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臘八粥 品味東方神傳文化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1月03日訊】「臘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黃曆十二月初八又被稱為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喝上一碗濃香四溢的臘八粥,就此拉開迎接新年的序幕。關於臘八粥有許多動人的傳說,數千年來,一碗粥裡,承傳了東方神傳文化的精髓。

今年1月2日是臘八節,華人在這一天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寳五味粥。臘八節在宋代開始盛行,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賞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

民間有臘八煮粥食粥的風俗。(大紀元資料圖片)

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相傳臘八粥的由來與佛教頗有淵源,傳說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在29歲那年,舍棄皇家的豪華生活出家修行。

在6年的苦修中,他每日僅食一麻一米,一天因飢餓暈倒在人煙荒僻的河邊。幸好被一個牧羊女看到,牧羊女把自己帶的各種雜糧混合在一起並採集野果,再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地餵給太子,把他救活了。

太子恢復體力後,在一株菩提樹下盤坐49天,開悟成佛。由於他是釋迦族人,後來佛教徒們尊稱他是釋迦牟尼,即釋迦族聖人的意思。

釋迦牟尼開悟這一天恰好是中國黃曆十二月初八,後世的佛教徒為紀念釋迦牟尼艱苦修行得道,和牧羊女的功績,便在每年的臘八,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佈施眾生。

「臘八」因此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又被稱為「成佛節」,這種粥被稱為「臘八粥」。隨著佛教的普及,吃「臘八粥」傳入民間,演變為習俗,人們虔誠的將臘八粥供奉於神佛,並祈求得到神佛保佑。

民間有俗語,「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每到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熬上一鍋「臘八粥」,不僅大人、孩子要吃,而且還要給家裡的牲畜餵上一些;甚至門上、牆上等地方也要抹上一些。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