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5月18日訊】香港去年爆發的反送中運動,常被部分人責難「攪亂香港局勢,令經濟不能平穩發展」。果真如此嗎?香港資深銀行家、時事評論員吳明德教授近日出版的新書《逆轉勝 這場運動已經幫香港賺進了28萬億》,以實例分析得出結論,「這些年輕人在過去的抗爭運動,以去年計算,幫香港在未來的28年,每一年多賺了1萬億,總計賺了28萬億回來。」
「如果它(反送中運動)不出現的話,那香港今天會變成什麼樣?」吳明德接受《珍言真語》專訪時表示,反送中條例一經通過,中共可肆意在香港抓捕任何它想逮捕的人,這將促使在港的全世界、歐美僑民及其擁有的企業離開香港。
「所有的外資、重要的資金,就算是中國內地的紅色資本的權貴資金,都可能走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吳明德說,就是因為去年中美貿易談判期間,香港年輕人引爆反送中運動,最終使得港府撤回條例草案,「使得美國繼續把香港看待為一個獨立的自治體,繼續延長我們的特別關稅區(待遇)。」
經他計算,保有美國28年對香港特別關稅區待遇,香港因此賺進了28萬億元。
而近日香港著名主題樂園「海洋公園」面臨倒閉,港府擬注資港幣54億元。對此吳明德表示,媒體最新民調顯示,94%港人不贊成港府注資。他認為港府可利用海洋公園解決香港未來的住房問題,同時也省下「明日大嶼」建設所需的1萬億高昂支出。
「(明日大嶼)那1萬億不用丟出去了,不用填海了,地就在這了。就把海洋公園後面的這些山一起交給地產發展商,讓他們自己去發揮。經過30年,就變成像現在的沙田、將軍澳。何樂而不為呢?」吳明德說。
他還表示,海洋公園轉為住宅開發的同時,也可與迪士尼合併,與此同時也可解決海洋公園現有2,000名員工的就業問題。「(港府)要用54億去養活2,000人?餵你(港府)有沒有算錯了,這數是不是這樣算呀?如果海洋公園倒閉會影響2,000人的生計,這只是嚇唬你的。」
而前特首梁振英近日也就海洋公園在臉書上發文指,港府應該放手,若繼續營業,「黃絲」將到此示威,滋擾大陸遊客。吳明德痛斥,「香港人不去(海洋公園)嗎?你(梁振英)以為只有內地人才去(海洋公園)?這不是政治錯誤嗎?」
「說黃絲一定會去(海洋公園)包圍(內地遊客)。搞得好像海洋公園就像另外一個珍寶海鮮坊,最後要關門。」吳明德說,「他(梁振英)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刺激你(港人)。」
他還說,海洋公園在前主席盛智文執掌下,經營達到高峰。因盛智文於2012年特首選舉活動中得罪梁振英,支持梁的對手唐英年。梁振英上台後即換上自己的好友孔令成,「那個人是不會做(事)的,說得不好聽,他所有做的東西,像是(把海洋公園)當作自己的御花園。」
而今梁振英再次現身政壇,大搞「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再出發』就是他689(梁振英)要再出發。講來講去,就是想找人支持他(梁振英)競選特首。」而加入其中的董建華,「他也不得不出來,他也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不管是在中國還是香港,共產統治下的制度就是:人不在、權不在,利益也就不在了。」吳明德說。
此外,日前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考題「『1900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引發教育局譴責試題傷害國民感情與尊嚴,並要求考評局取消這道試題。
對此吳明德表示,此題目出得非常好,可以訓練學生立體、多面向的看待事物,「可以正反地看、上下地看、左右地看。不是說對還是不對,而是看你的思維有沒有critical thinking(辯證的)看問題,能不能找到一些數據,或者是事實去支持你的論點,這是重要的。」
「從什麼角度講,從什麼時間上講,時間整整是45年;從什麼人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人。從中國人的角度去看,從中國共產黨的角度去看,從中國國民黨去看。」
以國民黨角度看,「如果沒有日本,就不會有同盟會,又何來有『黃花崗起義』,也不會有後來一連串的革命起義,亦不會有後來的1911年(辛亥革命)。」「從中國人民角度看,這個革命的成功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以共產黨角度看,「沒有(日本)侵華,共產黨就不會有時間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亦不會有時間、空間去重組它的陣營,重建它的軍隊。」「用中國人身分去看,這當然是一段血淚史,勾起我們的傷心事,但人家出的題目不是這樣的。」
吳明德表示,港府高調抨擊,並將事件「上綱上線」,「因為它想推行國民教育,想更改香港的歷史(教科)書,更改通識科,它想逐步滲透進教育裡。」
「它還在用五、六十年前的那一套做法,我(中共)讓你(學生)讀什麼,你便要讀什麼,最好變成一個愚民,我就容易管治。」
他說,香港是中西薈萃之地,香港三代人立身於此,「中國文化、西方文化我們可以共冶一爐,再加上近20年我們有互聯網,你(中共)以為你說什麼,年輕人便會相信嗎?」
「反送中」保住特別關稅區待遇 幫香港賺進28萬億
梁珍:教授最近有一本新書。
吳明德:這本新書是從去年6月年輕人的抗爭運動,很多人埋怨他們,或者說他們攪亂局,使經濟不能平穩發展等等。其實他們算錯了數。據我的分析,這些年輕人在過去的抗爭運動,幫香港在未來的27年,去年是28年,每一年多賺了1萬億,總計賺了28萬億回來。如果沒他們的抗爭,如果讓「送中條例」通過的話,基本上我們今天的環境已經不同了,所有的外資,所有的重要的資金,就算是中國內地的紅色資本的權貴資金,都可能走得七七八八了。
如果大家想知道詳情,多多捧場去買這本書《逆轉勝 這場運動已經幫香港賺進了28萬億》。
梁珍:你的觀點和林鄭月娥、梁振英的正好唱反調。他們說反送中運動使得香港的經濟下滑,要大家別「攬炒」(玉石俱焚)。你為什麼要突出這個結論?
吳明德:我不是譁眾取寵,這是透過很多分析,以及看大局。在中美貿易談判期間,同一時間香港發生反送中運動,而兩個重大世界矚目的事件如何互動,如何在最後通過反送中運動而引致一連串抗爭活動,使得美國繼續延長我們的特別關稅區(待遇),繼續把香港看待為一個獨立的自治體,可以繼續給我們香港,在未來28年有特別關稅區(待遇)。
所以才引起我們要回頭看看,究竟這場運動,如果它不出現的話,那香港今天會變成什麼樣,香港的「送中」運動,它(中共)喜歡抓誰就抓誰,其他世界的、外國的持份者,如果可以抓誰就抓誰的話,他們會趕快跑掉。也就是說,全世界,如果那8.5萬個美國人,那些僑民,以及他們有1,300家公司在這裡,他們會是第一批要走的。接著會有法國、德國、英國(撤走),然後內地權貴在香港的公司,他們亦會趕快走,因為他們不想變成前年的范冰冰,被抓了之後,凍結資產,也不想變成大前年,我們過黃曆年前的肖建華。
你會從這裡想到,為什麼我們說年輕人的運動,最後使得沒通過「送中條例」,才能有我們今時今日所見到的香港。
梁珍:反送中運動雖然擋住了「送中條例」,但最近香港的「兩制」不斷受到影響。
吳明德:它(中共)破壞香港的「兩制」,但它(中共)不能動搖到原本留在這的「一國兩制」的法治基礎。但是,如果「送中條例」通過的話,它(法治基礎)就會被動搖了。所以,這個分別是很大的,如果沒被動搖到,即未來27年仍然有這個法治基礎,就可以一直看守著,亦會使我們香港人的制度,以及原本根據資本主義及市場經濟的運作,可以繼續得以持續。這個才是最大的分別。
海洋公園地皮價值高 經濟性遠勝「明日大嶼」
梁珍:海洋公園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現在立法會要幫它申請注資54億,否則,下個月就要關閉。為什麼海洋公園會走到這一步?
吳明德:海洋公園現在有2,000個全職員工,占地91.5公頃,從工程開始,我記得是從1971年,大約運作了49年。其實在香港人看來,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了。最近一家傳媒公司做了一個全香港調查,它問,你們對海洋公園的集體回憶要不要緊,是否贊成54億去延續海洋公園的運作?結果94%不贊成。這個是民意基礎。
海洋公園一直都是賺錢的,尤其是Halloween(哈囉餵),入選為全世界最好的,曾經拿到最好的theme park主題公園(稱號)。它什麼時候失落(由盛轉衰)的呢?就是在轉換舵手之後。以前的舵手是盛智文,他十幾年來一手打造,令海洋公園上了一個高潮,那它為什麼會突然掉下來呢?
盛智文在2012年的(特首)競選活動裡,幫唐英年站台,還做了他的提名人。後來唐英年輸了,一輸掉(盛智文)就要承擔後果。其實,香港應該是用人唯才的,一個這麼好的人才,因為政治上(沒有)支持當時得令的人,即是「狼英」(梁振英),他(盛智文)就要掛官離開?海洋公園發展到現在,就是因為「狼英」找了他的一個知心好友(孔令成),那個人是不會做(事)的,說得不好聽,現任主席當海洋公園是他操盤的,他所有做的東西,像是(把海洋公園)當作自己的御花園。
為什麼(市民)不想幫它。不幫它是否就由得它死呢?其實,我只不過說它完成了歷史使命,就是因為這一個海洋公園,其價值大到你們想像不到。
梁珍:如何大?
吳明德:那價值就是,這塊地占地大約91.5公頃。91.5公頃的概念是什麼?1公頃等於,如果去大球場看球賽,踢球的草地是100米X70米,等於0.7公頃。用太古城屋村來比較,太古城的屋村是大約21.5公頃。將91.5除以21.5,原來它可以起4.3個太古城。
梁珍:哇,4個太古城,多有錢。
吳明德:4.3個太古城是什麼概念呢?1個太古城共有61棟樓,總共16,980多個單元,呎數由580多呎到1,237呎,平均來說小的單元多一點,那當它每個單元平均800呎,如果將800呎乘以12,698個單元,得出來大概就是1,000萬呎的樓面面積,保守估計當它是1萬元一呎,那就是值1,000億。一個太古城用現在的價錢,樓面面積呎數計算的話就值1,000億,如果1,000億一個太古城,即使將海洋公園(拆了),用來建樓房,(4個太古城)這個地方就4,000億,而且它可以馬上建樓房,因為它有50年用來做樂園,已經由生地變了「熟熟熟地」了。
還有,如果有了這個地方就可以節省1萬億,怎樣節省1萬億呢?我們不是在說「明日大嶼」嗎?「明日大嶼」就是1,700公頃,原來計劃只用15%的土地來建住宅樓,也就是1,700公頃的15%就等於255公頃,255公頃等於多少個太古城,即等於12個太古城了,那也就是說12個太古城和4.3個太古城……,現在海洋公園可以起4.3,就算是4個太古城吧,「明日大嶼」,(政府)投資1萬億,它都只能給出3倍海洋公園的土地,用來建樓。
記者:還有它很遠,大家未必想去。
吳明德:那它的下一步是什麼呢?我猜它的下一步就是用香港人庫房的錢,先扔下去填海,填海之後它就說「你們不是說不夠地方用嗎?我現在已經填了給你們,足夠建12個太古城了」,那就夠地方用了,12個太古城,一個太古城等於住著37,000人,12個太古城就等於住50萬、48萬人了,即50萬人了,那剩下來的呢?剩下來填好的土地想用來做什麼?用來建橋、建高速公路呀,我需要去那裡建那些東西嗎?我為什麼不去深圳?到可用那些土地的時候已經是27年後了,深圳也有很多土地,除非一個原因你要出南中國海,剩下來的土地你交給軍方,由軍方用。
但現在要用香港人的錢,那填來幹什麼呢?如果不是這樣,那就不要搞了,為什麼呢?海洋公園,現在告訴你,有4個太古城那麼大的土地,可給你建樓房,只不過是現在使用了的土地,還沒有用到的土地有10倍那麼大,因為從黃竹坑走進去,整個大山頭直到後面的山的對面還有一個大海港,附近的海怡花園,那一整個山頭,背著的,我們叫做南朗山,如果把它交給發展商,十大發展商馬上會說「太好了」,他們馬上會把那些土地用來建造成4個「太古城」。
與迪士尼合併 可為香港庫房創收4,000億
記者:黃竹坑站那一帶的地皮都是屢創新高,那時中資也去搶,搶到香港歷史性的新高。
吳明德:那你說了另一個要點了,黃竹坑站這塊土地如果要養它長一點時間,那你要去問它要54億,54億又是什麼概念呢?最近因為疫情不是拿了2,800億出來,2,800億是養活了我們750萬人嗎,養多久?3個月至半年,2,800億如果少了兩個零,28億就可養活75,000人。現在你(港府)要用54億去養活2,000人?餵你(港府)有沒有算錯了,這數是不是這樣算呀?所以有些人說如果海洋公園倒閉會影響2,000人的生計,這只是嚇唬你的。這2,000人的生計,我馬上可獻計,不用擔心,馬上就會有事情做的。不但有事情做,而且還要多1,000倍的事情可做。因為海洋公園這塊地可以為香港的庫房帶來4,000億的收入,可以把海洋公園與迪士尼合併。因為迪士尼那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使用。迪士尼的大小大概是海洋公園的三分之一。那邊附近有很多山頭。可以在那邊開墾出一個新的海洋公園。
所以可以以地換地,現在黃竹坑的地價會多10倍。為什麼?因為黃竹坑是熟地,那邊只有迪士尼公園。人家幾年才去一次,你去迪士尼玩,去海洋公園玩,有什麼問題,你的心情就是去玩嘛。
記者:所以政府應該聽一下民間的意見,特別是懂經濟的人(的意見)。
吳明德:你以為他們不知道嗎?我們知道的,就像「狼英」,他為什麼要在Facebook上面貼文章表示:大家要想清楚,要是給錢,那將來市場恢復了,那些黃絲又會去到那邊(海洋公園)圍住遊客。
(他這樣講)第一錯在哪裡呢?香港人不去(海洋公園)嗎?第二你以為只有內地人才去(海洋公園)?這不是政治錯誤嗎?我們還沒有什麼意見表達出來,(狼英)卻已經表示海洋公園只是給內地遊客的。而且強加於人,說黃絲一定會去(海洋公園)包圍(內地遊客)。然後搞得好像海洋公園就像另外一個珍寶海鮮坊,最後要關門。你(狼英)這樣去想問題,根本就不是一個政治領袖。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刺激你。最好這塊土地填平了,到時候他就拿來用了。
記者:給「再出發聯盟」使用?
吳明德:「再出發聯盟」講來講去,就是想找人去支持他(梁振英)去競選特首。因為接下來的(特首選舉)香港人都不喜歡777(林鄭月娥),但只有一個689(梁振英)將來會出來參加選舉。
記者:覺得689(梁振英)會再次出來參選?
吳明德:對呀!「再出發」就是他689(梁振英)要再出發。他搞「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就是用這個來騙你們。
記者:會不會是董建華再出發?
吳明德:他年紀是太大了,已經八十多歲了。但是他也不得不出來,他也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你知道的,不管你是在中國還是在香港,共產統治下的制度就是人不在、權不在,利益也就不在了。
記者:為什麼李嘉誠會偏向董建華和梁振英的這個聯盟呢?之前李嘉誠是支持唐英年。
吳明德:他不得不支持。人家叫他寫個名字進去,那就寫個名字進去了。為什麼呢?如果你看過《飛越瘋人院》這個電影你就明白了。瘋人院裡面的那些人並沒有瘋,他們為什麼不反抗呢?因為還沒到時候反抗,那就先忍下來。等時機成熟了,那就一次性的跳出這個窗戶,一夜之間砸爛困住他的這些枷鎖,就是在等機會。礙於這個形勢,為什麼李嘉誠要擺個名字在裡面,因為形勢的發展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整個的一套事情這樣演變,海洋公園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解決我們的房屋問題,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房屋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庫房的1萬億的問題。因為那1萬億不用丟出去了,不用填海了,地就在這了。就把海洋公園後面的這些山一起交給地產發展商,讓他們自己去發揮。那十大地產商就在那邊,就像將軍澳或者沙田那樣,經過30年就變成像現在的沙田,現在的將軍澳。何樂而不為呢?所以這是一件好事啊。把(地)拿出來,讓全香港人都知道。
那54億就不要給了,給出來有什麼意義呢?藉這個機會就重新設計一整套的方案。計算一下這個收入,如果1萬(塊錢買)1(平方英)尺算少的話,那就按照1.5萬(塊錢買)1(平方英)尺,那就相當於6,000億,1萬(塊錢買)1(平方英)尺就相當於4,000億。也就是說省下了1萬億,還可以得到4,000億到6,000億,那這個總價值就在1.4萬億到1.6萬億之間。
DSE歷史科考學生辯證思維 非對與錯
記者:關於考評局歷史科的爭議,怎麼看政府現在的這個態度?
吳明德:這個題目出得非常好。是考中六的學生有沒有資格讀大學,這個題目用引號把這句話括起來了。這句話就是1900年到1945年日本的皇軍對中國有利有弊,「利多於弊」用了引號,問(考生)你覺得對不對?我們很多學生為什麼要去讀大學呢?就是要進一步訓練他看事物可以正反地看、上下地看、左右地看。就看你怎麼回答了,不是說你對還是不對,而是看你的思維。看你的思維有沒有critical thinking(辯證的)看問題,能不能去找到一些數據或者是事實去支持你的論點,這是重要的。
現在跳出來吵吵鬧鬧的人就是聚焦在一個點上,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戰,日本侵華,那當然是血淚史了。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就看你從什麼角度講,從什麼時間上講。如果立體地回答這個題目,時間整整是45年。從什麼人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人。從中國人的角度去看,從中國共產黨的角度去看,從中國國民黨去看,這樣才能夠回答得比較完美。
譬如說,在1900年至1910年,如果沒有日本,我們就不會有同盟會,沒有同盟會就無法籌錢,籌不了錢又何來有「黃花崗起義」,沒有「黃花崗起義」就不會有後來一連串的起義,那幾個革命起義,亦不會有後來的1911年(辛亥革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時的日本是君主立憲制,我們不停想向它學習,而它亦有一個土壤、平台讓孫中山可以實行一些事。
從中國人民角度看,這個革命的成功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好了,但直到共產黨,革命之後,便發生國共內戰,然後軍閥割據,以及偽清朝政權的出現,這些你可以逐一批評的,而以下一個重點是,如果沒有(日本)侵華,共產黨就不會有時間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亦不會有時間、空間去重組它的陣營,重建它的軍隊,這就是毛澤東後來見所有外賓,61年接見外賓,59年接見日本的來賓,到60年代後期接見外賓,他都要感謝日本的皇軍,他說真話,因為他是代表共產黨去感謝日本皇軍,如果沒有這個侵華歷史,共產黨一早給國民黨殲滅了,因為國民黨當時花了八成的氣力去跟日本抗戰,而共產黨只出了一分氣力,它自己說一分氣力用來打日本,其它的氣力用來將鄉村包圍城市,重建它的軍力,與國民黨鬥爭,最終它奪取了政權。
下一步是重推國民教育 愚化民眾易管治
記者:它不准學生考這道題,是否中共最怕這段歷史呢?
吳明德:如果問共產黨,共產黨會說「要考(這題目)」,因為我們要看看你是否懂得共產黨要多謝別人,但你如果作為中國人,即是葉劉淑儀、周浩鼎那些人,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歷史,霎時間見到《大公報》、左報放話,他們跳出來附和,那當然行了,你只會斷章取義,日本侵華、八年抗戰,用中國人身分去看,這當然是一段血淚史,勾起我們的傷心事,但人家出的題目不是這樣的,如果真是這樣,人家便會直接問你這一部分,人家的題目是問這45年,題目內容有正有負,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是看你怎樣抽取那個時段,從什麼團體,或從什麼人的角度去看。你說從毛澤東角度看它當然是好事,但從中國人角度去看當然不是這樣了,你要這樣去看待(這題目),這個是考試,考試是要考核學生是否懂得立體的看這件事。
記者:在某程度上,真理是越辨越明,大家現在會重新審視那段歷史應該怎樣解讀。
吳明德:但要知道,它(政府)為什麼要上綱上線呢?這麼高調呢?就是因為10年前我們在金鐘、人民廣場附近,就是因為它想爭取的,它得不到,它想推行國民教育,而現在為什麼會這樣呢?它想把這件事變成「無掩雞籠」(自出自入),然後它想更改香港的歷史(教科)書,更改通識科,它想逐步滲透進教育裡,它還在用五、六十年前的那一套做法,以為內地的人民看不見外面的事物,然後我(中共)讓你(學生)讀什麼,你便要讀什麼,最好變成一個愚民,變成了愚民之後,我就容易管治。它(中共)以往是這樣去發展,它並不知道香港的年輕人,過去一直以來,一代一代的人,三代人一向都立於中西薈萃的地方,中國文化、西方文化我們可以共冶一爐,再加上近20年我們有互聯網,你以為你說什麼,那些年青人便會相信嗎?他們不會去Google、Yahoo(上網搜尋),他們一上網便會知道很多事情。
點閱【珍言真語】系列視頻。
(轉自香港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