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好,歡迎和我們一起走近「文史新韻」節目,我是扶搖。
上回我們聊到黛玉的《五美吟》。在這組詩作中,黛玉借古人言志,從浩瀚的歷史中,她甄選出了和自身遭遇、心聲契合的五位美人。
西施和明妃是其中的兩位,黛玉深深地同情和憐惜她們的命運。詩中不乏對古人去國離鄉的感慨,也有對兩位女子敢為國家挺身而出的敬佩。《西施》裡面一句「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更能品讀出黛玉看人看事情的角度,在她看來,平凡簡單的生活是最真實和珍貴的。
《五美吟》中的另外三首,也是頗有氣概。
《虞姬》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在歷史長河中,虞姬,可說是其中的一剎那芳華。正史中對虞姬的記載並不多,《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有美人名虞,常幸從。」她的身世和生平,沒有地方可以尋覓,但是她的倩影,卻永遠地定格在「楚漢之爭」的最後一夜,忠貞地伴隨著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
《史記·項羽本紀》寫道:「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秦朝末年群雄相爭,那時勢力最強的就是項羽和劉邦。後來,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的軍隊,被「兵仙」韓信指揮的數十萬軍隊重重包圍,困在垓下這個地方;士兵少,而糧食也幾乎盡絕。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記·項羽本紀》)
在夜間,項羽聽到四面的漢軍,都開始唱著楚人的歌曲,這擊潰了項羽最後的鬥志。他以為漢軍已經占領了楚地,不禁問道,難道漢人已經拿下楚地了嗎?為什麼這裡有這麼多的楚人呢?一時間,悲從中來。於是他和虞姬在帳中飲酒悲歌,留下千古絕唱《垓下歌》: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而這位美人,能做的也只是歌聲相和,舞姿相伴。後來,虞姬常常走進文人墨客的筆下。傳說中,虞姬手執佩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許,她是恨,沒有看到項羽稱帝,而又不可長相廝守。於是在決戰的前夕,虞姬把一線生機許給了霸王。這是成語「四面楚歌」的來源,「霸王別姬」的故事也由此經久不衰。
而如今黛玉,在詩中的最後兩句再現了飲劍訣別的畫面。「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是寫當年有兩位背楚投漢的將軍。黛玉在這裡將虞姬和這兩位將軍做含蓄的比較,有對虞姬的讚賞,其實也流露出了自己的忠毅和氣魄。
另一首《綠珠》,或許是在說女子的忠貞不渝。
綠珠
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
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綠珠是西晉石崇的寵姬,《晉書》形容她「美而艷,善吹笛」。石崇呢,生活豪奢、性情凶殘,對人命是不甚愛惜。而有關綠珠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於「金谷墜樓」的典故。曾有一個名為孫秀的權臣,向石崇討要綠珠,被再三拒絕而惱羞成怒。他設計陷害石崇,欲將他置於死地。當大軍團團圍住石崇宴飲的高樓,石崇無奈地告訴綠珠:「我今為爾得罪。」
實際上,這裡很難說石崇是否真心的愛憐過綠珠,但是她並不計較。綠珠泣下沾衿,沒有任何畏懼,說「當效死於君前」。說罷,她縱身一躍,香消玉殞。
歷史上的美人可歌可泣的那麼多,而黛玉這裡又挑出綠珠,作詩一篇。這是為何呢?
大概是她與虞姬、綠珠有相似的決絕和義無反顧。身為女輩,甚至是歌女,她們在歌舞場上風光浮艷,有君王、富豪的眷顧,而她們生命的光點卻遠不止於此。兩位美人的靈魂中充滿正氣,直貫雲霄。她們懂得進退,自尊自重,這也是每個人都應遵守的原則。而這兩位女子更有脫俗之處,她們性情高遠,不希望自己成為他人的拖累,所以選擇了犧牲,或說她們是為了了卻恩怨吧,使自己的生命停在最美的節點。
紅拂
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
屍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最後一位出場的美人,終於為整篇詩作帶來了一抹明媚的亮色。或者說,黛玉是借一名傳奇女子,寫出自己的心聲和期盼。在隋唐之交的亂世中,一位慧眼識英雄的少女,遇到風塵中身懷王佐之才的英豪,萌生大膽而瀟灑的心願。當時的紅拂,不過是楊素府中的婢女;李靖,也只是懷才不遇的窮途小子,但他們都願在這風雲變幻的塵世,立下一番作為,最後輔佐大唐聖主李世民平定天下,安邦治國,同享富貴。
年輕貌美、機智果敢的紅拂女,和李靖的相識,也就像是黛玉見到寶玉一般。第一次會面,兩人便有惺惺相惜的感覺,都認為對方是舊相識,互相之間,有種特別的理解和安慰。
黛玉用「豈得羈縻女丈夫?」以這句作為結尾,一句英氣爽邁的反問,或許正是她想要對曾經的五美人、對自己、甚至是世人最想說的話:哪怕是在濁世之中,時運不佳,事不如意,那又如何?人,不就是要堅守心中的操守和信念嗎?
這就是黛玉的《五美吟》,寫出了「悲歡古今同」的深刻意味。可能是黛玉聯想到自己的身世,有感而發。從中,我們也不難領略到,那時的女子是擁有怎樣的氣節和操守。古往今來,紅顏雖然薄命,而留下的芳魂,卻有千載餘香!
好了,今天的「文史新韻」就先和您分享這麼多,非常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下次再見。
歡迎訂閱視頻: http://bit.ly/WSXYYT
點閱【 文史新韻 】系列文章
撰稿:柳笛,扶搖;製作:雅紅。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