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思大有為於天下」的忽必烈在漠北潛邸時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通過與諸多名儒的交談及通過他們的講授和答疑了解了儒家文化、了解了如何做一名帝王、了解了如何治理一個國家,並初步有了「以儒治天下」的想法,那麼,在金蓮川時期,其身邊形成的「金蓮川幕府」使他未來在實踐中進一步強化了「行漢法」的主張。史書說,忽必烈「聖度優宏,開白炳烺,好儒術,喜衣冠,崇禮讓」。
金蓮川幕府
從漠北來到金蓮川的忽必烈,身邊除了在漠北時的蒙古支持者與徵召的漢族幕僚和儒士外,還有後來徵召的各族能士以及在忽必烈身邊效力的宿衛,這些名儒能士會聚在金蓮川,形成了「金蓮川幕府」。他們出入藩府奔波世俗,就像那一朵朵的金蓮花,彼此相連盛開綻放心中的才華,為成就一代帝王的偉業,發揮著各自的力量。因此,對於這個群體,我們還是有必要介紹一下。
這些人大致分為幾類:蒙古軍事團體、術數家群體、名儒群體、宗侶群體和王府宿衛群體。他們中大部分人都認同儒家思想,他們給忽必烈建言的治國理政之道也是來自於此。其中的一些人物已經在第二章介紹過,現介紹其他主要人物。
◎ 蒙古軍事團體
他們是以大將霸突魯為首的蒙古貴族。成吉思汗時期,成吉思汗三個弟弟合撒兒、合赤溫、鐵木哥斡赤斤所屬王族,因領地在蒙古高原東邊的興安嶺一帶,所以被稱為「左翼諸王」或「東方三王族」。與之相對的「右翼諸王」或「西方三王族」則是指成吉思汗的三個嫡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所屬王族,因為他們的領地在蒙古高原以西。
在東方三王族之下,還有一群具有勢力、被稱為「五投下」的五個軍事集團,其中便包括成吉思汗的股肱之臣木華黎的家族札剌兒氏、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兒帖家族弘吉剌氏。霸突魯是木華黎的孫子,忽必烈的正妃察必亦來自弘吉剌氏。這五個軍事團體支持忽必烈,為忽必烈效力,他們的首領在軍事和政務上為忽必烈提供了強大的助力,是忽必烈登上大汗位和一統天下的重要支持者。
◎術數家群體
代表人物是釋子聰(劉秉忠),對此,本系列第二章已經介紹過一些,在此以及後來篇章中還要提及。
在蒙哥即位後不久,釋子聰被忽必烈召回和林,他就治國之道上書數千言,主要內容是:成吉思汗「以馬上取天下」,但「不可以馬上治」,忽必烈應效仿當年周公輔佐成王,輔佐蒙哥大汗治理天下。治國,內外要有序,在內要委任宰相,率領百官以理內政;對外需委任大將,統領三軍以安國土,內外相濟。不過天下之大,內外國事之多,非少數人所能顧及周到,所以應當選擇開國功臣的子孫,分派到京府州縣去監督舊官遵守王法。還要差官去檢查,治理好的升官、不好的貶官。要慎擇縣官。
對於稅賦,要重新按戶口確定,要對百官實行監督,對百姓實行教化。提出「天子應以國為家、以民為子。國與民如魚與水一般」。
應遵照舊制,各地辦學校,實行科舉選士制度,開國功臣的子孫應入學校受教育,從中選拔有才能者加以任用。孔子為「百王之師」,宜令各地立廟祭祀,訪察當地名儒,請他們按照傳統禮儀祭祀上下神靈。「今天下廣遠,雖是成吉思大汗的威福造成的,也是天地神明的保佑。」
現在通行的遼曆不準確,需改製新曆並頒行。建議著手撰修《金史》,使一代君臣事業傳之後世。
要廣開言路,不以人廢言,也不以言廢人,要使皇帝左右諫臣敢於直言,細緻籌劃。明君要分辨君子和小人,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禁止私設牢獄,禁止鞭背之刑。若紀綱正於上、法度行於下,天下可不勞而治。官不在多,唯在得廉潔能幹之人。
忽必烈對釋子聰的上述建言十分讚賞,後來相繼加以採納。如恢復州郡祭孔大典,遵循前朝儀軌;派人尋訪名家名儒,大開言路,遵循舊禮,尊祭上下神祇,以和暢天地之氣、以順天時之行等。
這一群體的其他人如王恂和張文謙等也都是由釋子聰推薦的,精通術數的他們同樣都深通儒家大義。
王恂(xún),中山唐縣人,他的父親王良,對於天文律曆無不精通。王恂稟性聰悟,三歲就能識字,母親劉氏教他讀《千字文》,他過目成誦。六歲開始上學,十三歲學習《九章算術》,造詣頗深。1249年,釋子聰北上,途經中山,見到王恂後甚為賞識。釋子聰南還後,王恂即拜其為師。
1253年,釋子聰將他推薦給忽必烈,忽必烈召見他後,讓他作後來的太子真金的伴讀。他不僅給真金講授算術,而且教他治國之道,說「算數只六藝之一,而定國家、安人民才是頭等大事」。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認為本朝所沿用的曆法不精確,就命王恂修正。王恂又舉薦了許衡,他們與楊恭懿、郭守敬等參考四十餘家的曆書,日夜觀測天象,做精密推算,創立了新曆法,即《授時曆》。
張文謙,邢州沙河人。自幼聰敏,記憶力強,與釋子聰是同學,亦「洞究術數」。在釋子聰的推薦下,忽必烈於1247年召見了他,命他掌管王府書記,他漸漸為忽必烈所信任。邢州問題就是他與釋子聰共同建議忽必烈任用良吏,才得以解決的。也就是從這件事後,忽必烈更加重用儒生,讓他們參與政務。
◎名儒群體
代表人物主要是竇默、姚樞、許衡、王鄂、趙璧、郝經等,其他人物還有徐世隆、李治、劉肅、元好問等。竇默、姚樞、王鄂、趙璧此前業已初步介紹過,可以說,忽必烈對他們格外信賴。
再看王鶚推薦的金朝學者徐世隆、李治。徐世隆,陳州西華(今河南西華縣)人。二十歲中金正大四年進士,朝廷任命他做縣令。其父告誡他說:「你還年少,所學不多,不忙去為官,應再多讀書,增加知識,三十歲為官不晚。」因此,徐世隆辭官繼續努力學習。
1232年父親去世,第二年他同母親北渡黃河,嚴實招他到東平為書記官。徐世隆勸嚴實收養貧困書生,因而許多名士都投奔而來。史載,他身材魁偉,胸襟廣闊,樂觀慈祥,熟悉前代歷朝制度,尤其精通法律,善於斷決冤案。
蒙哥即位後,召他去做管理燕京路的課稅官,被他拒絕。1252年,忽必烈在日月山召見徐世隆,詢問有關征討雲南的事。徐世隆說:「孟子說過『不殺人的君王能統一天下』。君王不殺人能統一天下,何況小小西南一隅之地。」
李治,真定欒城人。金朝時考中進士,調任高陵縣主簿,未到任又改任知鈞州,在鈞州被蒙軍攻陷後,北渡黃河,流落於忻、崞之間。忽必烈聽說他賢能的大名後,就將他召至藩邸。
忽必烈先是詢問他對一些歷史人物的看法,如唐朝的魏徵與宋朝的曹彬。李冶說:「魏徵忠心直言,知無不言,唐朝的諫臣數他第一。曹彬伐江南不妄殺一人,可與方叔、召虎相比,漢代之韓信、彭越、衛青、霍去病等則不在話下。」
對於如何求得人才,李冶建言:「天下本不乏賢才,求則得之,捨則失之。」他指出忽必烈已經聘用了諸多儒生,但「四海之廣,又豈只此數人,大王誠心廣求,將集聚於朝廷」。
忽必烈又問何以治天下,李冶的回答是,「有制度則治,講求實際則治,重用君子黜退小人則治」,「治國之道在於建立法律制度和整頓綱紀兩條,綱紀維繫君臣關係,法律分別賞罰。上至大小官吏下至平民百姓,皆為所欲為、以私害公,這就是無法度;有功者不僅不賞反而受辱,有罪者不僅未罰反而受寵,是無法度。法度綱紀被破壞,天下不亂就是萬幸了。」
忽必烈還詢問地震的原因,李冶認為「或是由於有奸邪在君王身邊,或是宮中婦女專權,或是有讒言邪惡或刑罰不當,或是突然要進行征伐,五者必居其一。上天愛君王如愛其子,所以以地震來示警」。因此,身為君王,「如果能辨奸邪、不使婦女專權、摒棄讒言邪惡、減輕刑罰、不隨意用兵,上順天心,下合民意,則可轉禍為福。」忽必烈甚是稱讚並予以採納。
在忽必烈身邊,另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是郝經。郝經祖籍潞州,後遷居澤州。金末,舉家遷於河南魯山避難。這時他才九歲,人稱「奇才」。金亡後,郝經全家又遷居順天。郝經因家貧,白天打柴買米度日,夜間苦讀。如此過了五年,當地守將張柔、賈輔聽說後,將他請去並奉為上賓。張、賈二家藏書萬卷,郝經有幸博覽,經史子集無不精通。其祖父的弟子元裕對他說:「你和你的祖父很像,才器非凡,望倍加努力。」
忽必烈在金蓮川建立王府後,召郝經去諮詢治國安民之道。立志「以復興斯文、道濟天下為己任」的郝經旁徵博引呈獻數十條拯救時弊的良策,忽必烈大喜,將他留在王府中。
◎宗侶群體
主要人物是僧人海雲、太一道教大師蕭公弼和吐蕃薩加派僧人八思巴。他們對忽必烈的個人信仰、日後元朝的宗教政策以及治理吐蕃具有重大影響。
比如在1258年主持的佛道辯論中,忽必烈雖然站在佛教徒一邊,但深受身為基督徒的母親的影響,他對道教首領們也沒有採取過激措施。他平息了佛、道教徒之間的衝突,在蒙古貴族和漢族儒士之間都贏得了讚譽。
◎王府宿衛群體
這一群體成員都是由王府的怯薛軍護衛組成,他們來自蒙古、色目、漢人等不同民族,都對忽必烈忠心耿耿。代表人物如廉希憲、闊闊、賀仁、董文用、董文忠等。
廉希憲是布魯海牙之子,自幼就身材魁偉,舉止與一般兒童不同。十九歲時入王府侍奉忽必烈,深得忽必烈喜愛。他特別好讀經史,手不釋卷。有一天正讀《孟子》,忽必烈突然召見,他匆忙將書揣入懷中。忽必烈問《孟子》書中所言何事,廉希憲說講的是性善、義利、仁暴等。忽必烈說他有學問,稱他為「廉孟子」,並以此知名於世。廉希憲還善射,眾人讚他「文武全才」。
1254年,忽必烈獲得京兆作為其封地,遂任命廉希憲為京兆宣撫使。京兆控制隴蜀,諸王族的封地分布於左右,境內羌戎雜居,號稱難治之地。廉希憲就職後,深入體察民間疾苦,並向名儒如許衡、姚樞等人請教治世之道。他還請忽必烈任用許衡來管理京兆學校,以教育人才作為根本大計,並將儒士另立戶籍。
1259年,忽必烈準備攻取鄂州,廉希憲率領儒生百餘人拜伏在軍門外,呈請忽必烈在王師渡江以後,「凡軍中所俘士人由官府出錢贖身,遣歸原籍,以表示殿下廣施恩典。」忽必烈採納了這個建議,因此被放還的儒生達500餘人。
忽必烈的「金蓮川幕府」成員中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等,但謀士主要以漢人幕僚為主,這無疑是他主動接受並推崇儒學、吸收漢人制度的開端。這也為元帝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方略和官員準備。在元帝國建立初期,幕府成員不僅成為朝廷主要幹臣,而且對於推行他們繪製的政治藍圖起到了關鍵作用。這幅政治藍圖的核心是:以漢法治漢地,原有蒙古制度參考漢地等先進方式予以變通,以適應君臨南北的形勢需要。
史書對忽必烈推崇儒學、任用漢人的評價是:「其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
而在軍事方面,忽必烈更依賴蒙古人的支持以及蒙古統帥的建議及輔佐,尤其是左路諸王和「五投下」成員。
征服大理 禁止屠城
關於忽必烈早期是否參加了滅夏滅金和伐宋的戰爭,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小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忽必烈,應不缺乏軍事才能,包括軍事指揮才能。
1252年六月,蒙哥汗任命忽必烈為征伐雲南的軍隊統帥,這是忽必烈總領漠南後的第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也是史書上記載的他第一次獨立指揮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這一年忽必烈三十七歲。遠征雲南的目的是從西南包抄夾攻南宋控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同時切斷南宋戰馬的來源。南宋戰馬長期依賴於西南少數民族的供應,大理是主要供應地區。此時,盤踞在西南的是少數民族為主的南詔國,或稱大理國,並不屬於中國,由於其國君段興智孱弱,大臣高氏兄弟專權。
隨同忽必烈出征的金蓮川幕府成員中有釋子聰、姚樞、張文謙、廉希憲、賀仁、董文用、董文忠等。出征前一晚,姚樞在夜宴上給忽必烈講述了宋朝大將曹彬取南唐未殺一人的故事。第二天,忽必烈在馬鞍上對姚樞大呼道:「汝昨夕言曹彬不殺者,吾能為之,吾能為之!」姚樞馬上回道:「聖人之心,仁明如此,生民之幸,有國之福也。」
出征的大軍有十萬之眾,第二年四月大軍到達六盤山,在此度夏修整準備。秋天,大軍經過臨洮進入藏族地區,到達忒剌(今四川松潘)地方。忽必烈下令兵分三路,大將兀良合台率領的蒙古千戶軍為西路軍,一路經色達、甘孜、新龍等地,幾乎沒有遇到抵抗,進入雲南境內,眾多當地部落望風而降,其先鋒直指大理北境重鎮麗江,隨後到達龍首關。兀良合台是成吉思汗時期的著名將領速不台之子,也非常驍勇善戰。
諸王抄合、也只烈的東路軍取道川西古隘道,進至松、茂二州,經南宋雅、黎二州外圍南下。而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則取道吐蕃東部人跡罕至的地區,進軍神速。在途經雪山時,因為山路盤旋曲折,連忽必烈都得下馬步行。其後大軍過大渡河、金沙江,相繼攻下了許多砦柵(zhài zhà,指設置的軍事障礙),距離大理國四百餘里的摩娑二部酋長投降。不久後,白蠻酋長阿塔剌也投降。
十二月,忽必烈大軍包圍了大理城。大理城倚點蒼山,傍洱海,如果依託堅城固守,不易攻下。早在一個月前,忽必烈就派遣玉律術、王君侯、王鑑等為使者,前往大理國招降,但遭到權臣高祥的拒絕,還愚蠢地殺死了三位使者。
面對氣勢不可擋的蒙古軍隊,高祥和其弟高和帶著段興智趁夜逃走。蒙古大軍乘夜攻城,拿下大理,忽必烈同時派大將也古拔都兒率軍追擊高祥等,在姚州(今雲南姚安)將高祥兄弟斬殺,而段興智則逃到善闡(今昆明),大理國滅亡。忽必烈以高祥為「忠臣」之故,下令以禮葬之。
忽必烈進入大理城後,諸將以大理殺死三位使者為由,想要屠城。隨行的張文謙對忽必烈說:「這是高祥一人所為,不是老百姓的罪過,請宥之。」釋子聰也「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殺」,勸說他不要妄殺一人。忽必烈深以為然,令姚樞在裂帛製的旗上書寫禁殺之令,除通告全軍之外還在大街小巷廣而告之。大理城百姓遂得幸免。忽必烈也兌現了出發時對姚樞的承諾。
釋子聰曾賦詩讚大理之戰,詩曰:「天王號令迅如雷,百里長城四合圍。龍尾關前兒作戲,虎賁陣上象驚威。開疆弧矢無人敵,空壁蠻首何處歸?南詔江山皆我有,新民日月再光輝。」
1254年一月征服大理國後,忽必烈留兀良合台統兵戍守,追擊段興智以及未降地區,以劉時中為宣撫使,經略撫治雲南,自己則班師北返。而其部下此後能統一雲南,與忽必烈的信任和放手以及調度有方是分不開的。
自此,蒙古大帝國在西南擁有了一片國土,「衣被皇朝,同於方夏」,其重要意義不僅在於中央政權恢復了對雲南的管轄,而且在於對南宋形成了戰略性迂迴包抄,為後來滅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忽必烈在征戰中顯示的軍事才能,提高了他在蒙古軍中的威望,也是後來其贏得諸王貴族支持登上汗位的一個原因。
後來兀良合台擒獲段興智,蒙哥汗不僅沒有殺他,還於1256年在和林皇宮接見了他,賜予他金符,任命他為大理總管,子孫世襲,並賜名「摩訶羅嵯」,即梵語「大王」的意思,讓他回雲南幫助招撫治理。此舉有利於穩定西南。此後,至1382年駐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兵敗自殺、大理總管段世戰敗歸降明軍,蒙古人建立的政權統治雲南地區長達128年。
1257年底,兀良合台率軍從雲南進攻安南國(今越南),第二年,迫於蒙古大軍的壓力,安南國王承認蒙古人的宗主地位。
不過,忽必烈南征大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由於「沿途沒有食物,行軍極為困難」,「亡失馬,凡四十萬匹」,人員損失同樣巨大。
1304年,元政府在忽必烈曾登臨俯視大理城激戰的點蒼山崖壁上鐫刻「平雲南碑」,以紀念半個世紀前忽必烈遠征大理的功業。
參考資料:
《新元史》
《元史》
《忽必烈傳》
《忽必烈祕史》
《忽必烈的挑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