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大限電 產業被迫停工 中國經濟入冬?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9月28日訊】隨著中國電力短缺問題嚴重,限電政策迫使企業減產,輿論認為,這是繼恆大債務危機之後,再為中國經濟成長增添變數,至少有15家中國上市公司表明,電荒已經擾亂了它們的生產。不確定的電力短缺問題讓多家機構下調中國經濟成長預測。

中國吉林市新北水務有限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一則告示,聲稱「按照國家電網要求,將執行不定期、不定時、無計劃、無通知停電限電,此種情況將持續到 2022 年 3 月份,停電、停水變為常態」。

這一紙公告立刻炸開輿論,各大媒體都在討論中國怎麼了?

彭博社報導,中共當局推動所謂的「能耗雙控」,導致多省份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產業被迫停工,限電令是繼恆大後,中國又一個重大經濟危機。

美國之音指出,中國新一輪電荒讓投資人更加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會進一步放緩。至少有15家中國上市公司發公告說,電荒擾亂了生產。

英國BBC則說,今年中國水力發電供應不利,火力發電量也提不上來,火電增長幾乎停滯,原因是煤炭價格的高速上漲。

台灣經濟專家黃世聰:「中國去年開始跟澳洲在大打所謂的貿易戰,那原本的這個中國最大宗的動力媒是來自於澳洲。因為澳洲的煤算是價格比較低一點的煤,那它被迫採取就是說啟動中國本身的動力煤的生產,或者是說跟海外購買,導致這個價格是居高不下。那居高不下之後,動力煤價格高,電廠發電意願很低,所以導致說整體的供給量就不足,造成是缺電的這個情形。」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認為,中共力拚碳中和,加上缺煤、煤價飆漲,各種因素疊加,導致情況惡化。當局祭出更強硬的限電措施,確保嚴格執行計劃。說白了,就是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來保障中共的目標達成。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我覺得可能習近平他的想法,是有點採取這種,就是他把現在這些很多的企業可能受到衝擊,很有可能甚至會發生倒閉等等,他是視為整個升級換代過程之中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我們都知道中共它一向是有一個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樣一種思維模式。」

前台大經濟係教授林向愷認為,中共限電措施不僅影響自己國內產業,也影響全球市場。

前台大經濟係教授林向愷:「假如波及到這個出口的部門,因為你看台灣現在也差不多,在台灣上市股票上市的公司,在中國營運的有超過30家都已經暫停生產,這些大概都出口到世界各國。所以假如這個限電持續進行的話,當然對整個產品的出口產品會有很大衝擊。」

台灣經濟專家黃世聰分析指出,中國內需因為恆大事件已經搖搖欲墜了,如果出口業又受到打擊,中國經濟等於雙面挨打。

黃世聰:「利空當然是對於一些耗能比較大的產業。譬如說,在中國耗能最大的鋼鐵業,塑化業這些一定會有受到衝擊,甚至是部分的電子產業。如果恆大事件沒有解決,或者是缺電的問題沒有解決,今明兩年應該會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比較艱困的兩年,那特別是明年疫情過後,這種所謂的產業鏈出走的狀況會不會更加快速?這個都是未來值得觀察的一個局面。」

根據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發布的報告,中國鋼鐵、鋁業和水泥產業在限電措施中遭受的衝擊最大。鋁業的產能降低7%,而水泥產業減產高達29%。報告預測,紙張和玻璃行業也可能遭受重創,從而導致供應緊張。

黃世聰:「我覺得這個是一個綜合因素,但是總體來講的話,是由國家的政策所引起的,還有中澳的這個貿易戰,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要達成目標所達成的,這個算是人禍的局面是比較偏多的一個情形。」

中國充滿不確定的電力短缺問題拖累經濟成長,目前已經有多家機構下調中國經濟成長預測。

採訪/常春 編輯/黃億美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