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肉與傳統養生智慧

Facebook

來到美國,對華人來說的比較難適應的就是飲食了,尤其是吃慣了中國菜的胃口,適應起來真的有難度。尤其想念家裡醃製的鹹貨,鹹鴨、醃肉,最愛的就是鹹魚燒肉,鹹鮮合宜,簡直就是最好的下飯菜,想起來真的是口齒生津。真恨不得能寄點過來,飽啖一番,方才快意。

可是世衛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10月26日公布的結果可是讓很多民眾和我一樣糾結。IARC的報告把以煙熏、鹽漬或加入防腐劑或化學物質處理過的肉製品,如醃肉、香腸、火腿肉、培根和熱狗等加工肉列為最具致癌風險的「1類致癌物」,即與煙草、酒精、石棉、砒霜等「同級」,每天進食50克,患大腸癌的風險即增加18%。而中國式鹹魚也被列為「1類致癌物」。

至於新鮮紅肉,包括牛肉、豬肉、羊肉等,都被列入次一級,即可能致癌的第2A類致癌物。IARC指,評級反映具「有限度」證據證明紅肉可能致癌,主要與腸癌有關。

IARC的報告將對肉類的攝入量對健康的潛在影響擺在人們面前。其實,在中國傳統的養生智慧中,對少吃肉對人體的健康的重要性有很多論述。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說:「每食多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以少食肉,多食飯及少菹菜,並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勿飲濁酒……食畢當漱口數過,令牙齒不敗,口香」。強調就是要少吃肉,以免罹患疾病。

而在更早的戰國時代,《呂氏春秋·本生》說:「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意思是說對著肥肉美酒使勁的吃喝,以此企圖來強壯自己的身體, 這些可以稱之為使腸胃潰爛的食品。孫思邈主張「廚膳勿使脯肉豐盈,常令儉約為佳」。食品的滋味太美、太厚,肉食過多,也會傷害腸胃使人短壽。是不是與世衛組織提倡的少吃肉不謀而合呢!

IARC的報告並不是說不能吃肉了,而是為了提醒民眾,要注意選擇更健康的飲食方式。其實,科學地攝取全面營養就是盡量吃多種不同的食物,這樣有助於避免因攝入某樣食物過多而造成的健康問題。IARC所長克里斯托夫·威爾德說:「這些發現進一步支持了目前的公共健康建議,雖然紅肉有營養價值,但吃肉要節制。這些結果非常重要,讓政府和國際監管機構能指導風險評估,平衡食用紅肉及加工肉類的風險和利益,提供最佳飲食建議。」世衛也重申,肉類對健康也有益處,是鐵、鋅與維他命B12的主要來源。

傳統養生也注重攝取營養的多元化。《內經》曰:「五榖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便是主張食用榖、果、菜、畜類等多元食物,來保證食物來源的多樣化,使得獲得的營養成分合理搭配,相對平衡。孫思邈更是在《千金要方·食治》的序論中發揮了這個觀點,並以此為綱,將食物分為果實、蔬菜、榖米、鳥獸四大類,並強調飲食結構、膳食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孫思邈說:「是故食能排邪而安髒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並且詳細介紹了一百多種日常食物的性味、營養、功效等。

《內經》和孫思邈所提出的膳食原則也一再被現在科學證實。五榖為養。就是要吃五榖雜糧才能養五臟。五榖是全面營養的 基礎,每天必須保證基本的攝入量,並且還要粗細搭配,種類越豐富越好;五果為助。五果是指水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有生津、解毒、排毒的功效,可助消化,有利於養生、健身,為助就是要適量,不可貪多;五畜為益。五畜是動物蛋白的來源,是鐵、鋅與維他命B12的主要來源,肉食能補益身體,但要控制攝入量,守住嘴巴,以免導致胃腸疾病;五菜為充。五菜泛指蔬菜,它們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營養五臟、清火排毒、通利大腸,是對五榖的重要補充。這種以榖、肉、果、菜合理搭配的飲食結構,現在看來也是非常合理的。

一邊是致癌的可能,一邊是美食的誘惑。在健康面前,則需審問之,明辨之。而對民眾來說,吃什麼,怎麼吃,更多是個人喜好和飲食傳統的選擇,現在,多了一個潛在的風險因素,需要你在健康、美味、喜好和文化之間做好權衡;而回望已延續數千年的傳統養生智慧,或許會給身心健康有更多的啟迪。想來即使以後有鹹魚吃,我也會淺嚐輒止吧!俗話不是說:「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嘛!」

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