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最受歡迎的成癮藥物?潛藏危機不可不防(組圖)

柯弦編譯

我們都知道吃太多的糖對身體不好,但甜食真的是危險的、令人成癮的藥物嗎?

專家們不輕易將糖稱為成癮藥物,因為它一直屬於人類正常飲食的一部分。牛奶、水果、蔬菜和穀物中都含有天然的糖分。然而,在天然食物中,糖分是和其它營養成分相互依存的,如各種抗氧化物、維他命B和鎂等營養元素,這些物質有助於減少糖可能引發的炎症和荷爾蒙失調。

而脫離了這些營養成分的「添加糖」,卻在逐漸侵占著人類的飲食,侵蝕著健康。

近年來,人們對糖的攝入量急遽增加。根據美國衛生服務部(HHS)數據,兩百年前,美國人平均每年吃糖2磅(約0.9kg);如今,每人每年糖的消耗量約為152磅(約69kg)!這個數字,令人震驚。

長期過量攝入糖分,會引發肥胖、糖尿病、心臟病和慢性炎症,間接導致皮膚老化和癌症。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女性一天吃糖不能超過6匙(25g),男性不能超過9匙(36g)。然而,看看生活中觸手可及的零食飲品:一罐可口可樂含糖約10匙,一罐橘子味芬達汽水含糖約11匙;一條士力架含糖約7匙;一杯Dannon香草味低脂酸奶含糖5.5匙⋯⋯甚至喝一碗甜甜的早餐麥片,就可能喝進幾匙的糖。

生活中的添加糖無處不在。(大紀元製圖/資料來源:產品標註營養成分)

人們普遍覺得,自己只是被甜食誘人的味道吸引,才會吃得多一些。然而一些研究指出,人們對糖的心理依賴程度,或可與對菸草和可卡因的依賴程度相比。

為何會對糖成癮?

一篇發表於《英國運動醫療雜誌》的論文指出,吃糖和吃成癮藥物引發的反應有相似之處,如無節制、渴求、戒斷反應、交叉依賴、獎賞效應等。

任何美食都能啟動腦中的快樂和獎賞機制,但是濃縮糖的效果更強烈。很多愛吃甜食的人覺得,吃糖能幫助舒壓、帶來精神上的快樂。

該論文作者之一、聖路克美國中部心臟研究所(Saint Luke’s Mid America Heart Institute)的心血管研究科學家迪尼科蘭頓尼奧(James DiNicolantonio)指出,糖會提升腦中的多巴胺水平,使人感覺愉悅。於是很多人不斷地吃甜食激發愉悅的感受,時間長了,不吃甜食就會覺得精神上難以滿足。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迪尼科蘭頓尼奧說。

而葡萄糖和果糖對人體的影響還有所不同。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研究顯示,吃果糖甚至難以消減飢餓。

研究人員請20名健康男性和女性喝加有純葡萄糖或純果糖的櫻桃汁。實驗結果顯示,在喝完葡萄糖飲料後,受試者的下丘腦——也就是刺激食慾的區域活動減緩,身體數據也表明接收到了攝入的卡路里,產生飽足感;而喝了果糖飲料的人,下丘腦繼續保持活躍,並且仍然感覺饑餓。

果糖似乎打亂了身體正常的平衡。雖然研究人員難以給出原因。

食品工業對糖危害的掩蓋

如果吃糖過量確實對人體有害,為何直到近幾年這個問題才被逐漸揭示出來?

事實上,關於糖的危害的研究,被埋藏了幾十年。《美國醫學會雜誌》2016年報導表示,早在1950年代,研究人員就發現了糖會導致冠心病。然而,當時的製糖業為了消除對於糖的負面報導,資助哈佛的研究員進行了一個研究項目,結果成功淡化了糖的危害,轉而將污名歸責於脂肪。

有證據表明,現今的食品行業可能仍在掩蓋人們對糖的危害的認識。2016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做了一項調查,他們審查了2000年之後所有關於軟飲料與肥胖、糖尿病關聯的研究。他們發現,凡是由獨立研究機構發起的研究,都證明軟飲料和肥胖、糖尿病之間有明確關聯;而凡是由汽水企業贊助的研究,都顯示二者沒有關聯。

如何戒掉糖癮?

添加糖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然而,只要少吃加工甜食,少喝含糖飲料,避免從加工飲食中攝取過量糖分,就能大幅減少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在購買加工食品之前,應注意察看標籤上營養成分表中的糖含量,特別是飲料,即便沒有明顯甜味,卻往往含有過多的添加糖。另外,可多從水果和蔬菜等食物中攝取天然糖分。

營養健康專家迪基奧(Dan Defigio)曾幫助數千人克服對糖的依賴,他建議人們可以嘗試通過運動來減輕對糖的癮好。運動能提升人體的內啡肽水平,代替糖使人產生愉悅感,也能促進人體對胰島素的接收,有助於消除糖所引發的荷爾蒙失調。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