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7月24日訊】在中國,癌症治療到底需要多少錢是個未知之數。甚至有人說,癌症還沒開始治療,就已經變成了金錢的無底洞。日前,大陸有位醫生曝出醫院的一大秘密,是癌症患者連死都不知道的事情。
網上一篇《一個年輕醫生的自白書》的文章說,在多數人的眼裡,醫生的職業是很高尚的,白衣天使是受人尊敬的,同時人們更認為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然而,如今中國大陸的醫院卻成了只是掛著紅十字的黑市,裡面充滿無數罪惡的交易。
下面是這位年輕醫生的自白書:
2009年,我從天津醫科大學腫瘤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幸運地成為山東省某三甲醫院腫瘤科的醫生。
工作第一天,我穿上白大褂,和主任一起查房。查房一上午,共有40多個癌症病人,他們病情各不大相同,相同的是,對我們的話都言聽計從。
第二天上午,我接診了一個肝癌晚期的老人。看他的影像片子,癌細胞已經全身轉移,沒有治療價值了。再說,從老人的穿着來看,家境並不太好,更沒有必要白花錢了。出於好心,我把老人的女兒叫到辦公室,建議她放棄治療。老人的女兒放聲大哭,傷心地把老人帶走了。
不料,一個星期之後,我意外地發現老人竟然被收住院了!護士長告訴我老人回家後不甘心「等死」,把自己的房子賣了30萬元(人民幣.下同),又掛了腫瘤科的一個專家號求治,當即就被專家收住院了。護士長還悄悄告訴我:老人還在病房裏說你醫德不行,自己沒本事治他的病,就讓他回家等死!
2009年11月底,我們腫瘤科發獎金時,平均一個人才2000多元!主任關上門給我們開了個秘密會議:「咱們醫院實行的是績效考核,收人減去成本再乘以提成的百分比,才是科室的獎金。」他故意頓了頓,說:「不需要我多解釋了吧?你們用幾元錢的便宜藥,那是你們的自由,不過,你不能讓大家陪你喝西北風」主任的話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就齊刷刷地投向我,我臉上立即火辣辣的……」
這件事沒過幾天,病房就住進一個患前列腺癌的離休幹部,癌細胞也已經轉移腹腔了。有了前面的教訓,我試探性地找他的妻子談話:「我建議用相對好一點的藥物,因為這樣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質……」我的話音未落,他的妻子就雞啄米似點頭:「什麼藥好就用什麼藥,我捨得給我們家老張花錢!」有了這句話,我放開了手腳,什麼藥貴上什麼藥。最後,老人在病房裏住了兩個月,共花費了40萬元,最後還是死了。
我心裡有鬼,自覺愧對老人。可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家屬辦完後事,還專門給我送來一面錦旗,說我把病人當親人,努力提高了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品質。
2010年7月,我接診了一個早期肺癌病人,覺得有手術指征,就介紹給了胸外科一個醫生。沒想到,病人手術之後,胸外科醫生專門請我吃了頓飯,並給了我一個500元的紅包。我不要,他卻說:「這是你應該得的。以後我那邊有要做化療的病人,也介紹給你。我們倆長期合作!」然後,他還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育」我:「你是剛畢業不久的學生,現在摸清楚腫瘤科的工作流程沒有?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來個癌症病人,先介紹到外科給他們做手術,讓外科把手術的錢賺到了,再把病人轉到化療科化療,然後再轉到放療科放療,等著這些科室的錢都賺到了,再把病人扔到中醫科喝中藥。」
接下來的一件事,讓我終於驗證了這位外科醫生的話。
有一個胃癌晚期病人,癌細胞已經腹膜轉移。可還是被轉到普外科做了手術,術後又轉到腫瘤科化療,放療科放療,中藥科喝中藥,如此折騰3個月,病人就死了。我曾偷偷調出病人的影像資料,一看就發現沒有手術指征。
更加可笑的是,有一回,有過一次合作經歷的那位胸外科醫生給我轉來一個肺癌術後病人。病人70多歲,早期肺癌,即使不做化療也可以長期生存。不料,我好心告訴他可以保守治療的時候,他卻質問我:「癌症手術後化療放療是常規治療,如果聽你的保守治療,我的癌症復發了你負責?」
其實,化療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對這種年老體弱的癌症病人來說,副作用更是致命的。勉強挺過4個月療程的化療,老人的免疫力就急劇下降,肺癌也隨之復發,並出現了腦轉移。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我們又給老人做了伽馬刀手術,結果導致了更大範圍的腫瘤轉移…….如此折騰了一年多,老人終於在痛苦中死去了!
《一個年輕醫生的自白書》文章的作者說,醫生不是「救死扶傷」的「天使」嗎?怎麼會成了「黑心人」呢?看完此篇報導,讓我有些震驚,但卻又讓我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
為了進一步證實事實的真偽,我又去找在醫院做麻醉師的外甥女一探究竟。外甥女說:「這是事實,現在這樣的現象在醫院內部也不是什麼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有你們外面的老百姓不知道罷了。」
此時,我想起了一句話「 醫生不扶傷,醫生改經商。患者求活命,錢財被套光。」醫生原本是人類最崇高的職業,卻在中共的統治下變成了金錢的奴僕。為了錢他們良心泯滅,醫德全無,把病人當作賺錢的工具。一味地打著「救死扶傷」「為病人著想」的旗號,想方設法搾乾病人的最後一滴血。而無知的病人及家屬還對他們「感恩戴德」,這就是中國老百姓的悲哀!
醫師,本是人類最崇高的職業,現在中國卻……,根子在哪裡呢?留給讀者卻是更多的深思。
(責任編輯: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