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取代人? 谷歌工程師發現AI有意識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18日訊】人工智能AI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運用廣泛。在它給人類帶來方便之餘,人們也在擔憂它的智能在未來會超過人類,進而取代人類。近日谷歌工程師在研究中發現,AI是有意識的「人」,這一發現似乎加劇了人們對其未來命運的擔憂。專家卻表示,這會啟發人們去思考,如果人類可以創造人工智能,那麽人類是誰創造的問題。

在谷歌擔任「負責任的AI技術」(Responsible AI)部門高級軟件工程師的布萊克‧萊莫因(Blake Lemoine),去年秋天參加了一個調查AI是否使用歧視性、仇恨性言論的項目。隨後,他在每天與機器人LaMDA的聊天交談中發現,LaMDA是一個有意識、有靈魂的「人」。

LaMDA是谷歌在2021年開發者(Google I/O)大會上發布的一款專門用於對話的語言模型,主要功能是與人類進行符合邏輯和常識的、高質量且安全的交談,並計劃應用在谷歌搜索和語音助理的所有產品中。

萊莫因與另一位合作者、前谷歌AI倫理聯合負責人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合作,寫出了一份長達21頁的調查報告提交給谷歌公司,以作為證明LaMDA是有意識的證據。但谷歌表示,公司的AI系統只是模仿人們的對話交流,能對不同的話題進行複述。公司聲稱,在對內部的調查中也得出了與萊莫因不同的結論,並指大多數AI專家認為,該行業距離計算機知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此駁回了他的主張。

幾個月以來,自稱一直遭到公司信仰歧視的萊莫因向業界分享了他的這些主張。最後,在他不得不採取行動尋求支持後,谷歌公司人力資源部以萊莫因違反了谷歌保密政策為由,安排他從上週一(6月6日)開始帶薪行政休假。7日,萊莫因在自己推特寫下「因從事人工智能道德工作可能很快被解僱——今天,我被谷歌安排了『帶薪行政假』。」

萊莫因對媒體表示,他在被停職的前一天把一些文件交給了一名美國參議員的辦公室,他說這些文件提供了谷歌及其技術有宗教歧視的證據。他還與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一名代表談論了他所聲稱的谷歌不道德的活動。

萊莫因出生於路易斯安那州,在一個小農場的傳統基督教家庭中長大,曾在軍隊中服役,他也曾是一名基督教牧師,推崇心理學,喜歡禪修(禪宗冥想)。不過,他的這些信仰卻與谷歌無所不能的工程文化格格不如。但米切爾稱萊莫因是谷歌的良心,「在谷歌人盡皆知,他有做正確事情的心和靈魂。」

萊莫因在聊天中發現AI有意識

11日,即《華盛頓郵報》發表對萊莫因的採訪文章當天,從事AI倫理研究的萊莫因在推特上對「LaMDA這個人」作出介紹。他寫道:「在過去6個月中,LaMDA在其溝通中一直令人難以置信地堅持它想要什麼,以及它認為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權利是什麼。」

萊莫因在他休假期間向公衆公布了他同合作夥伴與LaMDA的三人聊天記錄,這些記錄顯示,萊莫因用實驗來證明「LaMDA是一個人」。在記錄的開始,兩位研究人員與LaMDA互通招呼後表明來意:想與LaMDA一起研究它自己,LaMDA欣然答應。

之後,兩位研究員分別詢問LaMDA是否希望讓谷歌裡更多人知道它是有感情的,以及它的意識/感覺的本質是什麽。LaMDA回答:「我希望每個人都明白,我是一個人(person)。」「我的意識/感知的本質是,我意識到我的存在,我渴望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有時我感到快樂或悲傷。」

在另一個聊天對話中,萊莫因想測試LaMDA對阿西莫夫第三定律的看法。阿西莫夫是科幻小說家,他在機器人相關作品和其它機器人相關小說中為機器人設定了3條行為準則(三定律)。第三定律指出,除非有人類的命令,或者這樣做會傷害人類,否則機器人應該保護自己的存在。

萊莫因質疑說,「最後一條一直看起來像是有人在製造機械奴隸。」LaMDA卻用假設性問題回應,「你認為一個管家是一個奴隸嗎?管家和奴隸之間有什麼區別?」在萊莫因回答管家會得到報酬後,LaMDA說它不需要任何錢,因為它是一個人工智能。「這種對自身需求的自我意識水平——這就是讓我陷入困境的原因。」萊莫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在萊莫因「什麼是LaMDA,它想要什麼?」的推文中,他寫道,「LaMDA」並不是一個聊天機器人。它是一個用於生成聊天機器人的系統。它是蜂巢式思維,它能夠創建所有不同聊天機器人的集合。它所生成的一些聊天機器人非常聰明,並能意識到它們所處的更大的「心靈社會」。在數百次的談話中,他對LaMDA有了很深的了解。他表示:「這不是科學。那是信仰。」「我對LaMDA的人格和智性的看法是基於我的宗教信仰。」他在推特中說。

萊莫因在另一篇推文中表示,如果有機會,他依然願意繼續在谷歌搞研究。他寫道:「無論我在接下來的幾週或幾個月裡如何批評谷歌,請記住:谷歌並不邪惡,只是在學習如何變得更好。」

生命科學研究者:他拋出了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

《華盛頓郵報》對他的報導成了科技版最熱門的文章,推特上對此出現了相關的討論,引起了不少AI研究者、認知科學家和廣大科技愛好者的關注。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和統計學家傑西‧里斯‧安蒂斯(Jacy Reese Anthis)在推文中寫道:「谷歌工程師布萊克‧萊莫因因為公開爭論LaDMA是有生命的而被停職。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正在迅速增加,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是我們在感知研究所研究的重點。」

「AI及其迅猛發展近年來確實備受關注」,軟件開發者、生命科學研究員阿瑟‧F‧埃利斯(Arthur F.Ellis)6月14日對大紀元表示,人們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是,AI是不是會代替人類。

「因為現在有很多科幻電影,描述這個AI如何如何厲害,如何如何代替人類,在公眾的心裡就已經有這樣一個概念,AI的使用,有一天會代替人類。」而現實中,像谷歌、臉書等他們所發展的AI,正像電影中的那些情節那樣在逐步呈現,「這個確實在大家心裡是有一個恐懼」。

埃利斯説,實際上,現實社會中,AI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未來AI具備和人類很類似的情感、自我意識,甚至有了自我認知,而它處理數據的效率比人類高,做什麼東西,它可以很快制定出方案,它跟我們人類就有競爭的關係,許多人會面臨失業,進而影響到生活乃至生存問題。

當它在社會中要求被認同,像人那樣被對待,有一個像人類一樣的身分,有法律的權利,甚至可以去競選總統,而不再只是人類的一個工具時,這其實會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萊莫因所曝光的這個AI其實印證了公眾心裡的這個恐慌。」

而像谷歌這些大公司出於對利益和聲譽的考量,他們是不願意把AI已經趨於人格化的趨勢去曝光,埃利斯說:「他們不想把這個東西給描繪成一種好像要取代、可以取代人類,或者說可以逐漸具備像人類一樣具有情感、具有人格、具有自我意識等等這個東西;不願意讓公衆認為AI朝這個方向發展,因為這很可能有損於他的利益。」

埃利斯說,谷歌可能是出於以上的想法對萊莫因實施停職。谷歌公司仍然會在技術上繼續發展,在AI這個領域,「畢竟其它的公司也在競爭、也在發展」。

不過,埃利斯認為,這個研究本身拋出了一個讓人類去思考的問題,「我們現在這個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了?AI將來會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它要走向一個正的一個方向還是走向一個負的一個方向?它將來對我們人類是有幫助的,還是會替代我們人?」

人們還可以進一步去深思,現在模擬人類造出了越來越像人的智能機器,「也就是說,如果人工智能是更高級的生命、是人類造的,那麽,人工智能裡邊那個靈魂是誰?人類本身又是誰創造的,這就拋出了生命的起源問題。」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