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後緬甸服裝業陷危機 中資工廠損失慘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08日訊】由於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再加上2月1日政變所引發的大規模抗議和暴力鎮壓,緬甸服裝廠訂單被大量叫停。而且,在反華情緒日益高漲的情況下,緬甸的很多中資服裝工廠被燒,損失慘重,導致對緬甸經濟至關重要的服裝行業面臨危機。

據路透社報導,在緬甸開設服裝廠兩年後,中國人李先生的工廠瀕臨倒閉。他說,「如果未來幾個月沒有新的訂單,我們將別無選擇,只能放棄緬甸。」他表示,他的工廠近來一直以20%左右的產能運營,僅能依靠政變前的訂單,目前已經裁員了400人。

李先生說,隨著世界第二大時尚零售商瑞典H&M、以及英國的NEXT和Primark、意大利的Benetton等大型時尚品牌因緬甸政變而停止了與該國的貿易,他和許多同行都在考慮將工廠轉移到中國大陸、柬埔寨或越南等其它低成本地區。

越南的服裝廠老闆Ravi Chunilal告訴路透社,他開始接到更多從緬甸轉移過來的生意。

根據緬甸服裝製造企業協會(Myanmar Garm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數據,緬甸600家服裝廠中的近1/3是由中國公民投資的,他們是迄今為止緬甸最大的投資團體。

負責為緬甸的中國投資者提供諮詢的「MyanWei Consulting Group」公司的合夥人Khin May Htway表示,緬甸還有至少兩家中資服裝廠已經決定關閉,他們總共僱傭了3000名工人。因這兩家公司是她的客戶,她拒絕透露他們的身份。

過去十年來,隨著經濟改革、西方制裁的結束和貿易協議的達成,外國對緬甸服裝業的投資激增。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的數據,緬甸服裝出貨量從2011年的不到10億美元(約占出口的10%),上升到2019年的65億美元以上(約占出口的30%)。

Lat War服裝廠的總經理Khin Maung Aye說,如果軍方不恢復民選政府,該行業將面臨崩潰。他說,這將導致貧窮的可怕結果,他也是在靠政變前的訂單維持生計。

21歲的服裝工人Thin Thin說,因政變後工廠關閉,她一家五口僅靠工廠每月發的8600緬元(59美元)維持生計。

「我感到壓力很大……。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典當的東西了。我們不得不以每月20%的利息向貸款人借錢。」Thin Thin說。

上月末,美國對緬甸軍方實施了有針對性的制裁,暫停了與緬甸的貿易談判,並表示正在審查其普遍優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普惠制)的資格,該制度為發展中國家降低了關稅,並提供了其它貿易優惠。

美國服裝鞋襪業聯合會(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AAFA)主席拉馬爾(Steve Lamar)表示,這可能預示著緬甸服裝業未來的「混亂」。

(記者李昭希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李佳)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