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5.2 邏輯實證與看見的認知
亞氏邏輯學與近代科學的實證方法是密切相關的。近代科學各門學科的實驗和觀察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如下的過程:確定一對實驗或觀察對象和觀察者,以及對象和觀察者之間的某種作用——觀察方式,所有的觀察都可以用這種抽象的作用來表述。可以用定量方式描述的觀察實際上是針對一種非常特殊的{對象,觀察者,作用}的組合。
在力學實驗中,我們需要用隔離物體法來實現這一點;在生物實驗中,需要純種系動物;在化學實驗中,嚴格地限制實驗條件來研究單一因素對化學反應的影響,如此等等。一方面是要保證一個已認識單元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要把觀察者某種按線性序列排列的狀態與被觀察對象的某種線性序列狀態對應起來。如果不行,就進一步控制觀察對象和選擇觀察方式,最終達到這一點。即使是所謂多因素分析,最終也是要區分出多個單獨的序列。
所有近代科學的任何進展不外乎是找到了這樣一種觀察對象和觀察方式。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就是找到了一種表示對象的量和觀察者的量之間的函數關係。為了保證描述這些現象的函數關係的存在性,我們需要精心地選擇實驗條件。這種選擇實際上規避了絕大多數無法用函數關係來表達的現象。顯然這與前面討論的亞氏邏輯學研究對象相一致。
目前,藉助於計算機技術,那些無法用函數關係表達的現象極少部分地可以用混沌等概念來表述,但是更多地,我們還一無所知。近代科學在研究複雜、非線性問題的時候,似乎在挑戰我們的智力極限,發散的信息量,時空的破缺,丟失或隱藏的能量等等。實際上這些困難只是來自於我們所選擇的思維方法。
為了達到這種實驗條件,人類近代科學選擇了基於「看」的科學實驗途徑。近代科學的進展基本可以表述為:把原本人肉眼看不到的的東西轉化為看得到的東西。人肉眼可以分辨可見光譜內光線的光強和顏色。光強和顏色都可線型疊加,因此人肉眼可觀察到的是可線性疊加的可見光的特徵。
以看得到為基本出發點的認知模式導致了現在對物質的認識、生命的認識和人類社會的認識。物質的認識基於看得到的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生命的認識基於看得到的原子構成的生命分子;人類社會基於看得到的物質財富。
這種基於看的邏輯實證科學包含著兩個部分:一個是感官——人肉眼的各種輔助工具的開發,即試驗科學;另一個是對感知到的信息的邏輯分析處理,即理論科學。
近代科學中使用的「能量」是一個非常基本的概念,它表示了這個世界的最基本存在形式,世界上的各種事物都可以認為是能量的不同存在形式或不同的結構。人的不同感官會感知到不同的能量結構。「眼見為實」的近代科學就是要把其它的感知器官能感覺到的和需要通過輔助工具才能察覺到的能量存在形式都轉換成人肉眼能夠看到的可見光——一種人肉眼可以感知的能量存在形式。
可以說近代科學的所有重大進展,都是把看不見的事物「還原」成看得見的事物中取得的成功。近代科學在實驗方面每個較重大的進展都是發明了新的工具來把以前不能看到的某個能量存在形式轉化為可見光信號。
圖5.1給出的是近代科學認識世界的基本過程。在這種發展過程中,物理學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物理學研究中,發現和製造了各種能量轉換工具,這些轉換工具把以前人直接用肉眼看不到的能量存在形式轉換成了可以看到的光信號或儀表信號。這些裝置包括望遠鏡、顯微鏡等。後來這些物理學中研究出來的裝置被用到了其它學科,如化學、生物學等,帶動了這些學科的發展。下面是這些工具的幾個實例。
望遠鏡:因為人的肉眼需要足夠的光線才能形成可識別的圖像,望遠鏡就是把散布在一個較大範圍內的光線以一種特定的方式集中在一個人肉眼大小的範圍之內,因此人通過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原來看不到的物體。這相當於改變了物體發射光線的方式。望遠鏡是牛頓發現三大運動定律的基礎。
顯微鏡:當一個物體發出的光線到達人眼比別的物體的光線少到一定程度,且過於集中於一點時,人也看不到這個物體。這時候只要把其它物體的光線隔離開來,只看這一個物體的光線,同時還要把光線的空間分布變大,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顯微鏡就起到了這種作用。光學顯微鏡技術導致了人類近代科學的最重大發現之一: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電子顯微鏡技術則導致了另一項重大發現——發現基因。
紅外線、紫外線感光材料:人的肉眼看不到紅外線、紫外線,但是一些感光材料可以對這些光線有反應,因此就可以把紅外線記錄下來。當這種記錄可以用可見光表現出來時,人們就可以看見這些紅外線或紫外線。
示波儀:在數字化技術出現以前,示波儀幾乎是各個實驗室必備的工具。示波儀的作用就是先把其它的各種信號變成電信號,然後再把電信號變成可見光的信號。近代聲學源於把空氣的震動轉化為電信號,然後再用示波儀把不可見的電信號轉化為可見光信號。
各種各樣的儀表:說到近代科學和技術,就離不開各種儀表。這些儀表的作用與示波儀類似,但是比示波儀更進了一步,它不僅是把各種各樣的物質或能量存在形式,轉換為人肉眼能夠看到的信號,還要把這些信號用數字表示出來。
解剖:把覆蓋在生物器官和組織上的覆蓋層去掉,看到內部的結構,近代醫學的開端。
上述工具對能量存在形式的轉換存在著幾個問題。首先,外部的能量結構有多少可以轉化為肉眼可見的可見光,人不可能完全知道。其次,這種轉化過程是否能夠嚴格重複和控制也是無法預知的。這種轉化過程無疑是對近代科學認識能力的最大約束和限制。
近代科學中的很多學科並不是在近代產生的,但是在近代科學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學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根本和共同的一個變化就是都變成依賴於最終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現象,不管是直接看到的,還是通過儀器轉換看到的。
如現在心理學界把開始系統地實驗研究作為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誌。有人認為,心理學的真正歷史,始於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
人肉眼看到的可見光線可以用兩個基本特徵——點和線來表示,所以人們在建立描述外部世界能量結構的語言時,也是用點和線作為基本元素。實數的序對應於線,量對應於點。近代科學的精華——定量分析也就是對點、線集合中點、線之間的關係的研究。近代科學觀察外部能量結構的方式,是將其轉化為人肉眼可見的可見光,因此對這些外部能量結構的描述也就採用了與可見光有相同特徵的定量分析方法。
這種描述方法也決定於人的大腦在還原外部能量結構時的局限性。這個環節在近代科學的認識過程中也是一個關鍵性的約束。所以說近代科學是在不斷地排除研究對象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首先採用的亞氏邏輯學排除了循環、內嵌,數學排除了頑固類,實證又排除了不可重複、不可觀察的對象,基於看的實證又排除近代科學無法看到的現象,還原論排除了複雜和非線性,最終的視野已經非常的狹窄。神不在這個視野之中。但是我們並沒有因為這個視野過於狹窄而相應地約束我們改變世界的行為。
美國太空研究院創始人傑斯杜魯曾寫過這樣一段話:「對於一個靠理性的力量而生活的科學家而言,這故事的結局像是惡夢。他一直在攀登無知之山,而且快要到達巔峰。他攀上最後一塊石頭時,他竟受到一群神學家的歡迎,他們已在那裡恭候無數個世紀了。」這一段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近代科學的境況。
5.3 中國傳統的「科學」
前面已經說過,中國古代沒有科學這個概念。中國古代,尤其是周朝以來,就是《易經》以及《易經》在各個方面的應用。後一部分與西方的科學有一定的對應,下面就這些《易經》的應用方面與西方科學的差異做一個初步的討論。
西方科學的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理論以及對應的應用或實踐。在這些學科沒有引入定量分析之前,這些理論之間大多是獨立無關的。引入定量分析為這些學科提供了共同的理論基礎,但是也極大規範約束了這些學科的視野。
上古中國對人和其他萬事萬物的認識、理解和相關的實踐活動多數都基於《易經》,並沒有各自獨立、各不相同的理論體系。當把《易經》的基本原理應用於各種不同活動、對象時,產生了諸如政治、經濟、醫學、建築、藝術、兵法、武術等等不同門類的學問。如《淮南子·泰族訓》說:「六藝異科而同道」,司馬遷在《滑稽列傳》中引孔子的話說:「六藝於治一也」,即是此意。所以中國古代多數人文、社會以及各種物化的活動均體現了陰陽之易的向內、內斂的特點。
縱觀人類認知能力的擴展,可以發現有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方向是向內發展人的感官或感覺功能,另一個方向是向外,針對某個感官,發展輔助的工具來增強其感覺能力。前一種方向對應中國古代的內視、內景,修身養性,乃至修煉,後一種對應西方近代科技的發展。
過去中國有各種各樣名稱的自我認識方法,如反觀內照,內景功夫等。人通過打坐,靜修,小則可以觀察到自己的身體內部,大則可以在一個一定範圍內觀察微觀物質或宇宙天體的運轉。
古代中國對人的認識中,認為人除了有大家都知道的五種感知器官之外,還有一些隱藏的感知功能,如佛家的五通,道家的九九八十一層法眼。現在一般把這些感知功能稱之為第六感。這些自我認識方法,實際上是開發這些功能的方法。
這些功能在一般人的身體中不起作用,但是通過改變人自己的思維觀念、思想意識,使之符合道的要求,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人們就可以應用這些功能感知自己的身體內部和外部世界。過去道家講有三千六百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使人們能夠符合道的一個可行的路徑,人們在這些路徑上行走的過程中,就會具有這些功能。
這些屬於第六感的不同感知功能具有一般五官所不具有的感知能力,如遙感、透視。很多情況下,似乎是一些超越我們所存在的這個時空的感知能力。
人們在開發了這些認知能力之後,就可以逐步深入地認識到人、生命和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反過來,這些認識也會進一步改變人的觀念、意識等,並進而獲得更深入的認識,就是說這是一個人的認識和認知能力逐步疊代加深的過程。人在這樣的一個認識過程逐漸理解、融入、同化宇宙法則,在認識深入的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
根據近代科學的認識,人身體中有著無數的細胞,每一個細胞,其複雜程度都不亞於人類現在製造的最複雜的計算機。實際上當我們一步一步進入對物質更深層次的認識的時候,我們總會發現在這個層次上存在生命現象。如通過解剖認識的生物的器官組織,發現生命活動決定於這些器官組織。通過顯微鏡發現細胞時,發現生命決定於細胞。當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分子時,發現生命取決於生物分子。我們現在對原子或更小粒子的認識還不足以發現在這些層次上的生命現象,但是誰又能斷定這些層次沒有生命現象存在。
所以人體的複雜,生命的複雜和含義,應當遠超當今人類的認知。人類自己的身體中,除了前面說的第六感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能力。人們在改變著自己認識能力的同時,還會有可能應用更多其他種類的功能或能力。
因為同化了宇宙法則,在這些法則指導下的人類行為就不會起到破壞這個世界、環境的作用。我們看到,《易經》的內部劃分、嵌套循環結構,《易經》的陰陽之道對這個世界總體的理解和認識,對這種內向式的認知有著內在的一致性。
另外,《易經》給人們提供的預測方法,會使人理解到,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們的行為、活動都有預先安排的腳本,當人們理解了宇宙運行的法則之後,人們也可以根據這些法則主動地做出一些自己的選擇,對這些腳本做出一些改變。在諸多易數的門派中有很多相關論述。
對於當今的人們來說,易數中通過占卜、起卦來預測事物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事情。如果我們把世界看作是在一個線性平鋪的空間中,一些獨立存在的質點運動,這這預測方法確實無法理解。但是如果我們認為世界是一個存在無窮循環、內嵌、自相似、全息的結構,這種預測方法就好理解了。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黃帝以治理天下為修道之途,天下大治後,修道成仙,乘龍而去。《黃帝內經》就是以易為基礎,對人體、疾病的詳細論述。其中的氣、血、五臟六腑等,都是按照《易經》獲取的概念,這些概念與當今西醫中,有同樣名詞的概念差異頗大。這些往往給現在學習的人們造成疑惑。
《黃帝內經》一般認為是一部中醫理論著作,也有認為是一部指導修道的書。實際上中國古代的觀念,文能入道,武能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入道。也就是說,人的任何認知和實踐行為,最終目的都是入道得法。所以中國古代,人人都處於一種修煉狀態,中國古代傳統的文化,就是一個修煉的文化。這一點與近代科學出現之前的歐洲,非常相似。(待續)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 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