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沒商量 加拿大監管漏洞多

加拿大,買輛新車,可討價還價。但買處方藥,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卑詩大學醫療政策學教授摩根(Steve Morgan)說,現有的藥價監管制度在藥價管理上,就是藥商說甚麼價,就甚麼價,很荒唐。因為過去的藥價監管系統跟目前的醫藥市場太脫節了,起不到控制藥價的應有作用。

SAP藥價監管

近日,二種藥物突然宣布大幅漲價,消息一出引起眾怒。其中之一是治療一種罕見和危險結核病的專治藥物環絲氨酸(cycloserine),在專利權賣給一家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後,價格一夜之間漲了20倍。另一個是專門治療免疫系統受損的達拉匹林(Daraprim),價格一夜之間漲了50倍。
  
專家表示,這正是國內藥價監管存在漏洞的典型寫照。實際上,這二種藥物國內市場一般很難買到,都是通過聯邦特殊使用計劃(Special Access Programme,SAP)進口。SAP是指國內未通過出售許可,需有嚴重或生命垂危病患提出特殊申請後才能進口。但是,通過SAP進口的藥物,不受渥京常規藥價監管。約克大學醫療政策學教授列克辛(Joel Lexchin)說,這意味著,藥品公司可任意要價。

PMPRB監管漏洞多

列克辛說,通過國內出售許可的藥物,通常都有藥價監管,儘管也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專利藥價格受聯邦專利藥品價格審查委員會(PMPRB)監管,PMPRB是根據其它國家同類藥物價格制定國內價格標準。仿製藥或非專利藥物價格則受各省醫療系統監管。
  
目前,國內所有專利藥最高價格是法意德美英、瑞典及瑞士同類價格的中位價,不會輕易漲,只能隨通脹漲。列克辛說,也就是說,國內專利藥價格在全球不是最低,也不是最高。使用這一價格參照法進行藥價監管,便宜又簡便,歐美等國數十年來也是一直沿用類似藥價參照法。
  
然而,任何監管都有漏洞可鑽。列克辛說,許多醫藥公司總是不斷推出新藥取代先前的藥物,而新藥推銷成本全部計入藥物價格中,醫藥公司每年在加拿大的新藥推銷支出估計在22.5億至45億之間。更為複雜的是,有時候有些藥物不是所有7大西方國家市場上都有售,可能只有2、3個國家或僅美國有售,這種情況下,藥價實質上沒有任何監管。

醫藥公司藥價不透明

除上述問題外,批評人士還指出,由於醫藥公司不再對藥價透明,PMPRB藥價監管制度與目前市場實質上已脫節。摩根說,醫藥公司現在的做法是,同一藥物全球都制定一個標準價,然後私下與各國藥價監管部門達成回扣與折扣協議。最後導致的結果是,PMPRB參照的都是其它國家藥物對外標價,卻根本就不知道對方私底下都做了些甚麼回扣或折扣交易。他說,如此一來,國內藥價參照的都是標籤價格,而非市場上的真正交易價格,給國內造成巨大損失。要解決這一問題,只有把現有醫保系統納入統一藥品管理,所有處方藥只有一個監管體系,才能不受高價所欺。

——轉自《大紀元》

(責編:彥山)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