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1月30日訊】週一(11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簡報表示,新的變異毒株Omicron對全球感染激增的風險「非常高」,而且,感染病例可能出現在已經完成接種的人群中。與此同時,世衛組織對新變種病毒的命名,還有一段內幕,以至於,它的可信度再度被質疑。我們連線記者王愉賀,請她介紹。
週一,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簡報表示,Omicron擁有前所未有數量的尖峰突變,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傳播的可能性很高,未來可能會出現Covid-19病例激增,產生嚴重後果。「不斷增加的病例可能對醫療保健系統構成壓倒性的需求,並可能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Omicron 變種的出現突顯了我們的處境是多麼危險和不穩定。」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感染病例可能出現在已經接種疫苗者中」。Omicron毒株總共有50種突變,刺突蛋白有三十多種突變;而刺突蛋白是病毒藉以侵入人體細胞大門的鑰匙,也是大部分疫苗針對的標靶。在南非首先發現的病例,和澳洲、德國、香港等地發現的病例,都包括已經接種了疫苗的人。
迄今為止,還沒有因為Omicron導致死亡的報告,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Omicron最初於11月11日在南非鄰國博茨瓦納首次被發現,在南非的感染率急劇上升,目前Omicron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多國開始實施旅行限制,以遏制病毒傳播。
在Omicron感染率迅速上升下,G7國家的衛生部長們週一召開緊急會議,世界衛生大會(WHA)成員國代表也舉行為期三天的會議,商討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週一,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表示,「變體令人擔憂,但不至於恐慌」。他說「此時」不會實施額外的旅行限制,也「暫時」不考慮封鎖。同時,他稱讚南非科學界在與世界分享有關新變體信息方面的「透明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同「武漢肺炎」當時改為「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在為新病毒變種命名時,也歷經一番波折。
一般而言,病毒演化過程是使用希臘字母排序:阿爾法(Alpha)、貝塔(Beta)、伽馬(Gamma)、德爾塔(Delta)。但偏偏此次跳了兩個字母「紐(Nu)」和「克西(Xi)」,直接跳到了Omicron。
《紐約時報》報導,紐(Nu),官員們認為這太容易與「新」(new)字混淆。但接下來的字母卻更麻煩:是克西(Xi)。雖然讀音不同,但Xi恰好就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姓氏的漢語拼音。所以他們跳過了這兩個字母,將新變種命名為奧密克戎(Omicron)。
這舉動讓外界再次批評世衛組織過分袒護中共。世衛組織發言人塔里克·賈薩雷維奇週六(27日)回應表示,「沒有選擇『Xi』,是因為它是一個常見的姓氏。」
對此,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在推特上發文質疑:「如果世衛組織如此害怕中共,那麼下次中共試圖掩蓋災難性的全球大流行病時,要怎麼相信世衛組織會有所動作?」
《紐約時報》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中共在該毒株的命名上有任何決定權,而Omicron可能是自德爾塔變異毒株以來,最令人擔憂的新毒株。
新唐人記者王愉賀、姜迪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