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你不了解的曹操 神武雄才笑傲三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1日訊】魏武帝曹操詩歌有云:「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其濟世安民、肅清寰宇之志及一統天下的雄心和抱負,躍然紙上。而為了實現這雄心和抱負,曹操憑藉其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金戈鐵馬,歷經三十餘戰,終於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的分裂狀態,延續了漢王朝的統治。期間,多少英雄歸附,多少豪傑嚮往,多少經典故事流傳。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上說曹操「有大功於天下」。

關於其軍事才能,《三國誌》評價其是「該韓白之奇策」。此處說的「韓白」指的是秦末漢初的大將軍韓信和戰國時期的大將白起。兩人都是軍事天才。當某人被說有「韓白之奇策」時,意思是此人非常聰明,有軍事天賦。而魏晉史學家王沈在《魏書》中,更是將曹操與著名的大軍事家孫子和吳起相提並論。對此,三國時期另一位奇才諸葛亮的評價與此相似:「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宋代阮逸假托唐朝大將李靖與唐太宗對話所作的《李衛公問對》,亦對曹操的行軍用兵大加讚賞。

這樣神武雄才的曹操,當年是如何笑傲天下的?

熟讀兵書,注《孫子兵法》

史載,曹操「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武十三篇,皆傳於世」。大意是說他武藝高強,沒有誰可以加害他。他還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他在修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並注《孫子兵法》十三篇,流傳至今。

看曹操所注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可知其不僅對孫子用兵之法了然於心,而且還有其評價和獨到的見解。如在第一篇《計篇》中,孫子開篇即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隨即通過敵我雙方五個方面的分析、七種情況的比較,來預測戰爭勝負的可能性。五個方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孫子認為,將者,要具備「智、信、仁、勇、嚴」,曹操的批注是「將宜五德備也」,表明了他選將的標準。

在緊接的一系列設問中,曹操都給予了回答。如「主孰有道?將孰有能?」,答曰:「道德、智能。」「天地孰得?」,答曰:「天時,地利。」「法令孰行?」,答曰:「設而不犯,犯而必誅。」等等。表明曹操對於君主、將領的德行、智能可決定戰爭的勝負有著清楚的認識。

再如在《孫子兵法》第二篇《作戰》中,曹操開篇即評注道:「欲戰必先算其費,務因糧於敵也。」即糧草、費用對戰爭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李衛公問對》中唐太宗詢問李靖「奇兵與正兵」的情況時,李靖首先引用曹操的說法:「(在兵力對比上)我為二敵為一時,我就分兵為二,以一部分為正兵,一部分為奇兵;我為五敵為一時,我就以五分之三為正兵,五分之二為奇兵。」李靖認為臨陣對敵時的奇正變化是沒有窮盡的,並對曹操的「奇兵之說」深以為然。

曹操絕非紙上談兵,他不僅善於治軍,而且更善於用兵。他收復百萬青州兵,並擇選部分變成自己的精銳部隊的故事,更彰顯了其個人魅力。

守信重諾,收服青州兵

東漢末年,由河北巨鹿人張角率領發動的「黃巾農民運動」被鎮壓後,黃巾殘餘勢力退守到山東青州一帶,並逐漸發展壯大,人數達到百萬以上。其後黃巾勢力進入冀州袁紹的勢力範圍,袁紹派曹操前去剿滅黃巾軍。

曹操率領徵召來的不多的人馬,與黃巾軍在河南濮陽進行了第一次大戰,並以少勝多;第二次則集合有限的所有兵力,採取圍魏救趙之法,破了黃巾軍的伏擊。之後青州黃巾軍的勢力向兗州方向擴展,並在東平附近斬殺兗州刺史劉岱。在曹操謀士陳宮的勸說下,當地官員共推曹操為兗州牧。

曹操接替兗州牧後,馬上徵召新兵,並集合所有部隊,與這支比自己龐大幾十倍的軍隊對抗。壽張一役,曹操運用了很多戰術,但因對方人數眾多,始終無法取得關鍵性勝利。在一次大戰中官員鮑信被殺後,曹軍奮勇作戰,終於獲得暫時的勝利,但敵眾我寡的局面依然存在。

此時黃巾軍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勸他不要為了馬上要滅亡的東漢王朝賣命,稱「天地之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並再次聲明,黃巾軍是上天所眷顧的。信中還提到了黃巾軍中的很多人,因曹操在濟南當地方官時的所為,如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等,對其頗有好感,並認可他的政績。

於是,曹操利用這一契機,憑藉個人的名譽,說服青州黃巾軍歸順,並保證他們歸順後不會被殺害,而且每個人都會有田地,每個人都可以過上好日子。

得到曹操的承諾後,逾百萬青州黃巾軍全部歸順。曹操從中挑選了三十多萬身體強壯者,編成了「青州軍」。其餘人等被安排從事農業生產,保障軍事上所需的糧草,這與之前曹操所注的《孫子兵法》中對糧草的重要性的認識相符。「青州軍」自此成為曹操的精銳部隊,並在以後的征戰中發揮巨大作用,其戰鬥力所向披靡,而且他們只效忠曹操一個人。

治軍有方,善於任將

曹操治軍嚴整,法令嚴明,《通典·兵典》中收錄的《魏武軍令》、《魏武船戰令》、《魏武步戰令》等,便反映了他嚴明的軍令。

比如《魏武軍令》中有這樣的規定:「兵欲作陣對敵營,先白表,乃引兵就表而陣。皆無歡嘩,明聽鼓音,旗旛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伍中有不進者,伍長殺之;伍長不進,什長殺之;什長不進,都伯殺之。督戰部曲,將拔刃在後,察違令不進者斬之。一部受敵,餘部有不進救者斬之。」顯然,所有人都要聽從號令,而這也是曹軍具有戰鬥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曹操還能以身作則。歷史上流傳著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說的是一次在行軍的路上,曹操騎的馬受驚踩壞了路邊的莊稼,按照預先規定的行軍紀律,是要砍頭的。曹操知道誰也不敢殺他,但為了嚴肅軍紀,他拔出佩劍就要自殺,嚇得身邊的文臣武將慌作一團。謀士郭嘉說:「孔聖人的《春秋》有『法不加於薄』的說法,主公現在統帥大軍,重任在肩,怎麼能自殺呢?」於是曹操割髮代首,傳令三軍。要知道,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割髮是很嚴重的事,因此,曹操之舉也是非常嚴厲的自我懲罰了。曹操割髮之舉取信於自己的將士的同時,也贏得了民心。主將如此,其他將士自是不敢違背任何法令、軍令。

曹操個人的魅力和才能、嚴明的軍紀,以及愛才、惜才,「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用人不疑」的用才觀,吸引了天下眾多英雄歸附。據統計,直至曹操去世,其核心謀臣、重要謀士以及各級掾屬(註:佐治的官吏)共有102人,他們皆死心塌地輔佐曹操成就一代霸業。

而在選拔武將方面,曹操同樣是不拘一格。《武帝紀》注引王沈《魏書》說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

換言之,曹操的洞察力非比一般,他慧眼所提拔的許多將領,或是來自於行伍戰陣之間,如于禁、樂進、田豫、陳矯、滿寵等;或是被收服的降將,如張遼、徐晃、張郃等;或是原本不知名或沒有甚麼名氣的、出身低微之人,如許褚、典韋、胡質等;或是自己的族人、親屬甚至是兒子,如夏侯惇、曹仁、曹彰、曹昂等。其中,張遼、于禁、李典、徐晃、張郃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他們智勇雙全,為曹操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此眾多的豪傑心甘情願輔佐曹操實現統一大業,不正說明曹操正是當世的大英雄嗎?

而對於手下將領,曹操亦是知人善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所長。如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奉法,志節任俠,曹操就讓他們戰則為軍鋒,息則統親兵;臧霸有恩信於東土,曹操就割青、徐二州托付於霸,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等等。

《三國演義》中還描寫了曹操因喜愛關羽的忠勇義氣,在其與劉備、張飛失散而為保護嫂子而降曹後,誠心交納,送其金銀房屋、贈其美女寶馬,並曉以大義以真情待之。其後任其過五關斬六將,曹操惜才愛才,仁至義盡不免讓人唏噓。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仁義,才有了後來關羽為還曹操情義,在華容道將其放走。這豈不是天意?

戎馬倥傯,譎敵制勝

曹操不僅治軍有方,善選良將,而且更善於用兵,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餘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

曹操一生征戰不斷,歷經大小三十多場戰役,主要有滎陽之戰、濮陽武陽之戰、破黃巾軍兗州之戰、擊袁術封丘之戰 、彭城之戰、攻呂布定陶之戰、破劉備徐州之戰、夜襲烏巢之戰、倉亭之戰、鄴城之戰 、南皮之戰 、平定幽州之戰、壺關之戰、攻烏桓白狼山之戰、襄陽之戰、陽平之戰、當陽之戰等,可以說,曹操是勝多敗少,敗者十中不足一二,且其失敗多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如討伐董卓時敗給徐榮,一是兵力太少,二是係剛開始從事軍事指揮活動,缺乏經驗;建安二年敗於張繡,實際上是由於麻痺;赤壁之戰敗於蜀吳聯軍,乃是因其不擅長水戰。曹操留給世人的更多的是那些善於把握戰機、出奇制勝且以少勝多的戰例,這顯而易見是他熟讀兵書的結果和過人智慧的體現。

不妨說一說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在今天的河南)。公元200年,袁紹統帥大軍十萬進攻曹操,想一舉消滅曹操的勢力。當時四面受敵的曹操手下可用的將士遠遜於袁紹。但曹操先是在白馬之戰中,聲東擊西,斬顏良、誅文丑,挫了袁軍銳氣。接著在與袁紹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艱苦對峙後,曹操大膽採用謀士許攸的燒糧計,親率步騎兵五千人,深入敵後,偷襲袁紹軍的糧食等。在袁紹等待援軍之際,曹操又以破釜沉舟的勇氣,率領將士拚死一戰。

最終,袁紹只帶著十多個騎兵,逃回了黃河以北,而殲敵七萬的曹軍,大獲全勝。此戰役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曹操的神武雄才也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

西晉文人繆襲作的「鼓吹十二曲」中的第四曲《克官渡》描繪的正是這場大戰:
「克紹官渡由白馬。殭屍流血被原野。賊眾如犬羊。王師尚寡,沙堆傍。風飛揚。轉戰不利士卒傷。今日不勝後何望。土山地道不可當。卒勝大捷震冀方。屠城破邑。神武遂章。」

淨心凝神,你可以從這首詩中,聽到嘶鳴的戰馬聲、飛揚的大風聲、刀劍的撞擊聲、將士的吶喊聲和奏捷的陣陣鼓聲;你可以看到激戰方酣、血流成河的戰場;你還可以感受到曹操與袁紹一決雌雄的豪氣,以及攻城破邑取得勝利後威震北方的神武氣概!

而曹操「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還可以再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公元192年,曹操討伐呂布,中計受傷,曹軍士氣低落。曹操於是施展詐死計,誘使呂布來攻,一戰使呂布損兵折將,大敗而回,挽回了不利的局面。

另一個是公元195年,曹操攻打割據勢力張繡。為了搶得先機,曹軍日夜急行軍,三天沒有喝到水,士氣低落。這時,曹操靈機一動,在馬上指著前面說道:「我以前來過這裡,前面有一片梅林,我們加快行軍,到了那裡找不到水,也可以以梅止渴。」將士一聽,口舌生津,煩渴消減,加快了行軍速度。曹操一句話,解除了危機。

王者氣質

官渡之戰前,謀士郭嘉為給曹操打氣寫了一篇《十勝十敗論》,內裡通過比較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等十個方面,論述了袁紹的「十敗」與曹操的「十勝」。簡言之,曹操勝在知人善任的王者氣質、深謀遠慮的政治智慧和剛毅果敢的性格。

何謂「王者氣質」?應該說,王者之氣是一種讓眾人敬仰的大家風範,而只有才能卓絕,在道德和人格方面具有魅力者,才可以被稱作「王者」。在曹操的身上,就有著這樣的魅力:知人善任,寬宏大量,真誠對待他人,弘揚道德,使邪惡的事不能施行等。此外,曹操是個輕易不會被打敗之人,而這也正是王者必備的氣質。即便面對赤壁的大敗,曹操依然是雄心依舊。

曹操身上的王者氣質,通過詩歌、歌舞,通過選才、待人,通過行軍布陣,通過一系列政治經濟上的舉措,輝映著三國這個重要的時代,也有力地促進了漢文化的傳承,其功績非凡。

還是清朝詩人陳祚明一語中的:「孟德天分甚高,因緣所至,成此功業。」 因緣所至,曹操一生所為豈不是天命使然?#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