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9月04日訊】在中美貿易戰等諸多內外挑戰的大環境下,多家外資機構近來紛紛下調明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牛津經濟研究院甚至認為,中國的GDP增長在今年第四季度就可能會「破6」,並在2020年維持此步調。
香港牛津經濟研究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is)的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去年底以來北京政府實施的寬鬆政策有助於緩和經濟放緩壓力,但成效較小。隨著中國經濟下行,與美國發生的貿易爭端升級,以及全球貿易勢頭疲軟,中國「需要進一步寬鬆政策才能令人信服地穩定經濟增長」。
牛津經濟研究院預計,即使北京政府加推刺激措施,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可能在2019年末季放緩至5.7%,並於2020年基本保持這一水平。
美銀美林最近發表了研究報告,也認為中國2020年的經濟增長將降至5.7%。報告稱,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將在今年第四季起實施,這對中國出口會造成更明顯的負面影響。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也指出,鑑於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預估2019年中國增速將保持在6%,但2020年將放緩至5.5%。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速已經創下了30年來的新低,只有6.2%,接近北京全年目標區間6%至6.5%的下限。另外,今年7月,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8%,而就在兩年前的7月,這一增長比率還是17%。
有觀點認為,除了美中不斷深化的貿易戰對出口和消費者情緒造成了壓力,中國經濟放緩還是北京控制債務水平的結果。債務控制導致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下滑,並進一步推動GDP增速的放緩。而現在北京採取的措施是2008年金融危機「四萬億」基建投資計劃飲鴆止渴的後果。
路透社引述分析師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狀況的惡化也是中共政府自身造成的。因為貿易戰爆發的同時,中國在內部控制新增債務增長,導致基礎設施支出放緩,民營企業更難獲得貸款;加強環境執法也使民企成本上升;以及房價增速放緩,銷售萎縮——這些做法都給經濟下行增添壓力。
(記者陳遠輝報導/責任編輯: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