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6月09日訊】相傳諸葛亮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擋十萬精兵,算得上是無敵陣法了。
八陣圖是諸葛亮在軍事上的一個非凡的創造,相傳它變幻莫測、威力無窮、奇妙無比,故而千百年來深受推崇,被公認為極佳的作戰陣法。然而究竟何為八陣圖,同時與之相關的遺址又在何處?這是熱衷於此事的愛好者和學者們非常感興趣的活題。八陣圖是幹什麼用的?其實八陣圖是一種演習陣法的直觀教練圖,即類似現在軍隊採用的沙盤作業圖。
《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作為古代戰爭中一種戰鬥隊形及兵力部署圖,諸葛亮的原「圖」今雖不見,然有傳說為諸葛亮練兵遺址的所謂「八陣圖壘」。酈道元《水經注·江水》雲,這種「圖壘」皆壘細石為之。共有三處:一在陝西沔縣;一在重慶奉節;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節者最為著名。奉節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在今奉節東白帝城,諸葛亮「八陣圖壘」據傳就在白帝城永安宮南江灘上。
那麼是否真有陸遜所碰到的石頭八陣圖呢?這又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八陣圖的石頭的確存在,只是絕非《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奇門遁甲術。這種石頭布成的八陣圖,其實是孔明用來操演兵士的沙盤推演基地而已。
又據史料記載,這些遺迹都存在著石(土)壘,視其用途則並非營地的防禦工事——「壘」,因為那種壘是一種垣牆,且須構築在營地的四周。值得關注的是,三處遺迹中石(土)壘的組合排列非常相似,顯而易見,定是八陣圖遺迹中至關重要的內容。結合這些遺迹的地理位置和當時戰爭中有關情況來看,它並未用於實戰,而是用於訓練將士,是為實戰作準備的地方。
小說《三國演義》中,陸遜大獲全功,引得勝之兵,往西追襲。前離夔關不遠,遜在馬上看見前面臨山傍江,一陣殺氣.衝天而起;遂勒馬回顧眾將曰:「前面必有埋伏,三軍不可輕進。」即倒退十餘里,於地勢空闊處,排成陣勢,以禦敵軍;即差哨馬前去探視。回報並無軍屯在此,遜不信,下馬登山望之,殺氣復起。遜再令人仔細探視,哨馬回報,前面並無一人一騎。
遜見日將西沈,殺氣越加,心中猶豫,令心腹人再往探看。回報江邊止有亂石八九十堆,並無人馬。遜大疑,令著土人問之名。須臾,有數人到。遜問曰:「何人將亂石作堆?如何亂石堆中有殺氣衝起?」土人曰:「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
陸遜聽罷,上馬引數十騎來看石陣;立馬于山坡之上,但見四面八方,皆有門有戶。遜笑曰:「此乃惑人之術耳,有何益焉!」遂引數騎下山坡來,直入石陣觀看。部將曰:「日暮矣,請都督早回。」遜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但見怪石嵯峨,槎枒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遜大驚:「吾中諸葛之計也!」急欲回時,無路可出。
正驚疑間,忽見一老人立於馬前笑曰:「將軍欲出此陣乎?」遜曰:「願長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逕出石陣,並無所礙,送至山坡之上。遜問曰:「長者何人?」老人答曰:「老夫乃諸葛孔明之岳父黃承彥也。昔小婿入川之時,於此布下石陣,名『八陣圖』。反覆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臨去之時,曾分付老夫道:『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他出來。』老夫適于山岩之上,見將軍從死門而入,料想不識此陣,必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將軍陷沒於此,故特自生門引出也。」遜曰:「公曾學此陣法否?」黃承彥曰:「變化無窮,不能學也。」遜慌忙下馬拜謝而回。後杜工部有詩曰: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不過,陳壽編撰的《三國志》中記載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換句話說,確實有八陣圖這種東西,並非虛構,問題是八陣圖到底是什麼?
「陣」是古代兩軍交戰時,部署的一種行列形態。有作戰用的「陣」,也有屯駐時用的「陣」。「陣」必須依照敵情、地形、天候的變化來設計,也是一般兵書中所稱的「陣法」。「圖」是規劃的意思,陣圖便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基本部署陣形,「八陣圖」是陣形的一種,顧名思義,乃八種陣形組成的綜合陣法。依照現有資料記載,傳說中孫子所謂的八陣,分別是,「方、圓、杜、牝、衡、罘置、輪、雁、行。」似乎是八種不同型態的陣形,有些可能在作戰時用,有些可能是駐屯或防守用的。西晉李興再註解諸葛亮的八陣圖時指出:「推子八陣,不在孫吳」也就是說諸葛亮八陣圖的設計,有不少是他獨創的,而不受限於孫武和吳起所設計的八陣。