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對女子有特別涵義 現代人大多已遺忘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07日訊】今天(6月7日)是端午節,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飲雄黃、賽龍舟這些傳統習俗。其實,端午節對女子還有特別的涵義,只不過現代人大多都已經遺忘了。

端午節又叫女兒節

在中國古代,端午節又被稱做女兒節。明代《宛署雜記》中記載:「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古時的女子最期待、最喜愛的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有兩大重要習俗,一個是女子們在這一天都要盛裝打扮,還有一個是已婚女子要回家省親。

在古代中國文化中以五月為「惡月」,正是仲夏厲疫流行的季節,五月五日這一天稱為「惡日」,是盛暑開端。在這一天,民間有「躲午」的習俗,已出嫁的女子要往娘家躲。《灤州志》中有記載:「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據悉,在宋代已衍生出端午省親的習俗,出嫁的女子在端午節回到娘家,和親人團聚。對於女子來說,能有機會在父母膝下重溫閨中少女的時光,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端陽故事圖》冊之「懸艾人」局部,清徐揚繪。(公有領域)

古時的女子在端午節還要配戴一種特別的髮飾,以求驅邪避穢,叫做「豆娘」。據《清嘉錄》描述,女子們用絲織品剪成艾葉狀,或是人物、蟲魚、瓜果之形,把它們串在一起插在鬢邊,這就是配豆娘了。

孩童們則要在手腕綁上五彩絲線編織的「長命縷」,頸上戴「端午索」,有的形如金鎖,有的形如錢幣,這些精巧的物件都出自於心靈手巧的女子之手。

端午節還有一項有趣的活動,即「斗草」。據梁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云:「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戲。」

斗草又分文鬥和武鬥,女子們斗草一般是文鬥,在採摘花草後,用對仗形式互報手中花草名字,多者為贏。比如「君子竹」對「美人蕉」,「星星翠」對「月月紅」,不僅要熟知花草的各類名稱,還需有敏捷的文才和學識,才能脫穎而出。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就有「斗草」情節:寳玉生日那天,眾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採了些花草,斗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突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這下把大家難住了。香菱說,我有夫妻穗。豆官見香菱答上了不服氣地說:「從來沒有什麼夫妻穗!」香菱爭辯道:「一枝一個花叫『蘭』,一枝幾個花叫『穗』。上下結花為『兄弟穗』,並頭結花叫『夫妻穗』,我這個是並頭結花,怎麼不叫『夫妻穗』呢?」

據《劉賓客嘉話》中記載,唐中宗時期的安樂公主,很喜歡在端午斗草,斗草可謂是上至宮廷、下至百姓都鍾愛的遊戲。

孩童斗草一般是武鬥,就是用兩片草葉交結成十字,兩人各拉扯一片草葉的兩端,以草不斷者為勝。白居易的《觀兒戲》詩云:「弄塵或斗草,盡日樂嬉嬉。」

端午節傳統習俗

當然,在端午節還有吃粽子、飲雄黃酒、賽龍舟等廣為人知的傳統習俗。

據載,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用菰葉(筊白筍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荊楚歲時記》記載:「荊楚之俗,五月五日,民並斷竹筍為筒粽。」

《續齊諧記》記錄了端午吃粽子源自楚人祭屈原之殤:「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此後,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紀念屈原。

台灣阿基師端午養生粽。(陳建霖/大紀元)

端午節還有飲雄黃酒的習俗,有俗諺說:「飲雄黃酒,百病多遠走。」清代《燕京歲時記》說:「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晒之,用塗小兒額及鼻耳間,以避毒物。」有習俗沾點雄黃酒在小兒額頭上寫上「王」字以避毒物。

古人在五月五日,很講究禳毒驅瘟的事。民諺這樣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毒是指蛇、蠍子、蜈蚣、蟾蜍、蜘蛛(有稱壁虎)。

智慧的中國古人用菖蒲、艾草、石榴、蒜頭和龍船花等五種製毒的祥瑞植物克制「五毒」。古人發現,這些植物多具有濃烈的「香氣」可以驅除溽暑毒害,且有的具有藥效,可以健身,有的則具有毒性,可以毒製毒。

為了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口、檐下、門楣上都挂菖蒲和艾草。人們還以菖蒲作寳劍,以艾葉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被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是斬除妖魔的「三種武器」,又稱「端午三友」。

賽龍舟的習俗源自於拯救屈原。(視頻截圖)

賽龍舟的習俗也源自於拯救屈原,屈原投江那天是五月五日。楚國人不舍一代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尋、奮力營救,又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驅走。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以划龍舟競渡來紀念屈原,競渡之習,盛行於屈原的原鄉一帶吳、越、楚之地。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