的好感度最差,其次是日本。
中國留學生涵同學:「據我的看法,還有我自己的體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感覺很多中國年輕人他們並沒有對西方有認知,他們對西方大多數是空白,他們不願意去花精力去想很遠的事情,我覺得這用一個詞更好的形容就是他們『躺平』了。」
中共官媒聲稱,中國年輕人現在越來越自信,過半中國青年正在用「平視」和「俯視」的心態看待西方,認為中國在治安乃至人權狀況等方面已經超過了西方國家。
但多位中國留學生向新唐人電視台表示,中共官媒的民調不可信。
海外華人陳先生:「這個所謂民調數據的真實性,我是持很懷疑的態度,另外我不知道這個民調的抽樣是否有針對性的。現在越來越多人,不管是年輕人也好,或者是上一點年紀的人也好,都在拚命的跑路。」
佛州留學生James汪:「這種民調其實看看笑一笑就好了,這跟中共經常標榜的有九成幾的中國人民支持共產黨,是一樣的東西。實際上這個自信是它自卑的一個表現。」
《環球時報》還引述專家分析稱,中共國力上升、海外影響力增強,因此年輕人信心增強是很正常的。還宣稱,中國社會始終很穩定,而西方國家近年來卻動盪不斷,所以中國年輕人更有底氣。
對此,旅澳華裔歷史學者李元華直言,在中共極權體制下,中國年輕人答問卷未必是自己的真實思想,而且這份民調的本身,就帶有挑釁性和鬥爭性。
旅澳華裔歷史學者李元華:「你可以從它的這種問卷方式就可以看出來,其實中西方,如果不是中共專制集權和自由世界對抗的話,西方百姓和中國大多數老百姓之間並沒有什麼本質矛盾,只不過中共任意去挑動這種民族主義,去穩固它的專制極權,所以它才到處宣傳。包括這個問卷的形式其實都是那種階級鬥爭的態度,把西方作為自己的敵人,假想敵,然後去做的問卷。」
事實上,最近北京四通橋事件抗爭者「彭立發」掛條幅抗議中共政權的行動,已經引發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覺醒。
儘管中共當局全力封鎖消息,但很多人都被這位「四通橋勇士」的表現所鼓舞,北京、廣州等地的公共衛生間內都出現大量反共標語。
李元華:「其實任何一件這種鼓舞人心的事件,都可以去激勵一些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有追求的,不盲目相信中共宣傳的。而那些天天活在中共允許的新聞圈子裡,不主動去瞭解世界的人,那他們很可能就跟著中共導向走了。我想年輕人的兩極分化在中國大陸也是比較明顯的。」
身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群體也變得越來越勇敢,英美多所大學也出現大量聲援「四通橋勇士」的海報和標語。
涵同學:「至少感覺到我們在進步,我們也在用自己的勇氣去表達一些事情,在牆內一個勇士都那麼做了,那我們在牆外擁有自由的人,為什麼我們不去發聲呢?如果不是我們去發聲,又能是誰呢?如果不是現在,又能是什麼時候呢?」
編輯/孟心琪 採訪/易如 後製/陳建銘
大陸房市持續低迷 多地大推農民進城買房
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為扭轉頹勢,今年以來有至少20多個地方政府,推出相關政策鼓勵農民進城購房,以緩解庫存壓力。但專家認爲,這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做法,對當地房市影響有限。
近期中國多個市縣接連發佈通知,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其中吉林四平和雙遼市,都要求開發商為農民提供城區買房的減免優惠。另外政府還將參照所繳納契稅的額度給予全額補貼。
湖南株洲市茶陵縣,則是用城區人口同等待遇的政策,吸引農民買房。購房農民可享受戶口遷移、子女就近入學或轉學、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還有些地方政府,將購房補貼範圍擴展到農民工群體。
四川南充市9月底的通知提到,對農民工、醫護人員、大專以上學歷等購房人,按照合同總價的3%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補貼總額度不超過3萬元/套。
記者不完全統計,推出類似政策的還有貴州遵義、安徽潛山、黑龍江佳木斯、湖北省麻城、河南信陽羅山縣、江蘇興化等20多個弱二線和三四線地方城市。
湖南某縣城的伊先生表示,當地樓市和經濟都非常低迷,即使買得起樓的人也多是持幣觀望。
湖南某縣城的伊先生:「我們這裡是很窮的,也沒有鼓勵他也鼓勵不起來,他也沒有鼓勵。政府拿什麼鼓勵?現在我們一個縣,我告訴你,我們這個縣的這個財政,GDP總共的國內生產總值一年也就是還不到一個億。一百多億的赤字。」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認爲,很多住在農村的農民並沒有在城裡買房的剛需,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只是死馬當活馬醫的無奈之舉。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房地產業非常非常的危險,現在是在爆雷之中。第二呢中共這個利益集團在這個房地產市場中受的利益最大,那麼現在在試圖維護自己的利益。停滯下來以後政府賣地也賣不出去了,財政收入也沒有。在這種走投無路、飢不擇食的情況下呢,他們所有的餿點子都會提出來。」
《農民日報》8月份的頭版評論文章也承認,不少縣市希望以各種手段吸引農民進城活躍經濟,擴大需求,並將樓市「去庫存」的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但「後路賬」不能不算。
實際上,推動農民進城購房並不是這次房市調控的新產物。
早在201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就曾提出,要透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化解房地產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2015年,當時也是個什麼房地產市場比較困難的時候,為了使那些房消化出去,當時就已經盯上農民工、盯上了農民。所以把他們那個財富,他們那個買房的動力其實在那時候就已經耗盡了,這一波不會起多大作用。」
儘管中共當局不斷解除購房限制,樓市成交量和價格卻持續走低。剛過去的傳統「金九」旺季也沒能挽回頹勢。
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9月分銷售操盤金額年減25.4%。1到9月的累計銷售同比降幅,也高達45.4%。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這個房屋市場從總量上講早就飽和了,所以中國房地產市場早就應該轉型了。但是它迷夢不醒啊,還想要依靠房地產把它當成支柱行業、支柱產業來拖經濟,所以才會出現這麼一些荒唐可笑的政策出來。就說整個中共現在還找不到辦法。」
在過去十年裡,房地產貢獻了中國約四分之一的經濟產出。
《日經新聞》近日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受低迷的房市和極端清零政策影響,中國2022年GDP增長率預測僅有3.2%,遠低於其他亞洲新興國家的平均預估增長率。
世界銀行更是將中國今年的GDP增長率下調到2.8%。
編輯/李明飛 採訪/易如 後製/王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