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為什麼中國拍不出《血戰鋼鋸嶺》

近日,由湖北某軍區政治委員撰寫的《「上甘嶺」到「鋼鋸嶺」距離有多遠?》引發熱議。這篇文章通過引出去年年底在中國「席捲各大影院,口碑爆棚」,「以真實的背景、獨特的視角和震撼的場面俘獲萬千人心」的美國軍事史詩片《血戰鋼鋸嶺》來喚起共鳴;進而指出,這部戰爭劇最成功的一點是「提升了美軍的正面形象,從而嫻熟的掌控了國際輿論話語權」。

在這位軍區政委的眼中,《血戰鋼鋸嶺》之所以成功,不過是因為美國軍方得以藉助影視作品來「提升美軍正面形象」。與此同時,他將大陸媒體的話語空間「遭到嚴重擠壓」、中共在國際輿論中時「常陷入被動和僵局」的原因歸結於「話語輸出的表達方式和手法上蒼白無力」。

他在文中聲稱:「朝鮮戰場上的『上甘嶺』,不論主題,還是過程,決不比『鋼鋸嶺』遜色」,並反問道「但為什麼我們很難拍出征服世界的大片」?這位軍區政委似乎很不服氣,他認為「我們的作品也完全可以通過藝術包裝,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從而輸出我們的價值觀,真正贏得國際輿論的話語權」。

不難發現,政委所說的「上甘嶺」並非指電影,而是指曾經發生過的一場戰役。但其實,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為中共站臺的某「紅色導演」的確拍攝過一部名為《上甘嶺》的電影。該電影播出後,雖說影響了一代中國人,卻始終未能「征服世界」。看著美國大片《血戰鋼鋸嶺》,很多人都想要一探究竟,咱們拍的《上甘嶺》為什麼不能征服世界?難道真的是因為技術不夠、表現力欠缺?

事實上,瞭解《血戰鋼鋸嶺》背後故事的人或許不難發現,電影中所運用的手法最終都只為了達到一個目地,那就是還原歷史真實。比如「為了還原戰爭中的『一片血海』,導演做了大量的調研考證,設計出最貼近原貌的鏡頭和場景」;又比如,「為了呈現鋼鋸嶺上慘絕人寰的『人間煉獄』的樣貌,導演斥資5000萬美元炸毀了澳洲悉尼郊區的一個大農場,營造出最貼切的戰爭現場」。

如果說,這一切的手法只是對視覺上的衝擊發揮了作用,那麼,真正觸及到觀影者內心深處、並讓他們的精神世界產生強烈震撼的,不是炫耀武器精良、而是不拿任何武器、隻帶著嗎啡、血袋和繃帶衝鋒陷陣,不是殺人、而是冒著槍林彈雨救人的偉大靈魂。這一靈魂不僅在影片的角色上得以呈現,更重要的是,圍繞這一角色所展開的故事,也是真實存在的。

網路上有文章如是描述,「電影裡這位主人翁,他的真實事跡比電影中演的更傳奇」。在影片中,主人翁耗費了12個小時,在毫無支援的情況下,救出了75人。然而,這個人數在軍方的記錄中,卻是100人。也就是說,導演並不想通過數據的誇大來刻意彰顯男主的英勇。

此外,還有一些同樣足以打動人心的真實情節並未出現在電影中,比如,當男主人翁救了75人之後,雖然被手榴彈炸傷了腿,17塊彈片刺進腿裡,但他並沒有立即呼叫救援,而是在原地等了5個小時,直到有戰友發現他受傷,才用擔架把他抬回去;又比如,在回去的路上,他發現地上有個受了重傷的士兵,便立即從擔架上下來給傷員包紮,然後把擔架讓給了這名士兵。在等待下一波救援時,他卻被一名日本狙擊手的子彈打碎了左臂。

可見,《血戰鋼鋸嶺》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打動觀眾,其關鍵就在於真實的題材以及影片也在竭力還原這一真實的態度,並且通過真實的個體來展現信仰的偉大力量。相比未經虛構的、真實的偉大,諂媚於中共的導演所拍出的《上甘嶺》卻是在一味的虛構、誇大、甚至歪曲戰爭史實。即便弘揚了某種精神,也不過是一種假、大、空的存在。

此外,這樣的虛構還建立在給敵人「扣帽子」的基礎之上。與電影中所描述的「『美國侵略者』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截然不同的是,「該戰役只是白馬山戰役的佯動」;「美軍之所以發動上甘嶺戰役,是為了減輕戰略地位更為重要的白馬山防禦的壓力」。

瞭解這場戰役的人大抵都知道,「上甘嶺戰役」其實是朝鮮侵略韓國這一「非正義戰爭」中的一個戰場。因此,中共當時「援朝」也同樣是非正義的。即便如此,中共也仍然「將上百萬軍人送到朝鮮做炮灰」。在朝鮮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中,「中國軍人陸續參戰的有300萬人,有近20萬人傷殘」。除了無謂的犧牲之外,還有最終的慘敗——中共「不僅損兵折將,還被迫簽訂停戰協定,而且沒有佔到絲毫便宜」;「中共和朝鮮人民軍不僅被趕回了『三八線』,朝鮮的國土面積還比戰爭前少了1,500平方英里,且失去的是一塊富產天然氣的地區」。

如此看來,整個史實從頭到尾根本就沒有任何值得稱道與肯定的地方。然而,即便如此,若《上甘嶺》的拍攝能竭盡所能的還原這場非正義之戰的真實場面與背景,給觀摩者帶來警示與反思,或許也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然而,從導演本身的「紅色背景」來看,這樣的佳作是不可能拍攝出來的,那也不是中共所能容忍的。

因此,中國拍不出《血戰鋼鋸嶺》這樣的大片根本不是因為什麼手法問題,而是與歷史的真實有關,與中共體制下電影歪曲歷史有關。儘管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有渲染、誇張的成分,但歷史劇所依托的背景,卻不能與歷史的真實相違背。更重要的是,一旦導演表明,其作品是在還原歷史,那觀眾也就更加無法容忍有造假、杜撰的情節出現了。若一部電影最終只給人留下了撒謊、欺騙的印象,那麼必然會遭人鄙視、唾棄。既如此,又怎會有什麼話語權可言呢?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